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管理研究》2016,(4):80-83
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农业科技投入是实现农业科技进步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源头。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民收入、农业科技进步之间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农业科技投入对农民收入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2.
张长生  陆川 《广东科技》2009,(15):54-5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广东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农民收入显著增长.但是目前广东农业投入尤其是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小,影响了我省农业效益的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今后必须加大支农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拥有11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在占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面积上,解决占五分之一以上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中国的“第一”国情,也是中国农业面临的“第一”挑战。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还是要靠科学技术。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率的作用一般占60~80%。而我国的农业增产中科学技术进步所占的比重仅为35%。从1985年开始,我国科技体制进入全面改革。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运行机制的改革上。全面推行科研单位事业费包干制度,支持开发性科研单位组建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4.
<正> 农业、农场、农工“三农”问题,一直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工收入。在农产品供不应求阶段,农工收入的增加主要靠增产和提价。但现在这两方面都明显受市场需求的制约,靠老思路来增加农工的收入,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农业、农场经济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增加农工收入必须有新思路。l 用工业化的理念增加农工收入 要确立“跳出农业抓农场”的工作思路,农业是弱势产业,依靠农业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有一定的难度。农场要发展,经济总量上必须靠工业来支撑。因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曾在谈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时指出:“我国化肥利用率只有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果不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生产方式,在资源投入方面将难以为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和紧迫感。”江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指出了科学施肥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6.
黄山市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但农业仍是经济的基础."九五"期间,黄山市农村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夯实农业科技工作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7.
马享优 《天津科技》2002,29(4):36-37
阐述了当前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领导、农业资源定位、现代技术采用、人才培养、增加建设投入等方面提出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技术进步的涵义和路径选择技术是一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应关系,技术进步就是指这种关系的正向变化。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农业生产中先进技术对落后技术的替代,表现为用同样多的农业资源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或者生产同样多的农产品只需要投入比以前更少的农业资源。广  相似文献   

9.
改造中低产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低产田改造是国家农业部重点项目之一。厦门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其中对中低产田改造更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因为改造中低产田,是对农业潜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进行广度和深度的开发利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振兴农村经济,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主要途径,也是集美区粮食自给工程、果林工程和菜篮子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20年以来,吴县市在市委、市府的有力推动下,农业科技不断创新,依靠科技进步的份额在迅速增加。据市科委统计农业科技进步的份额已占56%,果品、水产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多种经营总收入达48亿元,居全省第一。在这样高的基础上,再要发展,更要靠农业科技创新。 一、必须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持续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还要靠科技进步。这几年,我们苏州的农业之所以能持续发展,粮食连年丰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已达53%。我们作为从事农业科研的基层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在实施“科技兴农”的伟大战  相似文献   

12.
市场农业是现实国情研究的大项目,产业化是市场农业研究的大课题。要实现两个“转变”和“一个大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必然选择。推行农业产业化,一可解决现实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矛盾,加快两个“转变”步伐;二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显著增加农民收入;三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使其在劳务和科技带动上创造巨大价值;四使当地富余资源逐步向经济及市场优势转变;五可极大提高农村劳动者  相似文献   

13.
农业基本建设是指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成活动。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要迅速有效地发展农业生产力,政府和农民都必须重视和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增加农业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农业基本建设是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农业基本建设作为农业的一种长期性投入,由于投入主体的多元性,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微观层次的因素,也有宏观层次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我国农业基本建设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短缺(既是指农业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也是指农村发展资金的总供给不足),农业比较收益低,农户经营规模小和经济力量弱等。但是,从深层次看,目前制约我国农业基本建设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加快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一次战略调整,攀枝花因此迎来了又一次发展机遇。攀枝花农业由于其独特的光热资源和后务土地资源条件,在此次西部大中率先启动,“天保工程”、“长防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综合开发”等都相继开工建设,各项投入逐步增加。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往往是重视投入,忽视效益,我们的投入回报远没有达到最佳。在当前加快西部大开发,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如何改变观念、改策旧有  相似文献   

15.
一、发展市场农业要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 发展市场农业要靠市场牵引,靠信息引导。选择致富项目,指导安排生产,推广科技成果,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等都离不开信息。由于信息不灵,农民难于了解市场行情和供需关系,又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判断,致使农产品找不到市场,时常发生“卖难”现象。这不仅给农业资源带来严重浪  相似文献   

16.
浙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特点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特点,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供给的障碍,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滞后,对民间农业科技力量扶持不足。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浙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是对“创新主体”要有共识.不能寄希望于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仍然是农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国家扶持的农业技术开发中心和示范基地,国家对这些研究和试验基地的投入是义不容辞;二是农业科技体制的再创新,要重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统筹全省农业科技资源布局,建立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分类发展的激励机制,创新农业科技体系的投融资体制;三是大力推进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传统增量型农业向现代效益型农业转变的有效载体,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是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政府要创新体制,政策扶持,增加投入,加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黄晓霞 《甘肃科技》2000,16(2):43-44
农业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农业知识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加速农业科学研究的进程 ,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进程 ,节省时间和资金促进农业现代化 ,继承借鉴前人成果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也能启迪、激发人们的创造思维和灵感。文献资源被认为是战略资源 ,无形的财富 ,是人类用之不竭的共同财富 ,可以共享、复制、传播 ;文献资源可以复制利用 ,运用的越多成本越低 ,而且不会出现因为有人使用 ,其他人就不能使用的情况 ;文献资源总是随着科技的发展 ,经济的增长 ,科技投入和科技人员的增加而迅猛增长 ;文献资源对…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投入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6—2016年中国农业科技投入、技术创新成果和农业产值等数据,利用时间序列误差修正模型,对政府科技支出的投入导向度、农业科技投入的创新贡献率和发展贡献率进行了测度,然后实证分析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加对非政府部门的农业科技投入增加有促进作用;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对农业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依据分析的结论,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临汾市山区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的综合分析,指出了山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用养失调、农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提高耕地质量、发展绿色食品、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