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挑战雪崩     
美国犹他州瓦萨奇山脉初冬的第一场大雪,让四周披上了厚厚的银装,仿佛一位盛装的白衣天使正热情地招呼着人们一睹她的芳泽。五个急不可耐的滑雪爱好者,无法抗拒这诱惑,向一个滑雪胜地旁还未开放的坡地进军,想成为追逐冬日足迹的第一人。当时没人会想到,他们中的一个,竟会是最后一次“约会”冬天。  相似文献   

2.
古代奥运     
叶曦 《大自然探索》2004,(10):64-70
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当几个男孩在一起玩耍时,他们都很有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提出“让我们来比一比”,比什么呢?比如:看谁能把另一个人摔倒在地,看谁跳得最远,看谁能最先跑到指定地点,看谁能把石头扔得最远。然而,古希腊人却把这些随意的竞争升华成为成年人之间的严肃赛事。他们每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人类卓越体能的大展示,而且是现代奥运会的灵感来源。今夏,这一始于古希腊雅典的体育盛会又回到了雅典,无疑是很有特殊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个性,是指人们个体行为模式的总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由于他们的行为表现,有些人因此而成为“好人”,受到赞扬,为人所尊重,而另一些人则成了“坏人”,被人讨厌,被监禁,甚至被处决。 当然,人们面对社会这种公开的褒贬,可以设想他们会对他们的行为有一个总的约束,并对作出的一个好的或坏的行为反应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学》2004,(5):8-12
也许没有多少人会关注2003年和2004年2月分别在美国洛杉矶、纽约召开的一个叫做“NBIC会聚技术年会”的小型会议 ,但也许不久之后 ,“NBIC”会成为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热点话题 ,更重要的是 ,“NBIC”也许会改变整个世界和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5.
<正>100年后醒来,你将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如果完全无法融入未来世界中,你还会坚持当初的决定吗?低温保存多年,甚至已经沉睡了几个世纪的冷冻人,在未来先进技术的帮助下醒来,他们将如何面对一个新的世界?如今,在美国和俄罗斯的三个冷冻设施内,大约有300个被人们渐渐遗忘的冷冻人,他们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就进入了寒冷的睡眠中。在细胞真正死亡之前,他们的  相似文献   

6.
人在失去一条肢体后 ,经常会感觉到一种来自断肢表面的慢性疼痛 ,如果有人触摸他们的面部 ,也会在断肢中有所知觉。这是为什么 ?美国科学家通过猴子实验后指出 :这是由深藏在大脑中的“神经重布线”引起的。清醒的思维和记忆是在大脑皮层中进行处理的。当部分大脑皮层 ,或者由于手术切断 ,或者由于脊髓损伤等原因 ,不再能够接收感觉的输入时 ,它附近的神经就会自动侵入已经死亡的部位 ,并把这些部位“整个儿”地接收过来 ,担当起原来神经所从事的“任务”。这就是为什么人在那条失去肢体后 ,却还会常常感觉到失去的肢体 ,或者会感受到长期不…  相似文献   

7.
穿出美丽     
有位好友从外地出差回来,送给我一件天蓝色加白条纹的外衣式羊毛衫,她对我说:“这就是你。”我对着镜子细细品味她的话,觉得有道理。 服装反映了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希望自己具有什么样的理想形象之间的协调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把自我分为“物质的我”、“精神的我”、“社会的我”3部分。‘物质的我”包括一个人的身体以及主要的物质财富;“精神的我”指一个人内在的精神状态,如气质、兴趣、抱负、理想和信念等;“社会的我”则是指“我”的身份、地位,对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的认识。服装将自我概念向他人传递,而他人的反应又会带来自我的强化,所以要得体地着装首先要学会分析自己。  相似文献   

8.
1969年7月20号,乘坐“阿波罗11”飞船的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月球表面。这个镜头及随后他的那句话:“对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而言,这是一大步”迅速传遍地球。然而在纪念“阿波罗”登月成功40周年之际,面对新一轮的探月热潮,并非都是一片赞同声。英国《独立报》的文章就对“送人上月球是否明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西方世界诞生了这样一批青年人,他们抵抗社会既有的各种制度和观念,用公社式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社会主流的不满。他们倡导和平非暴力,反对战争;他们提倡“爱”,寻求直接表达爱的方式和人际关系;他们追求自由,也正是这样一批人被当时的西方社会称为“颓废的一代”--嬉皮士。  相似文献   

10.
王玲 《大自然探索》2004,(10):18-23
美国东海岸沿线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有4000万人在这里安居乐业,然而,他们丝毫不知自己正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灾难阴影之下。有证据表明,终有一日一种巨型海浪将会毁灭美国东海岸。这种海浪比任何普通的潮汐性海浪或者海啸都大得多,科学家们称之为“巨型海啸”,简称“巨啸”。  相似文献   

11.
广角镜     
大脑随人一起长人们一般都认为,人的智力与生俱有,即所谓“天资”。然而,最近在《自然》杂志上。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发表了他们多年的研究绪果:人脑直到青春期还在发展,“年轻人的行为决定了他们的智力情况”。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巩大学和加拿大的科学家,使用磁共振扫描仪,对3到15岁的试验者进行了三维摄影,观察他们脑部的变化。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如此详细地研究人脑的发展变化。观测的时间从两周到四年。他们主要观察连接人脑两半球的中间部分的形状和大小的改变,因为这个部分是人脑其他区域活动的指示器。科学家观察到,在人脑的某…  相似文献   

12.
正当美国人摩拳擦掌准备在纽约世贸大厦原址上打造“自由之塔”之际,沙漠之国阿联酋为了发展该国旅游业,正准备兴建150层的世界第一摩天大厦———“迪拜之地”(Dubailand)。预计,这座于2008年峻工的建筑将高达2300英尺(合701米),造价约为6.3亿英磅。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设计师为了确保它“世界第一楼”的美誉,给它留下了充足的“弹性空间”,换句话说,它随时可以继续“长高”!据悉,这一“世界第一楼”的设计方案将于几周之后的正式开工典礼上首次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据悉,屹立在沙漠之中的这座大厦将成为阿联酋首都迪拜最大的旅游和购物中心…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其实我和他们并不熟,只是当初想和他们一起登山来着。后来我没去成,也就再也没有联系。”“这个情况我是了解的。现在我们怀疑他和他的登山队涉嫌一项危害公共安全的活动,糟糕的是,我们也无法联系到他们了。”“啊?鹰翔他危害公共安全?不会吧?”利维尔吃惊地问。他虽然不想再提起鹰翔,心里也很痛恨鹰翔,但是还是很难想象鹰翔会做出什么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来,更何况还是整个登山队。“涉嫌,请注意。我们只是怀疑而已,具体的还要找到他们才能确认。”周泉说,“麻烦的是由于赖特的事情,很多部门都无法正常工作,有些地方也比较混乱,这…  相似文献   

14.
人类喜欢赋予动物神奇特性,西方人甚至会把新生命的到来归因于一种鸟儿--白鹳。在美国和欧洲广泛流传的一个可爱动物神话是送子白鹳。当孩子问父母“我从哪里来”时,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送子白鹳把你带来的”。人类学家最近指出,这个神话的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他们都认为白鹳是真正爱家的鸟儿。事实上,欧洲白鹳会组成“一夫一妻”的家庭,但并非“白头偕老”。在“临时夫妻”关系期间,一对白鹳配偶会勤勤恳恳照顾子女,由此赢得“模范夫妻”称号。此外,白鹳喜欢与人类住在一起,这可能强化了人们对它们爱家的良好印象。在欧洲的一些传统城镇,人们能见到在房顶上构筑鸟巢、以鸟喙击打房顶而噼啪作响的白鹳。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亦称土豆,有“土苹果”的雅号。马铃薯每到一个国家,都有一个特殊的名称。西班人管它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苹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薯”;俄国人叫“荷兰薯”;中国人对外来的东西一般要加上个“洋”字,马铃薯在清代经由菲律宾传入后,人们称它“洋芋”、“洋山芋”,而大多数人都习惯称它为“土豆”,也有称“地蛋”或“山药蛋”的。 历史记载表明,早在公元前60年,马铃薯就是美洲印第安人的“活命粮”了。至今印第安人还把马铃薯当作崇拜物刻在容器上。 1565年奴隶商贩把马铃薯传入爱尔兰和苏格兰,可是当地居民拒食这种“危险的食品”,他们认为马铃薯是由块茎长成的,不是粮食,  相似文献   

16.
如果问你当今最时尚最前卫的新兴职业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可是爱好美术的80后们会毫不迟疑地告诉你:动漫师.因为他们是看着<铁臂阿童木>长大的一代,刚走上社会又赶上卡通漫画叱咤影视世界.  相似文献   

17.
脑银行     
王凡 《大自然探索》2001,(11):12-12
有这样一个银行,存在那里的东西是得不到利息的,就是连本金都无法退还。这个银行的工作人员希望更多的人将他们最宝贵的东西──大脑存进去,这就是“脑银行”。 位于哈佛大学麦格里医院的脑组织研究中心,就是一个“脑银行”。这个银行里所存的东西是人的大脑,而不是金钱。 数十年来,“脑银行”一直在不懈地寻找他们的“客户”,希望并鼓励人们死后将自己的大脑存入他们那里,尤其特别欢迎那些患脑病的人将自己的大脑送上门。对于此事,“脑银行”是非常认真和严肃的。 很多人绞尽脑汁地猜测为什么“脑银行” 对收集人脑如此感兴趣,如…  相似文献   

18.
今年2月是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诞生200周年之际,但部分美国人对这位英国博物学家的开创性理念——“物竞天择”依然持怀疑态度。在2006年的一次“人类是由早期动物进化而来”的问卷调查中,超过80%的法国人、斯堪的纳维亚人和冰岛人认同,而美国只有40名的人表示认可。  相似文献   

19.
海上,一条船、两个人、三年的厕纸供应──这是里德·斯托和亚历杭德罗·莫利诺这2名美国人打算自编自导自演的漂流故事。事实上,这是一次长途航行。斯托和莫利诺将乘上斯托的“安妮号”纵帆船从纽约港出发,他们下次看见陆地将会是2008年8月的事了,这一趟漂流全程为时1000天,旅  相似文献   

20.
徐娜 《科学之友》2007,(7):28-29
美国《海军时报》披露,2007年3月13日晚-14日凌晨,一艘满载核武器的美国核攻击潜艇“圣胡安号”在著名的百慕大邻近水域神秘地中断了联络,美国紧急出动航母战斗群展开搜救,同时向国际潜艇救援机构求助。就在各方陷入绝望之际,该潜艇意外恢复与外界的联系,而且人艇安好。美国海军潜艇指挥部发表声明中指出这只是“虚惊一场”,但是外界称整个事件扑朔迷离。也因为事件发生在著名的“魔鬼三角”区,失踪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个为人熟知的神秘地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