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湘东北大型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幕阜山岩体边部,矿体赋存于岩体及其内外接触带中的硅化构造角砾岩带内.根据野外调查和显微岩(矿)相学观察,可将栗山矿床的主成矿期——热液成矿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粗粒石英+萤石+绿泥石(Chl_Ⅰ)+少量黄铁矿+黄铜矿阶段(Ⅰ)、石英+萤石+绿泥石(Chl_Ⅱ)+黄铜矿+黄铁矿阶段(Ⅱ)、石英+萤石+绿泥石(Chl_Ⅲ)+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阶段(Ⅲ)、细粒石英+少量黄铜矿+黄铁矿细脉阶段(Ⅳ).EPMA分析结果表明Chl_Ⅰ为蠕绿泥石,Chl_Ⅱ和Chl_Ⅲ为鲕绿泥石-铁镁绿泥石.根据绿泥石温度计,估算出阶段Ⅰ,Ⅱ,Ⅲ的成矿温度分别为239℃~280℃,221℃~261℃和212℃~238℃.结合闪锌矿硫逸度计算,表明栗山矿床形成于中温、低氧逸度、低硫逸度的环境.硫化物的δ~(34)S(-4.7‰~1.5‰)变化较小且接近零值,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通过与钦杭成矿带上典型的铅锌矿床对比,提出栗山矿床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中温热液充填交代成因.  相似文献   

2.
西藏邦布造山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邦布金矿为一处典型的碰撞造山型金矿,成矿主要与区域内巨厚石英脉密切相关.矿床主要发育四期成矿阶段:石英-粗粒硫化物阶段、金-细粒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和胶黄铁矿阶段,前两个阶段为主要金成矿阶段.通过手标本样品统计、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等综合技术对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主要以独立矿物相存在,自然金成色为750 ~931,Au/Ag为11.3~17.6.矿石中金的粒度以细粒金、微粒金为主.主要赋金矿物有石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等,自然金主要呈裂隙金、包裹金形式嵌布在硫化物和石英中.  相似文献   

3.
云南会泽麻栗坪观音岩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栗坪铅锌矿区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会泽铅锌成矿带的一部分,具有很好的成矿地质背景。麻栗坪铅锌矿区观音岩矿段共圈定6个铅锌矿(化)体,分别为Ⅱ-1、Ⅱ-3、Ⅱ-4、Ⅱ-5、Ⅱ-6、Ⅱ-7号矿体。从Ⅱ-1、Ⅱ-3号矿体的厚度、铅、锌品位在走向上和倾向上的变化特征说明矿体的厚度及锌品位无论在走向上或倾向上的变化皆不大,而铅品位的变化较大,并且铅锌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未出现铅锌很高的现象。本区矿床为海底火山热液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富集改造成因,控矿因素为地层、岩性和断裂。  相似文献   

4.
通过井下的详细勘查和显微镜下鉴定,对广西龙湾铅锌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矿区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和斑杂状构造;结构主要为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其次为固溶体分离作用、结晶物质重结晶作用和压力作用形成的结构.同时将成矿期次分为沉积成岩期、中低温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成矿期是矿床的主要成矿期.根据矿物组合特征,将成矿划分为五个成矿阶段,分别是黄铁矿-石英-方解石阶段、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阶段、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阶段、石英-方解石阶段、氧化物阶段.矿物的生成顺序为黄铁矿1-闪锌矿(黄铜矿1)-方铅矿-黄铁矿2-黄铜矿2.最终确定龙湾矿床为受构造活动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叠生改造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5.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是川-滇-黔铅锌矿集区和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铅锌矿床主要产于水城-紫云-南丹深大断裂带中及其附近。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等方法对该区铅锌矿床中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开展了相关微量元素研究。代表性铅锌矿床(五指山、亮岩、猫榨厂、五里坪和板板桥)中硫化物单矿物微量元素含量研究表明,该类矿床中闪锌矿相对富集Ge、Cd、Ga等微量元素,黄铁矿相对富集Mn和As,方铅矿相对富集Sb。这些微量元素的主要赋存形式为类质同象。总体上,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川滇地区的铅锌矿床(如云南会泽、四川天宝山等)和典型密西西比河谷(MVT)型矿床(如牛角塘等)非常相似,而与喷流沉积型、夕卡岩型及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差异明显,结合这些矿床产出地质特征,认为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应属于MVT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脂肪酸类捕收剂在浮选石英过程中,钙离子活化石英的作用及机理,进行了浮选试验、动电位检测、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石英被浮选需要钙离子的活化,钙离子能增加石英的表面动电位,以及改性脂肪酸捕收剂DWD-3能在被钙离子活化的石英表面发生吸附,且存在化学吸附、氢键吸附;量子力学模拟显示,Ca2+,Ca(OH)+,OH-能在石英表面发生吸附,且Ca2+吸附作用最强,钙离子活化石英的过程是Ca2+优先在石英表面上的O处发生化学吸附,形成被Ca2+活化的表面,捕收剂DWD-3以单键氧O与2个双键O吸附在被活化的石英表面.  相似文献   

7.
阿斯喀尔特原生绿柱石(Be)矿床是─产于蚀变花岗岩体顶部、属高温气成热液成因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它主要由中、粗粒似文象伟晶岩带、鲤云母-萤石结构带、条带状钠长石-石英-白云母结构带、石英-白云母-绿柱石结构带,石英核共5个内部结构带组成。它既是岩浆期后高温气成热液成因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一个典型实例,又是花岗岩浆结晶分异,即由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伟晶岩→石英脉整个演化过程的完整体现。  相似文献   

8.
云南澜沧铅锌银铜矿床为一多金属硫化物矿床。黄铁矿、闪锌矿及方铅矿为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中Co、Ni含量及Co/Ni比值较低,Se、Te和As含量较高。闪锌矿富Fe、Cd、In、贫Ga、Ge和Se。方铅矿含银较高,为银的主要载体矿物,贫Sb和Bi。矿物的微量元素标型特征反映出该矿床为一形成深度较浅的中温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
通过蓝晶石、石英及黑云母的浮选实验,研究了金属离子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2+和Mg2+显著活化蓝晶石的浮选,Al3+及Fe3+对蓝晶石及石英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浮选溶液化学分析表明,Fe3+,Al3+可以在矿物表面生成Fe(OH)3和Al(OH)3,使矿物浮选受到强烈的抑制;Ca2+和Mg2+由于羟基络合物存在使蓝晶石的零电点向低pH方向发生漂移,使十二胺的静电吸附力增强,起到活化作用.根据波耳兹曼矢量场中的粒子分布理论,通过计算Fe3+对矿物作用前后在不同pH条件下液相内部胺离子(RNH+3)浓度、界面层胺离子的浓度以及比例关系来分析金属离子的活化或抑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西藏洞中松多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洞中松多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东部,矿体主要赋存于前奥陶系松多岩群和中二叠统洛巴堆组,围岩多为碳酸盐岩,且蚀变强烈.已圈定2条矿化蚀变带和9个主要铅、锌矿(化)体,矿化带长度约2620~4100 m,宽约50~1140 m;矿(化)体呈层状和似层状产出,矿(化)体长为120~2881 m,水平厚度为2.1~13.1 m.矿石中主要有用元素为铅和锌,伴生有益组分为银、铁、铜、硫.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透辉石、石榴石、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长石等.铅锌矿化与岩浆活动和大气降水有关,主要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的岩浆—热液有关.同时矿床的形成与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有关.本文首次对洞中松多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等的分析讨论,认为洞中松多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构造—岩浆等长期活动的结果,断裂构造为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富集空间,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的深层岩浆为矿床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和热源,属于矽卡岩型—热液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1.
以湘西花垣铅锌矿田内不同矿床不同阶段的闪锌矿为研究对象,进行LA-ICP-MS原位点测试分析,旨在揭示闪锌矿中不同痕量元素的特征,为矿床成因提供新的约束.矿田内闪锌矿所含痕量元素种类较少且含量偏低,较富集Cd、Ga、Ge等元素,Fe、Mn、Cu、Pb、Ag、Co、Tl、Se、In等元素含量低,闪锌矿的Ga/In、Ge/...  相似文献   

12.
乌依铅矿床矿石矿物以方铅矿为主,含闪锌矿和黄铁矿,偶见黝铜矿,以脉状和网脉状构造为主,以重晶石化和碳酸盐化为主的围岩蚀变。电子探针微区分析表明,镉锗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闪锌矿中Zn与Cd成正相关,而Zn与Fe呈负消长关系;Cu元素富集在方铅矿中(0.001×10~(-2)~0.083×10~(-2)),而黝铜矿中富集Ag高达1.1%。单矿物方铅矿化学分析表明Pb元素平均含量为84.56%,S元素平均含量为14.24%,Ag含量达到53.3~76.3 g/t,但Ge、Cd含量较低。闪锌矿Zn/Cd500及方铅矿500Zn/Cd50,暗示乌依铅矿床形成于低温环境,与包裹体测温结果基本一致。综合硫、铅同位素,该矿床为典型的密西西比河型铅锌矿床,为该地区寻找相似矿床和元素综合利用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右江盆地北东侧的大厂矿田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铜坑矿床是大厂矿田内规模最大、成矿元素最复杂、成矿特征最典型的一个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由上部锡多金属矿体和深部锌铜矿体组成。本文以铜坑矿床不同类型矿体(锡多金属矿体、锌铜矿体)中的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微量、稀土元素及H-O同位素分析,意图进一步探讨区内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并深化矿床成因认识。结果显示,铜坑矿床不同类型矿体中的闪锌矿均以富集Cu、Pb、Fe、Sb、In等元素,贫Ge为特征;闪锌矿的稀土配分模式多为轻稀土富集的“V型”右倾曲线,以LREE/HREE值较高、Eu和Ce负异常为特征;闪锌矿H-O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以岩浆为主,伴随有大气降水的混入。上述特征表明,铜坑矿床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矿床成因属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形成。  相似文献   

14.
利用锅锌矿床中方铅矿、闪锌矿单矿物中微量元素Ag、Si、Cd、Mn的含量,应用数学地质的方法将参加统计的铅锌矿床划分为四种类型.同时描述了各类型矿床单矿物中微量元素的统计特征及其与成因类型之间的关系.由工作结果看到.单矿物中微量元素的统计特征可为矿床成因类型的划分提供比较客观的依据,方铅矿中的微量元素比闪锌矿判别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5.
对安徽庐枞盆地边缘的岳山银铅锌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黄铁矿和闪锌矿中的微量元素、硫和铅同位素特征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属火山热液期后中低温成因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但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16.
青海玉树地区遥感找矿蚀变异常提取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找矿蚀变异常提取是当今综合找矿的重要手段之一.以青海玉树地区的遥感找矿蚀变异常提取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波段比值、波段比值的主成分分析复合法、无损线性拉伸、掩膜、密度分割等方法,解决了第四系和植被对遥感蚀变异常提取的干扰的问题.在该工作区内共圈出了6个Ⅰ级找矿远景区,3个Ⅱ级找矿远景区,7个Ⅲ级找矿远景区;遥感蚀变...  相似文献   

17.
杨玉琼  徐松  李波 《河南科学》2014,(2):245-248
滇西老厂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昌宁—孟连裂谷盆地内,是其代表性矿床之一,关于该矿床矿石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研究比较薄弱.综合分析矿床中铅锌矿(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组合特征进行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铅锌矿石中除Cu、Pb、Zn出现较一致的趋势值外,其余元素均有较大的变化范围.铅锌矿石具有含锡富铟的特征,老厂矿床Zn/Cd比值与热液矿床比值相近,表明矿床中闪锌矿可能受到了热液成矿作用的影响.矿床铅锌矿石成矿物质属混合来源,而酸性岩占了主导作用,其次是基性岩与碳酸盐岩;成矿环境处于高温-低温环境,成矿具多阶段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控矿地质构造、含矿地层岩性、矿体形态、矿体规模等方面介绍了纳雍水东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该区铅锌矿断裂构造控矿明显,岩石晶洞构造和围岩的硅化对铅锌矿的富集成矿有利。通过镜下对矿床中物质成分、矿石结构和矿石构造研究表明,矿床中物质成分简单,成矿方式以充填和交代为主,矿石构造反映出热液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采集了4个不同初始pH值酸性土壤,在60%土壤持水量和25 ℃条件下对土壤矿化、净硝化和酸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Ⅰ号土壤(pH=4.03,茶园土)矿化作用不明显,Ⅱ号(pH=4.81,玉米地)、Ⅳ号(pH=6.02,菜地)土壤矿化模式为Logistic 方程,Ⅲ号土壤(pH=5.41,菜地)为指数方程.不加NH+4条件下Ⅱ、Ⅲ、Ⅳ号土壤净硝化模式为一级反应方程,加NH+4后净硝化速率增加一个数量级.培养结束后不加NH+4条件下Ⅱ、Ⅲ、Ⅳ号土壤pH值没有变化,加NH+4处理后pH值显著降低,同时交换性Al3+显著增加.加NH+4促进酸性土壤(pH=4.81~6.02)硝化和酸化,但pH值过低的土壤(pH=4.03)NO-3-N、pH值和交换性Al3+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0.
昭通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文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8):5282-5286,5349
昭通铅锌矿床是滇东北富锗铅锌矿集区的一个大型矿床。前人对该矿床的研究集中于成矿构造背景、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特征、构造控矿特征、矿床成因以及成矿预测等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然而,在矿床成因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闪锌矿是铅锌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运用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可以作为判别矿床成因的一种标志。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闪锌矿矿相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