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为了探究壳聚糖接枝四(4-羧基苯基)钴卟啉[Co TCPP/CTS]的催化性能,将四(4-羧基苯基)钴卟啉接枝固载到壳聚糖,并用紫外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比表面等技术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在无外加溶剂条件下,探索了Co TCPP/CTS选择性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较佳催化条件下(160℃和0.8 MPa),固载催化剂(含1.13×10-6mol Co TCPP)可连续有效重复使用催化8次,其平均的环己烷转化率15.8%,产率11.7%,转化数2.4×106,比相应未接枝的催化剂有更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将四(4-羧基苯基)锰卟啉[Mn TCPP]固载到硫化锌[ZnS]上制备了固载锰卟啉催化剂[Mn TCPP/ZnS],用UV-Vis、FT-IR和TG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此固载催化剂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结果表明:在最适宜反应温度和压力(160℃和0.8 MPa)条件下,硫化锌固载四(4-羧基苯基)锰卟啉可以有效重复使用4次,其环己烷转化率42.6%,酮醇产率18.6%,催化剂转化数6.0×105,比未固载的Mn TCPP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偏铝酸[MAA]负载四(4-羧基)苯基铁卟啉[Fe TCPP]选择性催化氧化环己烷生成环己酮和环己醇(K/A油)的能力,采用溶胶-凝胶-煅烧法制备了偏铝酸负载四(4-羧基)苯基铁卟啉[Fe TCPP/MAA]催化剂,采用紫外(UV-Vis)、傅立叶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以及透射电镜(TEM)等技术手段对该固体催化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研究其在无外加溶剂和助催化剂的条件下选择性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生成K/A油的产率。结果显示:在较优的催化条件下(155℃和0.8 MPa),用仅含1.14×10-6mol四(4-羧基)苯基铁卟啉的负载催化剂,既可回收又可重复有效催化11次,平均的环己烷转化率达到13.6%,K/A油的产率为10.8%,转化数为2.4×105,比未负载的四(4-羧基)苯基铁卟啉催化效率高11倍,也比当今工业用钴盐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生产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收率(3.2%)高。  相似文献   

4.
为模拟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活性空腔,提高昂贵金属卟啉的催化使用效率,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通过π-π非共价键以及配位作用制得氧化石墨烯固载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的仿生催化材料。采用红外可见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试(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技术对此催化材料进行表征,并运用于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优条件(170℃,0.8 MPa)下,用含0.5 mg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的催化材料催化氧气氧化甲苯可以重复使用4次,其催化氧化甲苯的平均转化率为12%,醇酮产率为5%,基本保持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对甲苯的催化活性。这表明氧化石墨烯对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的固载作用能提高金属卟啉的催化使用效率,降低金属卟啉核心催化剂的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索氧化锌固载四(4-羟基)苯基锰卟啉的催化性能.用混合溶剂法直接合成四(4-羟基)苯基卟啉(H2 THPP),采用研磨法合成四(4-羟基)苯基锰卟啉[Mn(Ⅲ)THPP].将Mn(Ⅲ)THPP固载到新生成的氢氧化锌沉淀上,经烘焙制得氧化锌固载四(4-羟基)苯基锰卟啉催化剂.用紫外和红外光谱对它进行表征.研究固载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为模拟半胱氨酸中巯基硫原子轴向配位调节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活性的功能,用超声法合成球棒状硫化铅微晶,通过配位作用制备硫化铅固载四(对-羧基苯基)铁卟啉催化材料(Fe TCPP/Pb S)。采用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催化材料进行表征,以氧气为氧源催化乙苯氧化。结果表明,硫化铅固载四(对-羧基苯基)铁卟啉较未固载铁卟啉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醇酮收率高达41.9%,催化剂可重复使用4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实现了温和条件下高效催化乙苯氧化获得目标产物及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模拟细胞色素P-450酶中巯基的轴向配位作用功能,将四(4-羧基苯基)锰卟啉(Mn TCPPCl)固载到载体硫化镉上,得到硫化镉固载四(4-羧基苯基)锰卟啉(Mn TCPP/Cd S)催化材料。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试法(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材料的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155℃,0.8 MPa,1 mg Mn TCPPCl)下,固载催化材料(Mn TCPP/Cd S)可以循环催化氧化环己烷9次,环己烷转化率22.04%,醇酮产率13.94%。与未固载的Mn TCPPCl相比,环己烷的转化率和酮醇产率分别提高9.16%和8.31%,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和重复使用性,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研究壳聚糖固载四(p 磺酸基苯基)钴卟啉催化氧化乙苯的性能,将四(p 磺酸基苯基)钴卟啉通过离子键接枝壳聚糖制备高分子催化材料Co TPPSO3-H3+N-CTS,用紫外可见光谱( UV-Vi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 射线衍射技术(XRD)、差热分析技术(TG)和透射电镜技术(TEM)对该催化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其催化氧气氧化乙苯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较优的温度(140℃)和氧气压力(0.8 MPa)反应条件下,用含有1 mg Co TPPSO3 H的固载催化材料可重复使用催化氧化乙苯8次,其平均乙苯转化率为17.7%,苯乙醇和苯乙酮的选择性为76.4%,相应的醇酮产率为13.5%,催化剂转化数为3.62×105。这表明壳聚糖通过离子键接枝和氨基配位固载的四(p 磺酸基苯基)钴卟啉不仅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还提高了金属卟啉的重复使用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模拟细胞色素P-450酶的催化空腔场所,提高壳聚糖接枝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Mn TCPP)的催化活性。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孔壳聚糖(np-CTS),并用酰化反应接枝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获得仿生催化材料―Mn TCPP/np-CTS,同时制备相应的无孔催化材料―Mn TCPP/nonp-CTS。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XRD),热重分析(TG)和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用于催化空气氧化乙苯研究。催化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145℃,0.8 MPa),纳米孔壳聚糖接枝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比无孔催化材料催化活性提高26%,醇酮收率提高38%。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级空腔有利于充分发挥所固载的锰卟啉催化活性,最大程度地提高固载仿生催化材料的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多孔壳聚糖金属卟啉选择催化氧气氧化甲苯的能力,以壳聚糖通过盐键和配位键固载四(p-磺酸钠苯基)锰卟啉,用UV-Vis和FT-IR波谱技术、TEM和TG对该催化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在无外加溶剂和助催化剂条件下探索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优化反应条件(温度180℃,压力0.8MPa)下,多孔壳聚糖四(p-磺酸钠苯基)锰卟啉催化氧化甲苯的转化率为15.3%,醛醇产率5.5%,多孔壳聚糖四(p-磺酸钠苯基)锰卟啉对甲苯的催化效能分别比无孔壳聚糖四(对-磺酸钠苯基)锰卟啉和四(对-磺酸钠苯基)锰卟啉的提高了16.8%和49.3%。壳聚糖通过盐键和配位键固载金属卟啉提高了金属卟啉的重复使用性能,并增强了催化甲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鸡蛋白四苯基双铁卟啉催化氧气氧化乙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了鸡蛋白固载四苯基双铁卟啉催化剂,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固载催化剂催化氧气氧化乙醇选择性生成乙醛和乙酸的能力,并对固载催化剂及纯鸡蛋白的催化能力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鸡蛋白四苯基双铁卟啉催化乙醇氧化的转化率为18.43%,选择性(乙醛+乙酸)是63.5%.在相同条件下,鸡蛋白四苯基双铁卟啉比鸡蛋蛋白的催化活性高.固载的金属卟啉和鸡蛋白中的转铁蛋白共同起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Cobalt tetra(N-carbonylacylic) aminophthalocyanine was supported on cellulose fibres by graft reaction to obtain a novel polymer catalyst, catalytic cellulose fibres (CCF),and the optimal supporting conditions were pH = 6, 80℃,t = 120 min.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activity of CCF towards oxidation of 2-mereaptoethanol (MEA) in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CCF had good catalytic oxidation activity on MEA at room temperature, causing no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remaining efficient for the repetitive tests with no obvious decrease of catalyt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5,10,15,20-四对羧基苯基卟啉(以其为核)与通过新的自由基聚 合方法合成的聚丙烯酸丁酯(以其为臂)反应, 成功得到了一种新的星型聚合物. 紫外光谱 中卟啉特征吸收峰B带、 Q带的红移以及通过GPC对分子量及分散度的验证进一步推断了聚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四 (对羟基苯基 )卟啉镍与 meso-四 (2 -羧甲氧基苯基 )卟啉镍 ,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两种金属卟啉的电化学性质 ,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Cu-HMS分子筛的合成及对芳烃氧化反应的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性模板法于室温下合成了含铜的分子筛Cu-HMS,并以该分子筛为多相催化剂,对温和条件下异丙苯的氧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硝酸铜为铜源的Cu-HMS-3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异丙苯转化率和过氧化氢异丙苯选择性都很高,分别达39.6%和98.5%.催化剂可以回收使用.另外,以Cu-HMS-3为催化剂对甲苯和乙苯的氧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甲苯未发生反应,3种芳烃的活性顺序为甲苯乙苯<异丙苯.  相似文献   

16.
以甲醇为溶剂, 静置沉淀法合成 Co 掺杂的 ZIF(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 将其在管式炉中空气氛围下退火得到多面体双壳层 Co$_{3}$O$_{4}$-ZnO. 通过 X 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热重分析仪(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zer, TGA)手段对合成材料的组成、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纯 ZIF-8 在较低的退火温度下保持稳定, 更高温度的退火使 ZIF-8 生成结构坍塌的 ZnO. 4% Co 掺杂的 ZIF-8 在较低温度下退火后得到多面体双壳结构的 Co$_{3}$O$_{4}$-ZnO(CZO-4), 表明 Co 在 ZIF-8 的氧化过程中提供了催化氧化的活性位点, 降低了 2-甲基咪唑的氧化反应能垒. 同时, 较低的退火温度给予 ZnO 充分的成型时间, 使其保持菱形十二面体结构而不坍塌. 由 Co 元素催化由外而内的氧化生长过程, 最终使 ZnO 生长为双壳层结构. 而将 Co 的载量提高到 8%, 得到的双壳层则变得不明显(CZO-8). 在对 CO 气敏测试结果分析中发现, 相对于 CZO-8 和 ZnO, CZO-4 具有更优异的 CO 传感性能, 具有高灵敏度($R_{\rm a}$/$R_{\rm g}$=21.8@100$\times $10$^{-6}$ CO)、 高选择性(达到 H$_{2}$ 灵敏度的 8.7 倍)和长期稳定性(在42 d 测试中信号平稳). 这是由于 CZO-4 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气体传输通道, 以及 Co 作为活性位点对 CO 催化氧化作用带来的气敏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以(L)-酪氨酸甲酯盐酸盐为手性原料,制备了(s)-5-对羟基苄基-2,2,3-三甲基-4-氧咪唑烷,通过Mitsunobu反应将其支载到可溶性季磷盐载体上,得到新型的支载化可溶性手性催化剂,溶液中均相催化肉桂醛与环戊二烯的不对称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探讨其反应条件及回收重复使用性,发现该手性催化剂进行均相催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及立体选择性,方便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8.
NiCo2O4是一种很前景的甲苯氧化催化剂。本文以Ce为杂原子,利用水热法制备Ce/NiCo2O4催化剂,以提高NiCo2O4尖晶石表面活性氧生成速率。采用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催化剂。通过改变铈掺杂量,得到最佳掺杂比例。甲苯降解实验表明,在甲苯浓度为2538ppm,空速为10000h-1,催化剂体积为0.5mL 时,一次水热法制备得到的15%Ce/NiCo2O4催化剂降解性能最优(T99=267℃),在267℃下进行催化反应72h后催化剂性能无显著变化。机理研究发现,掺杂铈可提升催化剂中高价金属含量,同时催化剂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可加快表面活性氧生成速率,从而催化性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5-[(对-N-酪氨酸丁氧基)苯基]-10,15,20-三(对-氯苯基)卟啉(H2L)及其配合物MLC1(M=Co,Fe,Mn)的合成,经元素分析、UV-cis、荧光光谱、IR和^1HNMR等结构表征。催化实验发现除配体外,3种配合物在分子氧氧化苯甲醛的反应中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