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MODIS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南北方荒漠化典型区的地表反照率和植被指数建立Albedo-NDVI特征空间,从而构建荒漠化遥感监测模型,提取2005—2015年间土地荒漠化动态信息,在此基础上研究荒漠化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南北典型区重度荒漠化面积比重小,轻度荒漠化面积比重大;(2)近10年,南北典型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逐年递减;(3)北方坝上荒漠化程度不断的加重,局部地区持续恶化;南方都阳山东南部荒漠化程度不断的减弱,生态状况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2.
以干旱区内陆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先应用HANTS算法对时间序列植被指数进行去噪和重构,再分别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和扰动指数算法对土地荒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ANTS算法能有效地对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集进行平滑和滤波,降低噪声的影响,重新构建吻合疏勒河流域植被物候特征的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集;该流域土地荒漠化状况总体趋于改善,荒漠化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南部上游山区显著改善,中部中下游平原轻微改善,北部马鬃山山区重度恶化的规律;该流域荒漠化时间变化呈现不规则的微小波动,且与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1-2013年MODIS遥感反演数据, 通过对土地覆盖类型、叶面积指数(LA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VI)4个方面的分析, 研究河套地区的荒漠化情况及其季节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2001-2013年, 河套地区整体植被覆盖转好, 其中, 耕地面积从2001年的4218 km2 增大到2013年的20470 km2, LAI平均值从2003年的0.130~0.335增大到2013年的0.182~0.405, 平均NDVI和EVI逐年总体增大, 分别从2001年的0.142和0.095增大到2013年的0.193和0.116, 而且, 单位面积上的植被生长质量也在加强。此外, 归一化植被指数季节分布特点显示, 河套地区北部巴彦淖尔盟2013 年左右开始大面积种植一年两季粮食作物。但是, 研究结果表明河套地区植被覆盖指数仍较低, 北部和西南部荒漠化情况加剧, 若不采取有效措施, 极易出现“沙进人退”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流域下游作为沙质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自2000年实施生态输水以来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利用研究区2000年、2010年、2018年8月和9月Landsat ETM、Landsat OLI遥感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基于分类结果和像元二分模型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沙化土地为研究对象,按照甘肃省林业厅发布的《甘肃省第四次荒漠化与沙化监测技术规程》和《甘肃省第五次荒漠化与沙化监测技术规程》的分类标准,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利用甘肃省第四次(2009年)和第五次(2014年)沙化监测数据,在现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凉州区2009-2014年区间内沙化土地监测数据进行了数据分析和对比研究,评价了凉州区土地沙化现状、分析了其动态变化及沙化形成并恶化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该文运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1990年、2000年和2009年陆地卫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通过提取植被指数和遥感二分像元模型,估算了西藏申扎县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段内,草地退化的面积在增加,从1990年到2009年,草地植被覆盖面积减少了92.88万hm2,占申扎县草地面积...  相似文献   

7.
利用TM系列影像监测盐碱化土地变化——以民勤绿洲为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选择盐碱化灾害严重的民勤绿洲地区,结合植被指数和地面温度以及目视解译的土地利用图,对4个不同年份的TM遥感影像进行信息压缩与提取,完成土地利用与覆盖的自动分类,获得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土地面积,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两个典型地区,结合气象、经济、地下水等观测和统计资料,研究盐碱化土地面积变化的成因.结果发现民勤绿洲地区的盐碱化土地面积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地下水是影响土地盐碱化变化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沙化过程对土地质量影响很大,沙化过程动态监测是了解沙化过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以1991年、2001年和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来源,通过荒漠化差值指数法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林滩绿洲20年间沙化土地进行动态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Albedo-NDVI特征空间荒漠化监测模型对于沙化土地分级便捷可行; 1991年至2011年间格林滩绿洲重度沙化土地和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轻度沙化土地和非沙化土地有所增加;中度沙化土地和重度沙化土地之间相互转化,且与其他类型土地之间也存在相互转移,主要转出为轻度沙化土地。研究区东部林地面积明显增加,南部和北部中度沙化土地逐渐转为轻度沙化土地,研究结果对当地生态恢复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尚立照 《甘肃科技》2007,23(3):8-10
甘肃省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布较大,且发展活跃、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文章结合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用地面调查与遥感数据相结合、划分图斑统计各类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的监测方法,在查清甘肃省沙漠化土地水平分布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甘肃省沙漠化防治的四大对策措施:1加强法制建设,依法防沙治沙;2合理利用水资源;3实施分区防治战略;4搞好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一、荒漠化面积数据的巨大差异及其缘由防治荒漠化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十几年来 ,各有关部门都在加大工作力度 ,努力遏制荒漠化的蔓延。但迄今为止 ,作为衡量荒漠化程度标志的荒漠化面积的各方数据却差异悬殊。例举如下。1996年8月5日 ,林业部有关领导在亚非防治荒漠化论坛会议上介绍我国“有荒漠化土地面积332.7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34.6 %。”[1]1997年5月8日 ,国家林业部发布新闻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27.3 % ;“我国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总面积有168.9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  相似文献   

11.
借助RS和GIS技术提取了科尔泌沙地典型地区不同时期流动沙丘的空间分布信息,通过对景观数量和形状破碎化指数的计算分析,探讨了科尔泌沙地的主景观要素流动沙丘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和及其对沙漠化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流动沙丘景观数量破碎化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 1974年在破碎化程度最高,1958年和1998年相对最低,这一变化趋势与同期的沙漠化过程呈线性正相关.流动沙丘景观形状破碎化指数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呈直线型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科尔泌沙地近40年来的各种土地利用过程的变化对流动沙丘斑块形状的影响都起促进作用.从形状破碎化与沙漠化的相互关系来看,随沙漠化程度的增加将导致形状破碎化指数的降低.总的来看,在科尔泌沙地景观中,干扰过程的交替使流动沙丘景观数量破碎化指数呈下降趋势,使形状破碎化的程度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断陷盆地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客观地评估断陷盆地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反映更深层次的人地之间复杂关系, 本文基于断陷盆地多时间序列土地利用数据和陆地植被净生产力(NPP), 阐明断陷盆地NPP时空变化趋势, 揭示多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地类层次变化特征; 运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 定量地分析土地占用和土地转化对石漠化地区陆地植被净生产力的影响, 探讨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 1) 2000—2015 年间, 断陷盆地大部分区域NPP变化不显著, 少部分区域变化显著, 以上升趋势为主; 2) 在6种地类中, 林地变化平稳, 建设用地增加趋势活跃且强烈, 草地减少趋势活跃且强烈; 3) 林地占用潜在植被生产力与现有NPP之间的差值由西向东逐渐增加, 与林地占用面积减少的空间分布一致, 林地分布影响林地植被净生产力水平; 4) 研究区北部植被自然生长情况较好, 东部地区六盘水市、普安县和陆良县石漠化区域林地植被存在一定程度的天然退化, 林地生态恢复工程效果不明显; 5) 研究区80%的土地转化类型使得NPP增益, 其中使NPP明显提升、有效而普遍的方式是草林转换和退耕还林; 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则对NPP的损害最大。  相似文献   

13.
对土地沙化危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沙化土地植被恢复的方法,提出了植苗造林在沙化土地植被恢复中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贵州石漠化退化土地及植被恢复模式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本文对贵州石漠化的形成、地质背景以及出现的地貌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贵州的石漠化划分为喀斯特洼地石漠化区,纯质石灰岩、白云岩组成的峰林、峰丛石漠化区, 纯质石灰岩、白云岩缓坡山地、坟丘石漠化区,白云 岩组成的砂质丘陵石漠化区与碳酸盐类岩层与非碳酸盐岩类岩层互层、间层石漠化5种类型,对这5种类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植被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土地荒漠化的定义及土地荒漠化形成原因,并对有关土地荒漠化与植被及生态系统的关系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By constructing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of Tibet from three aspect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ources and social advancement,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following contents respectively in two dimensions of time and space: the changes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of Tibet in recent 20 years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of Tibet in 2002.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rom evaluation results .① With regard to com- 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the trend of Tibet sustainable land use evaluation values from 1983 to 2002 are very close to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is up trend; ②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degree of land use in eastern region of Tibet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western region. ③ the sustainable land use evaluation value of Nyingtri County is the highest, and the counties with relatively higher land sustainable use values include Lhasa, Lhoka, Chamdo. While Nakchu, Ngari, Shigatse counties have the relatively lower evaluation values; ④ By analyzing each evaluation indicator's weight on sustainable land us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key limiting factors of sustainable Tibet l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re land desertification, grassland degradation and low economic level.  相似文献   

17.
石漠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石漠化是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笔通过对荒漠、荒漠化、沙漠化等相关概念的比较和现有石漠化内涵的归纳总结,在分析石漠化的形成原因、特点、区域和基质的基础上,认为石漠化属于荒漠化的范畴,是人为干扰与自然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石漠化特指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碳酸盐岩发育的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为干扰造成植被持续退化乃至丧失,导致水土资源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基岩大面积裸露于地表(或砾石堆积)面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近15年来呼伦贝尔沙地土地沙漠化发展及其驱动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2001—2015年MODIS NDVI遥感数据反演了呼伦贝尔沙地近15年来植被覆盖度和沙漠化土地的空间格局与变化.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呼伦贝尔沙地土地沙漠化总体有所减弱,但年际变化显著.其中:2001—2007年沙漠化土地以扩张为主;2007—2013年随植被覆盖缓慢恢复,沙漠化逐渐逆转;2013—2015年沙漠化有所加剧.降水量年际变化是该区沙漠化逆转或加剧最重要的驱动力.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几十年内该区沙漠化具有正过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中甘肃荒漠化态势及其防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化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退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甘肃省是我国西部荒漠化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有近1/3的土地处于荒漠化. 扭转荒漠化态势应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 防治荒漠化需要科学地恢复和重建这些地区的自然植被,植树种草要遵循植被演替和生态学规律,对有限的自然资源要适度开发利用,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景观级别指数的典型喀斯特石漠化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喀斯特高原山区,地面破碎,人地矛盾突出。依托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以大方县桶井村为研究区,从其影像上解译喀斯特石漠化空间分布现状,建立石漠化空间数据库,从景观空间分析方法出发,基于景观级别指数定量化分析石漠化景观格局特征,经统计综合分析石漠化景观的相关指数,得出研究区石漠化发育程度及其分布情况具有较大差异,整体破碎度较低、均匀度较高,石漠化发育程度较高的斑块面积较小,不连续,镶嵌在各类景观类型中。研究区土地石漠化现状对生态建设有较大的影响,可根据景观指数分析结果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石漠化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