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主体认定的弊端,根据危险责任和报偿责任理论,提出将对机动车运行有支配力及从中获得利益的人作为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机动车一方损害赔偿责任的具体主体予以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4,(4):43-47
伴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多,机动车交通事故也在不断增长。在交通事故侵权案件中,确定责任主体是案件的关键所在。《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几种情形下机动车致害责任的主体,但相较于复杂的机动车事故,这些规定远远不能满足司法实践。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还应当包括多辆车导致一起交通事故、汽车掉落物致害责任、职务行为、机动车承包、机动车挂靠等情形下致害责任主体的确定及责任承担方式。这些问题均有待法律及司法解释予以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以能够更有利于保护受害人一方的权益,进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也逐年增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确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受害人能否得到足额的赔偿,本文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例比较作为切入点,对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我国现有交通事故责任主体法律规定的优缺点,并对即将生效的<侵权责任法>中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规定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是基于道路交通事故而产生的一种侵权赔偿责任,它的成立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件:交通事故必须发生在特定的道路上,交通事故必须是机动车所致,交通事故发生时机动车辆必须在运行过程当中,交通事故须有致人损害的事实,交通事故与受害人所受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第三者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依法应当对第三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在生活中某些车主同时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因而在发生交通事故发生后,将存在着两种险种的并存,这两种险种在诸多方面存在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6.
近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其责任承担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传统私法理念下的过错责任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承担问题上略显不足,而无过错责任却又显失公平。在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多元救济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只有将传统私法制度中的“自己责任”与现代社会法规范中的“风险分摊”合理衔接,才能为其寻找到合法性、合理性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现行法律、法规仅适用于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驾驶员与机动车的所有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不适用于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驾驶员与机动车登记凭证上的所有人、买车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现行法律、法规的缺陷在于忽视了适用衡平原则,即在重视对受害人补偿的同时,没有重视在机动车交易未过户的情况下,原车主与买车人二者中由谁承担因交通事故引起的无过错责任的公正性、合理性;提出了在适用“谁侵权谁赔偿”原则追究驾驶员过错责任的同时,应当适用“谁受益谁赔偿”的原则追究买车人的无过错责任,原车主不应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8.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经济赔偿适用何种归责原则历来存在争议。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对于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承担经济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引起广泛的讨论。从无过错责任原则产生的背景、内涵及特征分析,在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经济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维护和谐统一的法律秩序,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及保障人权,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这一原则具有广泛的法理基础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动驾驶系统虽然在现阶段尚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但其特殊性决定了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根据自动驾驶系统是否存在缺陷,此种责任可分别成立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和产品责任。就前者而言,自动化程度的不同决定了责任主体也有所不同,其或者是人类驾驶员,或者是人类驾驶员与生产者,或者是所涉各方当事人。就后者而言,其责任主体不仅包括自动驾驶汽车的生产者和销售者,还包括编程者、设计者等人员。由于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性,上述责任在责任构成和免责事由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丁辰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0):48-51
2004年5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均开始实施,使用了近14年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同时宣告废止,新旧法律法规的取舍,使得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出现了诸如交通主管部门对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性质如何、交通事故认定书能否直接作为民事和刑事案件责任承担依据、现行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是否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所称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受害人如何进行死亡赔偿金的支付等问题。时这些问题,应给予澄清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多车致一人损伤事故情形下,应将受害人的权利救济作为考量的首要因素。部分机动车未投保交强险,认定交强险保险人和投保义务人的责任方式,应考虑交强险的功能定位;部分机动车不承担事故责任,认定交强险的责任主体,可突破事故的关联基础事实。对于超出或不属于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的部分,认定多侵权人的责任方式,应区分多人侵权类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驾驶人的感知认知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及操作反应能力均出现衰退,进而导致其交通风险感知和应激反应能力发生变化。为了研究风险情景下老年驾驶人的应激操作反应特性,设计并搭建了行人与机动车、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机动车冲突的道路交叉口风险虚拟试验场景;分别招募了15名中青年与老年驾驶人进行了驾驶模拟试验,采集驾驶过程中驾驶人的操作行为及车辆运行数据,选取相关的指标对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老年驾驶人在各风险情境下的反应时间与制动踏板行程总体上比中青年驾驶人长;而在高风险驾驶场景下,老年驾驶人的纵向加速度的波动幅度比中青年驾驶人大,其中有10名老年驾驶人发生了碰撞事故,占所有受试者的比例为33.3%。研究结果为交通安全政策制定者的措施制定提供一些提高老年驾驶人驾驶安全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发生事故的双车道模型,考虑行驶车辆是否在事故车道以及距离事故的远近,分析不同区域的换道特点,建立双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开放边界条件下,改变进口车辆的驶入率和事故的持续时间,得到了车流量和平均车速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应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并将入口车辆进入率降至一定值。  相似文献   

14.
轮胎拖印分析道路交通事故车速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前的车速(简称事故车速)是确定事故责任的依据,是研究事故再现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交通安全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从事故现场的轮胎拖印出发,分析建立了根据轮胎拖印计算事故车速的模型。考虑到事故现场汽车各轮胎拖印的多样性和交警在事故现场采集数据快速准确的要求,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将轮胎现场印迹分为胎印、擦印和拖印三阶段,将现场轮胎拖印测量起始点确定为轮胎胎印的起始点,并引入前后轴荷比和制动拖印修正系数。建立的事故车速分析计算模型综合考虑了事故车辆装载质量的变化、各车轮轮胎拖印长度的不等、制动过程轮胎与路面附着系数的变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确定,对于该类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确立了一个多元归责原则体系,对于不同情况下的责任承担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该条文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关于免责事由的规定不合理,未对财产损害和人身损害区别对待等,应当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用于交通事故分析的汽车碰撞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汽车总量的增长,我国已成为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事故现场痕迹结合汽车碰撞规律判定汽车碰撞前车速,已成为事故鉴定和汽车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分别在动力学和刚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维碰撞的速度模型,阐述了二维碰撞运动模型,并通过对一个正面碰撞案例的验证说明了刚度分析法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济南市快速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分别从时空分布、事故形态、事故发生原因等角度探究了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的特性。通过提取事故发生前5 min内的车型比数据和交通流量数据,并分析其与交通事故之间的规律性特征,构建基于色阶图的事故风险安全评价表,根据概率统计模型推算出事故发生的临界流量,最后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构建快速路事故风险安全评价模型。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根据当前交通流量和车型比例实时评估快速路的交通流运行安全风险,可以通过调控当前交通流量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警。针对快速路交通事故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事故预防及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以达到预防事故发生、提升快速路运行安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本文从佳木斯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出发,分析了佳木斯市道路交通事故的诱发因素,提出了降低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Pc crash的交通事故再现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交通事故再现软件Pc-crash中的特征参数进行分析,设计具普遍意义的车车斜撞模型,运用分析法、控制变量法先提取较主要的参数;再设定正交试验将这些较重要参数按权重大小排序.基于对特征参数的研究,探求这些重要参数对模拟结果影响的权重及产生影响的类型,以此寻求减小事故再现误差的方法,并用国内一起典型的车两轮车交通事故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为提高Pc-crasch软件再现国内事故精度的研究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