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增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消费者保护工作亦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为了更好的使消费者权益争议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设定了协商和解、调解、申诉、仲裁、诉讼五种渠道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解决消费者权益纠纷的五种途径进行多层次多方面剖析、比较,提出如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合理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以及对《劳动合同法》所维护的社会价值——自由、公平、效率进行分析,认为《劳动合同法》符合中国现实和经济全球化背景,兼顾市场规律之自由原则、效率原则和社会公平原则,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劳资关系,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构建了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正>消费者作为购买或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在经济生活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为此,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对于法益的平衡及实质公平的实现尤为重要。作为经济法主要组成部分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反垄断法应当承担起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分析反垄断法的目的与促进和保护竞争有密切的关系。竞争的功能表现在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消费者福利的提高和经济民主程度的提高,因此,反垄断法的一般目的也应反映为经济目的、社会目的和政治目的,而提高经济效率和提高消费者福利已经日益成为反垄断法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不断地与社会经济相结合,"互联网+"模式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常态,加之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市场化趋势具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互联网金融要想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构建安全合理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至关重要。该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当前互联网金融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构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6.
郑毅 《科技信息》2007,(20):280-281
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是随着消费者问题的日益严重而产生和发展的,并且它的进程总是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本文试以价值、缺陷、完善为主线,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完善的建议,并揭示其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格式合同作为20世纪合同法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以其自有的价值和特征被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合同自由原则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对格式合同的价值和缺陷两方面做了具体探讨,并对防止格式合同滥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对格式合同的完善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民政治参与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或责任。正是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的义务价值取向决定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时应该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遵循公共利益理念。享受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对社会与他人的责任、优先维护和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尊重个人正当权益是公民政治参与中公共利益理念的应有内涵。  相似文献   

9.
后悔权制度与传统的合同自由原则存在着矛盾之处,其设立的合理性必须加以审视。本文在分析两者矛盾之后,从合同法理念发展和消费者权益的倾斜保护角度,对后悔权制度建立的合理性进行论证,认为后悔权制度有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实现合同正义。  相似文献   

10.
"共享经济"模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孕育而生,并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社会资源能够充分流动,从而实现物尽其用。但是,由于"共享经济"模式下内部主体的法律定性不清晰,权责界定不明确,使得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面临困境。因此,分析"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找出"共享经济"模式下消费者权益遭受损害的基本形态,并提出相应的规制办法,是推动"共享经济"模式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