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磁力传动通过内外磁转子之间的磁力耦合产生相对运动,传递转矩和功率,是一种新型的无机械连接传动技术。针对一种泥浆发电机用磁力传动机构,采用高斯定理设计了满足工作要求的机构尺寸,利用ANSYS Maxwell建立磁力传动机构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磁通密度和涡流损耗的分布规律,研究磁路结构和永磁体的各项参数对传动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原因。选择不同结构参数的内外磁转子进行磁力传动性能测试实验,理论、仿真和实验结合对比验证高斯定理和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高斯定理和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在12.6%以内,可作为泥浆发电机用磁力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拓宽微型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多样性,在微型行星齿轮传动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定轴齿轮传动与2Z-X(A)型微型行星齿轮传动串联结构方案与正确啮合齿轮参数,计算出理论传动比与输出转速。利用三维软件绘制了机构装配模型,基于ADAMS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得到输出行星架的转速和机构传动比。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对比,符合实际齿轮传动的动力学特性,验证了设计参数的正确性与样机模型的可信性。针对三维装配模型,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了模型实物,组装后能够无干涉运行,为后续机构设计、加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精密钢球环槽等速传动机构结构基础上,利用其等效机构和误差分析理论,研究了钢球环槽等速传动机构结构参数对其机构传动精度的影响规律,应用机构可靠性理论,建立了钢球环槽等速传动机构的运动精度可靠性模型,并研究分析了机构的运动精度可靠性,研究结果为精密钢球行星传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几种不同机构及不同工艺参数的气流纺纱器所纺的纱,进行了成纱结构的试验与分析,并与环锭纱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构和不同工艺参数的纺纱器所纺的气流纱之间在结构上虽有差别,但是,它们在基本的结构属性上是相同的,表现出气流纱中纤维排列形态较差,结构蓬松.这就是气流纱强力一般都比环锭纱低的主要原因.同时本文根据各种纺纱器所纺气流纱与环锭纱之间的差异,结合一些理论分析,提出改进气流纱质量的一些初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自由纱段的运动及受力分析,对自由纱段形态以及纺纱工艺参数对自由纱段捻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因自由纱段在杯内成弯曲形状,从而使得自由纱段捻度自假捻盘入口处向剥离点处不断减少,直至剥离点处纱条捻度甚至降到只有设计捻度的40%~80%.为了保证凝聚槽内一定的捻度传递长度,则须适当提高设计捻度,这就揭示了转杯纱设计捻度高于环锭纱的一个主要原因.高速细支时的剥离点纱条捻度相对于低速粗支而言要高,说明只要一些纺纱工艺参数如转杯直径、转杯速度、假捻盘规格等配合得当,转杯纺也可高速稳定地纺制细支纱.  相似文献   

6.
刘传让  曹杰 《安徽科技》1998,(7):39-39,42
1 条干不匀1.1 原因 (1)原料选用不当,质量较差,达不到所纺纱支的要求;(2)几种原料配用,等级差异大,混合不均;(3)粗纱条干不匀率和重量不匀率偏大;(4)细纱牵伸倍数过大或后牵伸太大;(5)罗拉隔距不适当,皮圈钳口的隔距块选择不当;(6)粗纱的含油率过高或过低,油水比例不当;(7)车间温湿度调节不当;(8)前纺工艺道数不够;(9)粗纱捻度过大;(10)罗拉偏心弯曲,在纱条上呈周期性不匀;(11)粗纱退卷回转不匀,产生意外牵伸;(12)导纱动程跑偏或喂入喇叭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电子计算机和乌斯特(Uster)纱线均匀度仪的适当组合,实测了正常纱、含周期不匀纱和牵伸不匀纱条的片段间变异——长度曲线(简称B(L)曲线),找出了实际纱条的B(L)曲线与纱条不匀结构的关系。又应用随机过程理论和傅立叶变换方法,推证了实际纱条的B(L)曲线与纱条细度变化的各波长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把过去沿用的有关理想纱条的B(L)曲线的理论发展到对实际纱条B(L)曲线的理性认识。本文所采用的测试方法,可作为今后研究纱条不匀和仪器研制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棉纺翼锭加捻过程中的加捻点、加捻区、纱条真捻的获得及捻度的变化规律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证实该加捻过程唯一的真实加捡点为锭翼侧孔.锭翼顶孔不仅有捻陷与假捻作用,而且有阻捻作用.使用假捻器时,对纺纱段纱条的增捻效应是假捻及阻捻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纱条在假捻盘上的运动和受力分析,对转杯纺杯内的捻度分布进行研究,并得到了杯内捻度分布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目前国外引进的几种主要型号采煤机的摇臂形星齿轮传动机构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行星传动机构,并建议采用综合性能指标来评价采煤机行星传动机构性能的优劣.在消化国外采煤机设计参数的基础上,综合了三种行星传动齿轮变位系数选取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合理的变位系数选取与其它啮合参数的变化关系,并列表计算了几种引进采煤机行星传动齿轮的主要几何参数.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并条机牵伸机构的优化,以结构参数设计为重点,以主牵伸区握持距为目标函数,采用复合形法,利用FORTRAN优化程序进行优化,以提高纱条的条干均匀度和条干质量,可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热气机工质的一种循环压力改进计算方法,以理论输出功最大为目标建立了一种传动机构即Ericsson机构的尺度综合优化模型,确定了该机构的最佳几何参数.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优化该机构的几何参数、提高热气机的理论输出功率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健美操裁判员评价封闭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同一样本--2005年中国学生活力健美操大赛裁判员,研究开发体育主现评分裁判评价模型,了解两个(参数和非参数)评价模式的特点,探索更有效的比赛裁判员管理的封闭系统.结果表明:非参数统计评价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分布自由,即无需假设从特定方式分布的总体中抽取子样;(2)采用秩检验方法,可以分析数值上并不严格而有等级顺序的资料;(3)计算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4.
普通蜗杆机构磨损后产生的齿侧间隙难以调整,要求调整齿侧间隙则必然使机构的结构复杂化。采用双导程蜗杆机构,可以通过改变双导程蜗杆的轴向位置来达到调整蜗杆机构齿侧间隙的目的。本文指出双导程机构不是两个不同模数的蜗杆机构的简单组合,其实质是一种复合的相对变位蜗杆机构。这种传动的问题应当用蜗杆传动的变位理论去解决。本文指出了传动中啮合区的偏移和计算啮合区的方法。分析了两种齿形角的设计方法以及应用的范围,不同的齿形角会得到不同的啮合特性,这是生产中希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旋翼导纱机构两旋翼协调而连续工作问题,揭示出各主要结构参数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确定旋翼最大工作半径的计算式。通过对旋翼导纱机构导纱运动的分析,提出了导纱板工作曲线形状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6.
转杯纺自由纱段形态对其捻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自由纱段的运动及受力分析,对自由纱段形态以及纺纱工艺参数对自由纱段捻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因自由纱段在杯内成弯曲形状,从而使得自由纱段捻度自假捻盘入口处向剥离点处不断减少,真至剥离点处纱条捻度甚至降到只有设计捻度的40%-80%。为了保证凝聚槽内一定的捻度传递长度,则须适当提高设计捻度,这就揭示了转杯纱设计捻度高于环锭纱的一个主要原因。高速细支时的剥离点纱条捻度相对于低速粗支而言要高,说明只要一些纺纱工艺参数如转杯直径、转杯速度、假捻盘规格等配合得当,转杯纺也可高速稳定地纺制细支纱。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形理论方法计算出了贵州毕节喀斯特区各植被覆盖度的分维值、稳定性指数等,并结合该区的地质地貌特点和不同的坡度级别来分析对应背景条件下植被覆盖度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所表明:(1)自然景观较人为景观中的分维数大,显示了相对较为复杂的镶嵌结构,但同时也显示了较高的稳定性;(2)在喀斯特地区人为景观则显得较为复杂,在非喀斯特区,农田覆盖植被景观镶嵌结构较复杂;(3)从喀斯特、半喀斯特到非喀斯特,自然景观镶嵌结构越来越复杂且越来越不稳定,人为景观在喀斯特地区显得较为复杂;(4)随着坡度的逐渐增大,农田覆盖植被的分维值也越来越大,图斑镶嵌结构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18.
机织间隔织物的厚度由柱纱的高度决定.为了确定影响柱纱高度的因素,从几何结构角度出发,定义了影响机织间隔织物柱纱形态的5个结构参数,并建立了结构参数间的几何关系.通过将柱纱高度计算值同实测值的比较,发现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得较好,证明所建立的柱纱结构参数间几何关系能够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择FA601A型机纺纱器的输送管道为研究对象,设计五个新输送管道,通过纺纱对比试验,根据各方案成纱的“乌氏”质量指标及成纱结构质量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比较科学地得出6号管道的成纱质量最佳,反映在纺58.3 tex的成纱结构中,不规则纤维占54.0%,打卷纤维只占10%。其主要原因是6号管道符合以下设计原则:(1)提高输送管道进口段气流速度,使纤维脱离锯齿的过程中,增强头端弯钩的伸直度,同时有利于纤维的轴向流动;(2)减少输送管道出口气流方向与滑移面交点切线的夹角,可减少不规则纤维;(3)减少输送管道剥离区空间,可减弱该区涡流的产生,从而改善纤维形态。由此可见,输送管道结构对成纱质量有显著影响,而纤维形态是影响成纱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低频情况下,可以使用经典传输线方程来计算传输线沿线及其负载上的电压和电流,由于采用了准TEM模近似,经典传输线方程在处理更高频情况下的传输线问题时就不再适用了.基于麦克斯韦方程和电磁散射理论,建立了高频传输线方程,该方程具有和经典传输线方程类似的方程结构,其包含的新分布参数(高频传输线分布参数)与经典传输线理论的分布参数有区别,低频时两种分布参数近似相同,随着频率升高则差异变大.通过分析和仿真算例证实,应用高频传输线分布参数可以得出与全波分析方法一致的计算结果.因此,对于经典传输线理论不再适用的高频情况,高频传输线及其分布参数的研究为其提供了另一种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