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中西方文化在日常交际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礼仪形态。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以及民族主义的差异是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中个人自由和个性张扬的盲目崇拜、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叛逆排斥等原因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的缺失。提高当代大学生礼仪文明素质的对策包括把提高礼仪素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内容、把社交礼仪教育纳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诗书礼乐为主干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或者说礼仪文化,其作用至大至微、至精至深,于个人层面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于社会层面具有纯化风习、氤氲祥和的作用。与之相联系,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礼仪文化的助推与提升。旅游礼仪中的礼是外在得体之"形"与内在仁和之"神"的统一,二者互为表里与相互作用,它们共同彰显与追求的应是一种特有的旅游过程中的"致和"精神。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主顾关系失谐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结为礼仪文化缺席而导致的"违和"现象。因而,弘扬旅游礼仪中的传统仁爱精神与进行恰当的旅游礼仪规范对于解决这些业内乱象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疗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礼”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儒家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传统的礼学研究多局限于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的考察,而对于儒家传统之“礼”的究竟内涵则鲜有明确的阐述。作为规范的“礼”首先表现为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各种礼仪,而这些礼仪经过理性的加工便提升为具有某种普遍意义和价值的伦理规范、道德原则;作为制度的“礼”在相当程度上则是礼仪规范的结构化、刚硬化的结果。而儒家所倡导的礼治就是这样一套规范建构和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礼”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儒家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传统的礼学研究多局限于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的考察,而对于儒家传统之“礼”的究竟内涵则鲜有明确的阐述。作为规范的“礼”首先表现为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各种礼仪,而这些礼仪经过理性的加工便提升为具有某种普遍意义和价值的伦理规范、道德原则;作为制度的“礼”在相当程度上则是礼仪规范的结构化、刚硬化的结果。而儒家所倡导的礼治就是这样一套规范建构和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作者长篇论作《中国古代小说民族传统》的前两部分。文章从中西小说差异研究出发,着重论述了中西方小说起源的不同、描述体制方法的不同,深入探索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传统。中国古代小说由集体创作发展为个人独创,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相互影响和推动,是有别于西方小说的两个特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中国这广袤的大地上,由于经济大潮的升腾,由于改革开放,传统礼仪和输入礼仪相互冲撞、融汇、扬弃,正在逐步形成新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因此,对全民进行崭新的礼仪文化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虽然赵春翔的艺术之果在西方成熟,但艺术土壤却是中国传统文化。青年求学期间导师林风眠倡导"中西结合",启发了赵春翔,因此才促发赵春翔在美国纽约期间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的灵感,"中西结合"也就成为赵春翔毕生追求的目标。赵春翔的绘画打破了中国人的审美限制,用分解的符号把看似冲突的精神语言统一表达在方寸之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广告创意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在我国现代广告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对它的影响是深远的。本文阐述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对现代广告创意产生的重要影响,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广告创意中可以正确地把握中国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从而提高我国广告创作水平,努力实现中国现代广告走向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立人之基在幼儿蒙学教育,幼儿蒙学教育的根本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幼儿蒙学教材是立德之基、育人之本、兴国之道,而全国统一编写的高质量的蒙学教材,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培养和集体礼仪的形成。通过对优秀传统蒙学教材思想内容的检讨和分析,指出其优劣,为今天中国基础教育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张东荪以其宽广的视域、深厚的关怀在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思想成就。具体包括:中西哲学比较是深切了解中国文化的特质,从而保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必要前提;从知识社会学的立场出发提出"多元交互主义"知识论思想,为中西哲学比较之可能奠定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观照中西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中西哲学的根本特点或精神;所有这一切都与作为承担中西哲学比较之主体的哲学家的生命状态的展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应该是文化的复兴,其中哲学会扮演重要角色。陈来先生以其对中西哲学系统深入的了解,立足中国当下实践,建构了"仁学本体论",既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传承,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未来发展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3.
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张东荪以其宽广的视域、深厚的关怀在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思想成就。具体包括:中西哲学比较是深切了解中国文化的特质,从而保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必要前提;从知识社会学的立场出发提出"多元交互主义"知识论思想,为中西哲学比较之可能奠定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观照中西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中西哲学的根本特点或精神;所有这一切都与作为承担中西哲学比较之主体的哲学家的生命状态的展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发生在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内部的"礼仪之争",最初是从文化层面展开的,它表明的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如何相互理解、相互阐释的沟通问题.但随着罗马教廷和康熙皇帝的先后介入,"礼仪之争"成为他们争夺中国教会控制权和受教信徒的工具."礼仪之争"最终导致了康熙晚年的禁教.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礼仪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对于整个国家的人民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传统礼仪文化在整个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国的礼仪文化根植于古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孔子把“道德”和“仁义”的内涵注入传统礼仪文化之中,使外在礼治的强制性走向了内在道德信仰的自觉性。宋明以后的儒家礼仪更加注重内在的自省和自律,所以传统儒家礼仪文化强调个体的道德境界和内在修养。学习传统儒家礼仪文化应注重它的内在道德性,而不只是追求它的外在形式。传统礼仪文化在道德和精神信仰、日常行为规范、家庭和社会秩序重建等方面对当今社会有积极意义,应以理性的态度拒斥形式化、表面化以及满足权力需要的礼仪文化。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国的礼仪文化根植于古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孔子把“道德”和“仁义”的内涵注入传统礼仪文化之中,使外在礼治的强制性走向了内在道德信仰的自觉性。宋明以后的儒家礼仪更加注重内在的自省和自律,所以传统儒家礼仪文化强调个体的道德境界和内在修养。学习传统儒家礼仪文化应注重它的内在道德性,而不只是追求它的外在形式。传统礼仪文化在道德和精神信仰、日常行为规范、家庭和社会秩序重建等方面对当今社会有积极意义,应以理性的态度拒斥形式化、表面化以及满足权力需要的礼仪文化。  相似文献   

18.
礼仪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祭祀礼是礼仪中最重要的制度。社稷礼仪制度的本质是古代农业民族的信仰理想的折射和统治者强化国土观念,是崇本重农观念的仪式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从汉到唐,封禅礼中封玉牒仪逐渐细化,由封玉牒变为封玉牒、封玉册两个步骤。在仪式中,皇帝一直扮演亲自行封的角色,但仪式的执事官却在不断变化着,由汉代太尉、尚书令和太常的组合变成了唐代太尉、中书令和侍中的组合。礼仪事务中执事官身份的变化滞后于其它日常政务运行中官僚体制的变化。因官僚体制变化而产生的行政体系与礼仪体系中职官地位不对称的矛盾,既反映了礼仪体系的调整滞后于行政体系的调整,也是中国帝制时代权力运作的一种协调与制衡。  相似文献   

20.
人际和谐、群体和谐与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终极向往与追求之一;礼仪自古就是实现这些和谐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礼仪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划分民众的等级和社会地位、规范民众行为并对民众实施教化来实现社会的有序和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传统礼仪的价值和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