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7年2月7日,中缅第二次外交国防2+2高级别磋商在中国昆明举行,会议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邵元明与缅甸外交国务部长觉丁、国防军第一特战局局长吞吞南共同主持。在会上,双方积极评价中缅关系的良好发展,一致认为妥善处理缅北问题,保持中缅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对推进新时期中缅全面战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方希望缅甸有关各方切实保持克制,尽快实现缅北地区停火,避免影响中缅  相似文献   

2.
缅甸是中国走向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是中国开发西南内陆落后地区的经济纽带,是中国确保西南边境安全稳定的重要合作伙伴;为了免遭西方国家过于严厉的制裁,解决北部边境地区的民族地方武装问题,实现本国的经济繁荣,缅甸需要中国的帮助,这些是中缅特殊关系的决定因素。美国对缅甸政策的调整、缅甸均衡战略的实施和缅甸对中缅特殊关系的担忧是中缅特殊关系的制约因素。美国与缅甸的关系很难调和,均衡战略的影响是有限的,缅甸的疑虑将逐渐消解,从长远看,这些制约因素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中缅特殊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缅甸不了情     
我是外交战线上的女兵,大半生在缅甸度过,从随员到大使,走了一个全过程。搞外交虽不是我自己的选择,但我很庆幸能有机会为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为中缅“胞波”友情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相似文献   

4.
李晨阳 《世界知识》2011,(24):24-25
11月30日至12月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免林顿对缅甸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这是白1955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访缅之后美国对缅甸的最高级别访问,也标志着美缅两国关系在经历了20多年的敌对之后,终于走向了缓和。希拉里此次访缅有着比较复杂的背景和目的,并将对缅甸正在进行的改革以及中缅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登盛政府上台之后,在缅甸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而且政治改革从一开始便进入"深水区"。缅甸的转型和改革使中缅之间过去一直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表面化了,加之其他大国对缅投入增大,中缅关系受到空前冲击。眼下国内各界对缅甸即将于2015年10月底、11月初举行的大选非常关注,对下届缅甸政府的对华政策取向高度关切。最近缅北果敢地区的冲突导致我公民死伤以及缅甸军机和炮弹多次进入我  相似文献   

6.
<正>为庆祝中缅建交65周年、持续深化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云南大学缅甸研究中心与缅甸外交部下属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于2015年5月5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以"未来几十年的中缅战略伙伴关系"为主题的首届中缅二轨对话。缅方代表团以总统首席政治顾问吴哥哥莱为团长,成员包括总统政治顾问丹隋、经济顾问丁突乌博士、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第一联合秘书钦貌林、总统办公室主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1月17?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缅甸进行了一次短暂但很重要的"点穴式"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2020年的首次出访,也是中国国家主席近20年后再次访问缅甸,又恰逢中缅建交70周年,因而对中缅关系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特殊意义。从习近平主席访缅期间签署的系列合作协议、两国元首共同启动的纪念中缅建交70周年暨中缅文化旅游年活动、访问结束时发表的中缅两国联合声明内容来看,习近平访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访问,把中缅关系在千年胞波情谊的基础上推进到了新时代,两国关系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升级为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的中缅关系演变似乎让国人大跌眼镜。2011年3月底缅甸军政府移交国家权力给吴登盛领导的巩发党政府,不少人认为这是"换汤不换药",中缅关系不会受影响。但是2011年9月30日,吴登盛宣布在其任期内搁置密松电站,随即莱比塘铜矿等中国在缅甸重大投资项目均受到冲击,"中国丢了缅甸"的论调充斥中国媒体,许多人甚至质问"谁丢了  相似文献   

9.
缅甸总理吴努应我国政府的邀请,最近前来我国访问。这是在我国总理周恩来今年六月间访问缅甸后,中缅两国关系中的又一重要事件。我们表示热烈的诚恳的欢迎。中缅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国和缅甸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
离开缅甸的勃生市已将近三个月了,但访问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还深深留在我们的记忆中。那次我们到缅甸去是为了参加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的第三次会议。承蒙缅甸政府的盛情安排,在以昂季准将为首的缅甸代表团陪同下,我们中国代表团的全体人员在会议期间到勃生市作了一次友好访问。这次访问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当地人民热情拥护中缅友好的强烈情绪,给我们代表团每个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勃生是缅甸的第二大港(仅次于仰光),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  相似文献   

11.
“缅甸问题”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管未来美缅关系如何发展,美国对缅甸各派政治力量的影响都不可低估;缅政府想在短期内彻底解决缅北"民地武"问题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如何妥善应对缅政府与缅北"民地武"的紧张关系以及美国等国阻碍中缅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企图,对我国也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认为中印可在合作竞争中实现共赢,同时认为缅甸对中国“西进”印度洋意义重大。印度视中国为潜在敌手,重视缅甸在其抗衡中国的地缘战略价值。后冷战时期缅甸对中国在缅影响力上升的担忧逐渐加深,力图通过印度来实现力量的均衡。中印缅对彼此的不同认知使三国间的互动难以形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9月30日,缅甸总统登盛宣布在其任期内搁置密松电站项目。密松电站项目涉资36亿美元,是当时中国在缅最大投资项目,也是缅甸计划修建的最大规模水电站。缅方单方面宣布中止此项目,引发了中国投资者、政府和社会舆论等方面的高度关注,甚至有观点认为密松事件是中缅关系的转折性事件。有一种较普遍的看法认为,密松事件后中国对缅投资出现骤降,甚至"撤出缅甸"。事实如何,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从缅方数据看,截至  相似文献   

14.
正刚刚结束不久的缅甸大选虽然有些意外,但民盟获胜的基本格局并不算冷门,现在更令人关注的是缅甸大选后的局势发展。缅甸学者吴丹敏说,"缅甸大选仅仅只是开端,真正艰苦的工作要到新政府就职时才开始"。而在中缅经济合作问题上,同样如此。目前,如何应对缅甸大选可能给中缅经济合作带来的变化,如何规避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成为中缅未来经济合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正>自缅甸民盟政府2016年3月底执政以来,外界对缅国内民众的反应及民盟面临的挑战十分关注。为了深入了解缅甸各界的态度和认识,2016年12月18日至27日,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与缅甸研究院相关人员赴缅甸进行了为期10天的田野调查,行程包括曼德勒、马圭、若开、仰光等多个省份,走访了10余个城市、20余个村寨,以拜访、座谈、随机采访等形式访问了缅甸学者、官员、商人等社会精英以及司机、商贩、保安、码头  相似文献   

16.
正毫无疑问,2017年的中缅关系比以往更加热络,而相比之下美缅关系似乎变得有些"冷淡"。实际上,2017年正好是美缅建交70周年,但在媒体上似乎讨论得不多。1947年9月18日,在缅甸还没有正式获得独立之前,美国就与缅甸建立了大使级别的外交关系。在过去70年间,两国关系经历了不少起伏,外交关系也曾一度从大使级降至代办级别。在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的背景下,两国开始积极接触,重  相似文献   

17.
李晨阳 《世界知识》2014,(15):73-73
<正>目前中国国内对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存在较大分歧,有学者认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针对中国的,近年来中日在钓鱼岛、中国和菲律宾与越南在南海争端的升级都弥漫着美国的影子。另有学者认为,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远非"遏制"那么简单,美国也无法像冷战期间对苏联那样来遏制中国。笔者试图通过美对缅关系来分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美国在缅甸有多少的经济和安全利益?缅甸虽然是一个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缅甸政治转型之后,一方面实行大国平衡外交,适当拉开与中国的距离,摆脱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依赖;另一方面,又自认为缅甸对中国太重要了,甚至认为没有缅甸的支持和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都无法实施。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首先,缅甸的地理位置确实重要。缅甸位于东南亚、南亚的交汇处,是中国从陆路进入印度洋的最捷径。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  相似文献   

19.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20,(3):6-7
习近平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1月17日至18日,应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温敏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分别同缅甸总统温敏、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会谈,会见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两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中缅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见证签署达成29项各领域合作文件,双方还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共和国联合声明》。  相似文献   

20.
<正>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间友好感情的深厚程度是中缅关系能否经受住风云变幻的关键指标。缅甸正在经历民主转型,尽管中缅高层互动频繁,但双边关系的一大问题是两国民间误解和不满有所增长,加之某些媒体和网络言论的渲染,对双边关系造成损害。两国有识之士正积极行动,加强民间往来,引导两国大众对彼此形成积极认知,为中缅关系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忧在何处?当前,两国民间交流的规模、层次、广度与深度等,与中缅关系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