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魏劲英  由庆华 《科技资讯》2010,(23):221-222
利用烧杯混凝试验对聚丙烯酰胺助凝效果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其对于强化混凝的作用,确定了药剂投加量、投加点以及水力条件,为生产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江 《山东科学》1996,9(2):43-45
本文研究了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反应动力学,得出聚合速率方程式为RP-KP(AIBA)^0.5(AM),测定了聚合表现活化能,并研究了聚合条件对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利用该引发-聚合体系,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上千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3.
采用新复合引发体系,在反相微乳液中合成出相对分子量较高且性能优良的聚丙烯酰胺。合成聚丙烯酰胺的正交实验方案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及引发剂比值是影响产物分子量的主要因素;最佳聚合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40℃,氧化还原剂/偶氮引发剂为1/4,pH为9.00。引发剂浓度为0.3%,单体浓度为20%。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聚丙烯酰胺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丙酮/水为溶剂,采用紫外光(UV)引发丙烯酰胺(AM)沉淀聚合,考察了聚合反应的特征以及溶剂、初始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表面入射光强、液层厚度等参数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引发丙烯酰胺沉淀聚合过程中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分子量都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光照80min时,单体转化率可达90%以上。所得聚合物分子量为105~106,提高单体浓度可使聚合物分子量增加,增加引发剂浓度和提高光强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液层厚度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影响不大。所得聚合物粒子粒径约为200~300nm左右,粒径分布较为均匀,溶剂组成对聚合物粒子相貌影响较大,增加水含量可使粒子粒经变大但分散性变差。  相似文献   

5.
通过紫外引发聚合技术制备了具有疏水特性的三元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并用于典型环境雌激素雌酮(E1)的分离和去除。由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AODBAC)单体合成三元共聚物(PADA),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分别对聚合物的结构和热分解性能进行表征。FT-IR和~~1H NMR结果表明聚合物成功合成。通过引入疏水性基团(苯基),TG/DSC分析观察到PADA热稳定性能提高。在最佳条件下(p H=7,絮凝剂用量为4.0 mg/L),用高效絮凝剂PADA-3(阳离子度为40%,特性黏度为6.30 d L·g~(-1))得到最佳E1絮凝性能(E1去除率90.1%,絮凝体积18.3μm,絮凝动力学22.69×10~(-4)s~(-1))。Zeta电位和絮体尺寸分析用于探究E1去除的絮凝机理。结果表明,E1去除过程中,电中和、吸附和架桥效应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分散聚合法制备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乙醇-水为混合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作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研究了醇水比、单体浓度、引发剂及分菜往日量对分散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影响,从而制备出较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7.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研究了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基氨基)苯胺)(ACPDA)在65℃引发丙烯酰胺(AAM)聚合的动力学行为,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聚合反应表观活化能,得到了该温度下的聚合速率方程:Rp=K(ACPDA)^0.48(AAM)^1.03,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26.4kJ/mol。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酰胺、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阴离子单体衣康酸、活性单体羟甲基丙烯酰胺、交联单体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和接枝反应制备工艺,制得中等分子量、低粘度的活性两性聚丙烯酰胺(TX-02)。根据国内造纸浆料现状,选用废纸浆料进行应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导2 000~2 500μs/cm的条件下,当TX-02干添加量为浆料的0.9%时,其能提高纸张耐破强度21%,提升浆料的滤水性能33%,增强纸张内结合力36%,填料助留率上升了10%。  相似文献   

9.
为合成一种高效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采用光引发聚合技术,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进行聚合,检测所得聚合产物的性能,探讨光引发利用量、反应单体的配比、单体总浓度等因素对合成体系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聚合产物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沉淀聚合法制备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乙醇和丙酮为混合溶剂合成了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研究结果表明 :丙烯酰胺在乙醇和丙酮中的沉淀聚合反应时间短 ,转化率达 97%.通过调节乙醇和丙酮的质量比和单体浓度可以获得 (2 .0~ 2 4)×1 0 4的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 .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药剂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法初步确定煤泥水沉降絮凝剂和无机凝聚剂合理的用量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絮凝剂和无机凝聚剂两个因素的具体水平;以煤泥水初始沉降速度和上清液透光率为考察指标,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絮凝剂和无机凝聚剂用量配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分子量为1 200万的聚丙烯酰胺(PAM)用量为6.8 g/m3,CaCl2用量为350g/m3时,可以取得很好效果,上清液透光率可达97.70%,初始沉降速度达22.32 cm/min。  相似文献   

12.
难净化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煤泥水难以自然沉降的问题,从煤泥水性质出发,探讨了煤泥水中颗粒凝聚和絮凝机理, 研究出凝聚剂和絮凝剂的最佳药剂量配比及合理的加药顺序, 以加速煤泥水在浓缩机中的沉降,降低溢流浓度,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水凝胶是一类性能优良的新型创伤敷料,它具有高吸收、保湿、易更换等优点.为赋予水凝胶抗菌性能,制备和研究了含有纳米银的羧甲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用硝酸银溶液以柠檬酸三钠为还原剂和海藻酸钠为稳定分散剂制得了纳米银胶体溶液,将不同含量的纳米银胶体溶液加至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和氧化海藻酸钠水溶液的混合液中,制备了含有纳米银的水凝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透射电镜、抗菌和细胞毒性实验对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硝酸银被还原成纳米银,纳米银颗粒的粒径约为20 nm.当水凝胶中纳米银浓度为16.67μg/m L时,水凝胶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水凝胶对细胞毒性很低.故所制备的抗菌水凝胶有望用于创伤敷料.  相似文献   

14.
铁法矿务局煤泥水过滤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得出,铁法矿务局煤泥水不经加药处理,污泥比阻r=316×1011cm/g,该值太大,属于极难过滤污泥·经过加药处理后,r=0057×1011cm/g,该值变小,可以采用机械脱水设备进行脱水·  相似文献   

15.
PAM与电石渣联用治理煤泥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煤泥水性质的测定,推断出煤泥水的胶粒结构为:{[SiO2]m.nSiO2-3,2(n-x)H+}2x-和{[Al(OH)3]m.nAlO-2,(n-x)H+}x-.通过对各种降低ζ电位混凝剂的测试,得出电石渣是最理想的混凝剂.确定了PAM与电石渣联用治理煤泥水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微乳液的结构及其研究方法,探讨了影响微乳液结构的因素,介绍了微乳液在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共聚合方面的应用,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超支化缔合聚合物的制备及驱油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用聚合物的分子主链是线性结构,其耐温抗盐及抗剪切性能不理想,开展了新型聚合物的制备及
性能研究。制备了超支化水溶性缔合聚合物(HPAPAM),结构经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证实。
HPAPAM 在极稀释浓度区,分子内缔合明显,表观黏度低,随着浓度的增加,分子内缔合逐步转为分子间缔合,增黏性
能提高。与一般缔合聚合物相比,HPAPAM 在吴茵搅拌器(5 档,67 s−1)剪切1 min 后的黏度最终恢复率达95%;受大
分子的超支化效应的影响,HPAPAM 在整个剪切速率范围内表现出幂律流体性质。超支化的分子结构增强分子间的
缔合能力,在总矿化度62 000 mg/L,75,80 ?C条件下老化60 d 的黏度保留率分别为89% 和60%。岩芯驱替实验表明
水驱至含水率98% 后,与原油黏度相当的0.5 PV 聚合物段塞及后续水驱提高17.5% 的原油采收率。研究为油田用新
型聚合物提供了新的认识和选择。  相似文献   

18.
磁性纳米粒子制备及其在印染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聚合物包覆Fe3O4磁性纳米粒子作为超导磁分离污水处理工艺中的磁种,扩大超导磁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范围。常温条件下合成Fe3O4磁性纳米粒子,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性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磁性纳米粒子直径在6~10nm,表面被含有羧基的聚合物分子链包覆,且在常温下磁性纳米粒子显示超顺磁性。随后以印染厂污水为对象,检验磁性纳米粒子对污水处理的能力。本研究主要比较污水处理前后的浊度和化学需氧量(COD值),结果显示聚合物包裹Fe3O4磁性纳米粒子可有效去除印染厂废水中的污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二过碘酸合铜(Ⅲ)络离子(简称Cu(Ⅲ))为引发剂,聚丙烯酰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聚丙烯酰胺上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具有一定接枝效率和接枝百分比的接枝共聚物。测定了各种反应条件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并对引发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