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乒乓球TT10级男单决赛是两位横拍运动员连浩和葛杨的对决,在本次比赛中,结果连浩以3∶0战胜了葛杨.笔者依据三段统计法将连浩和葛杨的本次比赛按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进行得失分统计,并且对所得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出连浩、葛杨在本次比赛中技战术上存在的差距,为其在技战术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会中德乒乓球男团实力微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法、录像观察法、三段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中德乒乓球男子团体决赛的三场比赛进行了统计,从微观上分析和比较了中德两队在三场比赛中。胜局和负局的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技战术运用特点和整体实力水平.力求为今后中国乒乓球队制定更加有效的战术对策和控制训练的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凯 《科技信息》2009,(36):208-208,2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等方法,对第十一届全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半决赛、决赛中郭跃在发抢段、接抢段及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中国乒乓球队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士儒 《科技信息》2013,(19):185-185
25岁的张继科是后起之秀,伦敦奥运会上夺得了奥运会男单的金牌,实现了他人生的大满贯,奥运会的男单决赛是最高级别的比赛,研究张继科在这场比赛的技战术有利于找出张继科优势和不足,为下一步夺得更多的冠军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本研究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三段指标评估法,结果表明,张继科在奥运会的比赛上整体技战术发挥出色,他的发球技术、发球抢攻战术和接发球技术是取得胜利的关键,独特的接发球反手拧拉技术也是取得比赛胜利重要的条件。但相持段在比赛中失误较多,这是以后在训练和比赛中需要加强的地方。王皓在比赛中发抢段和接抢段失分较多,得分率偏低,是其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等方法,对乒乓球拍改用无机胶水后李晓霞的比赛录像数据进行技战术量化统计分析,对无机时代李晓霞的三段技战术指标进行研究,总结出李晓霞在无机时代技战术方面的一些规律和存在问题,为优秀女子乒乓球选手的比赛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皓在第五十届世乒赛中的主要技术诊断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观察法、三段指标法等研究方法,对王皓在第50届世乒赛中1/4、1/2及决赛三场比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通过分析王皓每一分球从发球到发抢再到相持或从接发球到接抢再到相持的使用率及得分率,以及第2板、第3板球的技术应用和效果,找出王皓在技战术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试图能为其将来在技战术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四段指标评估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张本智和在2018年至2020年参加的38场乒乓球比赛的竞技实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张本智和在发抢段和接抢段中的竞技实力较雄厚,抢攻意识积极且竞技水平表现相对稳定,是获取赛场把控权的主要得分技术手段之一;(2)张本智和与对手比赛中,发抢段和接抢段的各项指标与对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在相持I段中,张本智和的得分能力很强,竞技实力相对突出,且敢于积极主动进入相持阶段;但在相持II段中,张本智和获得有效得分的能力很低,技战术发挥起伏明显;(4)张本智和在2019年的比赛中,相持I段的各项指标与对手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持II段的得分率(SR)和技术效益(TE)值与对手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多重比较,张本智和在2018年与2019年之间比赛的技术效益(TE)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得出,张本智和各段综合竞技实力的水平趋势表现为:相持I段(5.81%)>发抢段(3.32%)>接抢段(3.31%)>相持II段(-8....  相似文献   

8.
对2010年土耳其世锦赛中国男子篮球队与世界各国男子篮球队的比赛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在体能训练、抢篮板球的意识、高水平对抗中技战术的应用能力以及年轻运动员的培养等方面的差距,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以使中国男篮在国际大赛中击败更多的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9.
以2012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混双半决赛、决赛的比赛录像为对象,采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对徐晨和马晋及其对手丹麦混双运动员的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和分析,与本次比赛混双决赛中印度尼西亚混双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国这对混双组合有着精湛的技术,尤其是男队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了个人杀球技术,是本次比赛的主要得分技术,但是二人在本次比赛中战术意识不够强烈导致比赛失利.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重剑团体比赛中的反攻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反攻在女子重剑比赛中的重要地位、技战术特点和在比赛中的运用,提出在女子重剑训练中,要在系统掌握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反攻技、战术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王德志 《科技信息》2010,(9):153-15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分析法以及乒乓球技战术三段指标评估法,得出了马龙、许昕在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的得分率及使用率等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录象观察法、三段指标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王皓从2004--2009年参加的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15场77局重要比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以期总结出王路在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比赛中技战术使用的一般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为王皓进一步在世界乒乓球三大赛事中夺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视频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弧快类打法运动员在国际大型比赛中的比赛视频进行组合技术运用统计学研究分析.研究证明,发球后抢拉和抢冲、接发球控制后转为抢拉、搓中转拉冲等组合技术是直板弧快打法中最常用的组合技术.发球后抢拉和抢冲、反手拉转正手拉冲、搓中转拉冲等组合技术在横板弧快打法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张继科31场比赛进行详细统计和记录,对其比赛中发球轮前三板技战术进行研究,研究得到:1~3板技战术在发球轮技战术中产生的失分最多,发球技战术产生得失分最少。从效果看,发球技战术和1~3板技战术使用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5.
50届世乒赛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磊  蔺永琴 《科技信息》2009,(19):104-104
本文对50届世乒赛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采用乒乓球实力评估的三段指标对50届世乒赛男单比赛16名中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了实力评估.以期从中探索新的规律,为中国乒乓球队科学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继续保持我国在世界乒坛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及三段指标评估法,对张继科使用新型塑料乒乓球前后的比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新型塑料乒乓球后,张继科发抢段和接抢段使用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相持段使用率大幅上升,表明使用新球后张继科比赛的重心已经向后转移,今后在相持段的争夺将会更加激烈;使用新球后,张继科发抢段得分率大幅下降,而接抢段和相持段得分率有所提高,说明张继科的发球抢攻得分优势已被明显削弱,而得分将主要集中在接抢段和相持段.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乒乓球三段评估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单决赛选手张继科和王皓的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整理,试图找出两人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两人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总结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和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直拍横打型打法的先进特征,为两人在技战术方面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提供数据支撑,也为乒乓球运动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统计、四段指标评估等研究方法,对日本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平野美宇在2017年世乒赛对丁宁的比赛进行观察和统计,并对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平野美宇对丁宁的比赛中,比赛集中在前四拍的争抢环节,进入相持环节的球概率低;发抢段得分率低,使用率高。在整场比赛中发球不占优势且虽第三拍积极主动,但无谓失误较多;接抢段表现得积极主动,使用率高,但得分率低。尤其是第四拍衔接表现差,无谓失误多;相持环节中的表现优于前四拍的争抢环节。尤其是在相持Ⅰ段,表现最突出。在相持中,平野美宇反手优于正手。  相似文献   

19.
覃健 《科技信息》2013,(8):343-343,345
为探明郭跃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的技战术运用,为以后女子左手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女队优秀运动员郭跃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特点和左手持拍运动员的技战术共性,为乒乓球教练员进行技战术训练和左手持拍运动员的比赛提供借鉴,为乒乓球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及录像分析法,对东北师范大学男子超级联赛队员、辽宁大学大学生男子超级联赛队员、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长春师范学院队、亚泰男子足球俱乐部二线队的部分队员、天津男子曲棍球队运动员、天津男子手球队运动员等45名研究对象的比赛心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场对抗球类项目比赛中,无氧阈以上强度在25%-27%之间。其中高强度与小强度负荷比例较低;比赛中不随机的出现较短的高心率和低心率的时段,在大数时间内比赛心率在10 b/min的范围变化;组织队员比赛心率水平最高达,其次是后卫队员防守队员和进攻队员;比赛中虽然是存在高心率的时段,但在大数时间内比赛负荷强度没有大幅度的起伏变化;同场对抗球类项目比赛中高比赛心率时的技战术行为主要体现在运球、突破、射门、进攻跑动与防守跑动等技战术。比赛中高心率的技战术行为依次为高速度与高对抗下的技战术行为、高速度下的技战术行为、中速度下高对抗的技战术行为。速度是产生高比赛心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