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以广东省21个地市作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人均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高低的指标,运用灰色预测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及空间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广东省2000-2012年及2017年旅游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广东省各地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依赖性),且这种依赖性程度在不断加强,说明广东省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总体空间差异较小,并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2)广东省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相对稳定,空间差异变化不大,珠三角地区形成了较稳定的高值(HH)集聚区域,而粤东、粤西地区则形成了稳定的低值(LL)集聚区域;(3)广东省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局域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在时空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HH型聚集中心、LH型聚集中心和LL型聚集中心;(4)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条件.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省21个地市作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人均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指标,运用灰色预测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及空间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广东省2000-2012及2018年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1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依赖性)特征,经济发展水平高和低的地市分别在空间上集聚;2空间格局相对稳定,空间差异变化不大,整体空间差异先缩小后增大,珠三角地区形成了较稳定的高值(HH)集聚区域,而粤东、粤西地区则形成了稳定的低值(LL)集聚区域;3局域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在时空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HH显著区域——东莞,LL显著区域:梅州、揭阳、潮州;4预测结果显示,广东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较为稳定,但空间差异将进一步增大;5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有经济结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及劳动力资源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基于空间错位理论,探讨广东省21个地市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水平之间的错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大部分地市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现象;根据错位情况,可将广东省21个地市分成正向错位型地市、基本无错位型地市、负向错位型地市三类;并从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区位条件等方面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促进广东省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以2012—2018年百度指数中的网络关注度为依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广东省市域旅游联系的网络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市域旅游联系网络密度不断增大,网络集中度不断下降,网络向均衡化方向发展. (2)广东省四大区域旅游网络联系派系结构不明显,“俱乐部”效应不显著,但在空间上呈现较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点;珠三角地市,特别是广州、深圳市,一直处于核心区,点度中心度高,为多维尺度(MDS)图中的第一梯队,东莞、佛山、惠州、珠海市为第二梯队,其余地市为第三梯队. (3)影响广东省市域旅游网络联系强弱的因素主要有时间距离、空间近邻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及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5.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2):117-122
以2011—2015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方法探讨河南省五大旅游区之间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性以及空间集聚.研究表明:河南省入境旅游虽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地市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呈持续增大的态势;五大旅游区在地带间差异和地带内差异上也呈现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区域差异明显;此外河南省入境旅游向热点旅游地集聚的态势较为显著,五大旅游区分离系数减小,核心城市旅游区聚集态势显著,空间集聚增强,而且洛阳市、郑州市、焦作市、开封市等地成为入境旅游经济的增长极.五大旅游区入境旅游经济的差异性主要与当地旅游资源、交通区位和旅游设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分解为中原城市群、豫北、黄淮、豫西豫西南四个区域进行分析,引入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及地理集中指数等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2000-2010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发展迅速,但总体差异依然很大;市际总差异波动较大且明显,具有时段特征;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对市际总差异的贡献总体持平;中原城市群内部差异对市际差异的贡献最为显著,远远高于其他地带;入境旅游空间极化程度高,人文资源导向性明显;入境旅游发达区主要分布在"三点一线"地带,落后地区在四大区域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7.
双核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空间结构形态,通过对2001—2015年辽宁省入境旅游客流及入境旅游业绩的分析,揭示了沈阳-大连构成辽宁省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的"双核",加强双核在区位、旅游资源、经济贸易方面的互补与互动,将有助于推动"双核"成为辽宁省入境旅游发展所依托的高效空间平台.  相似文献   

8.
  基于空间计量分析原理,选取2000-2009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被解释变量,运用普通计量回归模型(OLS)和基于地理加权的空间计量经济回归模型(空间滞后模型,SLM),对广东省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加入了地理权重,空间计量回归模型较普通回归模型能更好地解释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均对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国内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入境旅游弱,且呈不断弱化趋势,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不断加强的趋势;最后就广东省旅游业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军胜  马耀峰  高军 《河南科学》2012,30(5):647-651
运用偏离份额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基于河南1999—2010年入境旅游产业部门数据,分1999—2005年、2005—2010年两个阶段对河南省入境旅游产业结构各部门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入境旅游产业各部门外汇收入与入境旅游总收入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个阶段河南入境旅游产业结构总体竞争力较好,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两阶段产业结构效果指数较低,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各产业部门中,长途交通、住宿与商品销售具有部门整体优势,整体竞争力强;饮食、游览和其他服务等部门竞争力较强;娱乐、邮电通讯、市内交通竞争力最弱.游览、住宿、其他服务、长途交通、商品销售等部门与入境旅游收入关联度强;饮食、邮电通讯、娱乐、市内交通部门与入境旅游收入关联度弱.  相似文献   

10.
基于Theil系数的浙江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各市间入境旅游差异逐渐缩小,变化速度经历了由快变缓再变快的过程,主要是由于浙江省旅游业全方位开放局面的形成和旅游产品的逐步增多,再加上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全省各市都普遍重视人境旅游的发展,入境旅游在全省各市得到相对均衡的发展.从计算结果来看,地带间差异大于地带内差异,地带内差异主要由北部地区内差异构成.这与杭州为首的北部城市发展较早、持续较长密切相关,从而奠定浙江省入境旅游区域发展的基本格局.从演变阶段来看,1991年-1995年:浙江省入境旅游差异比较高,但差异呈现由高到低的迅速下降,内部差异下降速度快于区间差异;1996年-1999年:浙江省入境旅游差异平稳缩小,区域内部差异基本不变,下降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区间差异的缩小;2000年-2006年:浙江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下降速度有所加快,主要得力于区内差异的快速下降.入境旅游差异逐渐缩小,表明浙江省入境旅游业确实起到调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入境旅游产业系统的各部门因素与旅游外汇收入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指出今后安徽入境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和发展的重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与GDP之间的经济计量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及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湖南省是否存在"旅游主导"经济,或者"经济带动"旅游业发展,并通过模型检验研究了湖南省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额度。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存在旅游主导经济增长,国内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高于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经济增长对入境旅游业发展有显著影响,但对国内旅游发展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湖北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段,对于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长江经济带湖北段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锡尔指数等方法,对1998年~2016年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和演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虽有小幅减小,但差异仍较大,入境旅游经济差异明显大于国内旅游;2)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均主要来源于地带内差异,东部城市群内部差异是地带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3)旅游吸引物、交通可达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因素影响着长江经济带湖北段的旅游经济区域差异.长江经济带湖北段的旅游业还处于以极化为主的发展阶段,政府应从整体上进行布局和规划,充分利用武汉的发展优势,将宜昌、咸宁、荆州和恩施培育成增长极,发挥“黄金水道”联动东西两大城市群的作用,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和竞争力优势是研究和分析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内容.通过引入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方法,选取广州市2004—2010年相关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分析了广州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广州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整体结构相对合理,且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各个入境旅游客源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据此,对广州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相应结构和竞争力状态下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1998—201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选取GDP、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两个主要指标,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模型,对西安市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1998—2012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平均值达2.0%,且在1998—2002,2003—2007和2008—2012年3个时期内旅游外汇收入与GDP呈显著正相关,对比不同时期的回归模型发现经济增长对入境旅游的依赖性不断增强.最后,就西安市大旅游发展提出强化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城景一体化建设、加大城市旅游营销和完善体制机制保障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3年~2011年山西省各地级市入境游客数据,采用相关的地理分析方法和GIS技术,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入境游客数量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分布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山西省各地级市入境游客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各地级市游客流波动性不一致,变化率不稳定;各地级市入境游客的空间集聚性逐年下降,分布越来越散,入境旅游差异逐渐缩小;入境游客空间分布由"两中心结构"向"一核两带南北辐射式"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基于DSR模型构建入境旅游指标体系,以新疆2003-2017年入境旅游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其时序特征与系统间的作用关系,辨识未来新疆入境旅游的发展重点.结果显示:(1)2003-2017年新疆入境旅游流驱动、状态、响应系统及DSR模型综合评价指数变化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跳跃式上升,响应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