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对氯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两步缩舍反应合成了有机荧光染料1,3-二苯基-5-(4-氯苯基)-2-吡唑啉,对氯苯甲醛溶于无水乙醇,在NaOH催化下与苯乙酮缩合,生成苯基-(4-氯苯)乙烯酮(1),n(对-氯苯甲醛)(Ⅰ):n(苯乙酮)=0.75:1,产率70%.将(Ⅰ)和苯肼溶于乙二醇独乙醇中,在室温下反应3h,环化缩合为最终产物1,3-二苯基-5-(4-氯苯基)-2-吡唑啉(Ⅱ),产率80%,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及荧光光谱证实。  相似文献   

2.
以化合物(3,5-二(9H-咔唑-9-基)苯基)(对甲苯基)甲酮为反应物,通过McMurry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四苯基乙烯-咔唑共轭结构的化合物—1,2-二(3,5-二(9H-咔唑-9-基)苯基)-1,2-二-对-芳基乙烯(BDCPDT)。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和质谱等方法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法研究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和轨道分布;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征了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是以四苯基乙烯为核心,咔唑为外围基团的螺旋桨状结构,并且具有良好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能,它的固体荧光发射波长为428nm,是一种蓝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1-(4-溴苯基)-5-苯基-2,4-戊二烯-1-酮(BPDDO),通过测试发现BPDDO具有良好的SHG响应和较好的透光性。优化了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透光性之比.通过从头算的方法研究了分子的β值,得知分子母体1,5-二苯基.2,4.戊二烯-1酮中较大的共轭链导致了较大的分子的β值,而羰基切断了共轭链,可以有效的优化材料的透光性。  相似文献   

4.
以咔唑为起始原料,经Ullmann反应、溴化反应、Miyaura反应和Suzuki反应合成了 9-[1,1'-联苯]-3-基-3-(9,9'-螺二[9H-芴]-3-基)-9H-咔唑,重点研究了不同的溶剂、碱和催化剂对Suzuki反应中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二氯二叔丁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磷钯(...  相似文献   

5.
《吉林工学院学报》2005,26(4):I0001-I0006
第一期PP/EPDM-g-GMA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李海东,程凤梅,罗靖,等(1)1-(9-菲基)-1-苯基乙烯的合成与表征………………………………………………………张巍巍,李东风,牟莉(5)以1,4-二碘丁烷为中间体双螺环螺恶嗪的合成与表征………………………………杨志范,安晶,杨宇明,等(8)NDC与EG酯交换反应工艺优化………………………………………………………乔迁,刘桂云,赵亚娟,等(11)磺化马来酸酐-丙稀酸共聚物型阻垢剂的合成………………………………………………丁春黎,范莉莉,佟岩(16)聚2,6萘二甲酸乙二…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和4臂聚乙二醇引发己酸内酯开环聚合制得线型和星型聚乙二醇-聚己酸内酯(PEG-PCL)两亲嵌段共聚物。IR1、H-NMR和GPC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共聚物具有预期的结构。该PEG-PCL两亲嵌段共聚物中PEG组分具有结晶性。共聚物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聚集体,聚集体的水合直径小于50 nm。高浓度共聚物在水性介质中会发生凝胶-溶胶转变,在凝胶-溶胶转变温度以下,共聚物形成凝胶网状结构。共聚物中PEG组分的结晶性、在水相中生成的聚集体的水合直径以及凝胶-溶胶转变行为均与聚合物的组成以及分子形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有机氨钙催化合成乙交酯ε-己内酯AB型嵌段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机配体氨钙为催化剂,采用分段加入聚合单体的方法,先合成具有活性的PCL,然后用PCL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了乙交酯和ε-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形成了一系列乙交酯和ε-己内酯的AB型嵌段共聚物.用核磁、GPC、DSC及黏度法对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研究了嵌段共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和结晶性.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2-氨基-5-(2-苯基-1,2,3-三唑)-1,3,4-噁二唑,该化合物以葡萄糖为原料,经过葡萄糖脎氧化关环得到(2-苯基-1,2,3-三唑)-4-甲醛(c),然后(c)与盐酸氨基脲反应,得到缩氨基脲,再用溴氧化得目标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经MS1、H NMR和X-ray证实,并测定了其荧光光谱,由于三唑环的引入,形成一个大的共轭体系,其荧光光谱显示发射峰红移.  相似文献   

9.
利用L-天冬氨酸和苯甲醇反应,合成L-天冬氨酸苄酯(BLA),再与三聚光气反应制备N-羧基-L-天冬氨酸-苄酯-环内酸酐(BLA-NCA).以甲氧基聚乙二醇胺(MPEG-NH2)为引发剂,引发NCA开环聚合,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苄酯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利用核磁、红外、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共聚物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磁、红外图谱证明合成所得聚合物均为嵌段结构,调整MPEG-NH2与NCA的投料比合成了三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嵌段共聚物,这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性质的聚合物对药物纳米粒子的稳定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三[(2-二甲基氨基)乙基]胺为配体,α-氯代丙酸乙酯为引发剂,在异丙醇中引发4-乙烯吡啶(4VP)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了端基为氯原子、相对分子质量在1 500~5 610之间的聚4-乙烯吡啶(P4VP-Cl)大分子引发剂.进而使P4VP-Cl引发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进行ATRP反应,得到了P4VP-b-PtBMA嵌段共聚物,其转化率可达60%以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的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嵌段共聚物的结构明确.通过对P4VP-b-PtBMA进行水解,得到了P4VP-b-PMAA双亲性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1.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镧系离子Ln3+(Nd3+,Ho3+,Er3+)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酸基吡唑酮-5(HPMBP)和2,2'-联吡啶(Dipy)在乙醇-水溶液中配合物的组成和超灵敏跃迁.合成了镧、铈、镨、钕、钐、铕与HPMBP和Diyy的三元配合物;考察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热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12.
文中报道了一种抗滴虫药物1-(2-乙基磺酰基乙基)-2-甲基-5-硝基咪唑[即替硝唑,(1)]的简便合成方法。该方法以2-甲基-5-硝基味唑(5)为原料,(5)与β-羟基乙基乙硫醚(4)在酸催化下缩合生成1-(2-乙硫基乙基)-2-甲基-5-硝基味唑(6),过量的2-甲基-5-硝基咪唑可回收利用,(6)经过氧化氢氧化生成替硝唑。  相似文献   

13.
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4种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衍生物的荧光性质及互变异构体对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的取代基对荧光性质的影响,得出吸电子取代基使荧光量子产率减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1-(4-安替吡啉基)-3-(4-溴苯基)-三氮烯的合成及其性质初步研究和纯化方法。实验表明,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2,9 -二(2-咪唑并[4,5 - f]邻菲咯啉) 邻菲咯啉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邻菲咯啉和2,9-二甲基邻菲洛啉为原料,合成了新的桥联配体2,9-二(2-咪唑并[4,5-f]邻菲咯啉)邻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热分析、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等方法,对该配体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16.
油气藏成藏时间的确定一直是石油地质研究领域的难点。该文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龄及温度-时间热史模拟技术探索了如何精确限定油气藏的成藏时间。从渤海蓬莱9-1潜山花岗岩储层裂缝带和基岩带分别获取2件磷灰石样品,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长度、年龄和径迹分布,利用 AFT Solve 软件模拟获得了它们的温度-时间热史轨迹。2件样品相似的温度-时间热史轨迹表明,在3.8~2.6 Ma B.P.期间,由于受石油流体充注的影响,样品发生异常热扰动和温度突变,在3.2 Ma B.P.时期受扰动的温度达到最大。根据受异常热扰动的起始时间,确定蓬莱9-1潜山花岗岩石油充注时间为3.8~2.6 Ma B.P.,油气藏的主成藏期为3.2 Ma B.P.。  相似文献   

17.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RHF/6-31G(d,p)水平上,对1,3-二苯基-5-(9-菲基)-2-吡唑啉(TAP)分子进行了理论计算,优化得到了它们的平衡几何构型,并计算了它们的谐振动频率.系统分析了前线分子轨道特征,并探索了电子跃迁机理.用ZINDO/CI方法计算了它们的电子光谱,得到了由基态到各激发态的垂直跃迁能和相应的振子强度,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8.
3-甲基-1-(2-(1-哌啶基)苯基)丁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2-氯苯腈和2-氟苯甲醛为原料, 采用两种路线合成3-甲基-1-(2-(1-哌啶基)苯基)丁胺, 总收率分别为42%和31%. 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经质谱、 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显色剂5-(4-磺基-1-萘偶氮)-8-羟基喹啉离解常数,并研究了该显色剂与Yb的络合情况.结果表明:在pH为2-12之间,该显色剂共有三种存在形式:H2L(NH+)、HL-、L2-,它的离解常数为Ka1=1.61×10-5,Ka2=4.10×10-9.在pH=9.60附近,该显色剂可与Yb3+形成3:1、2:1、1:1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的注射液的HPLC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注射液的反复冻融影响因素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浓度的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样品,其拟合峰面积与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浓度呈良好线性。在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线性范围内计算反复冻融后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的含量,结果显示冻融前后其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注射液反复冻融后含量及有关检验指标无明显变化,表明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 4,-三氮唑-1-)乙酰胺注射液在反复冻融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