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优化静电加速器需要对其束流光路进行精确计算,现有束流输运程序不能对束流经过某些复杂结构极面的电磁元件进行模拟。该文比较了不同输运程序,扩展了通常仅用于模拟离子源引出的Igun程序,对束流经过静电透镜进行了计算。根据Poisson/Superfish、Parmela程序的特点,对特殊的静电元件,用前者计算电场,再导入Parmela程序进行整个光路的模拟计算。该方法可以计算束流经过复杂极面的电磁元件作用后的传输特性。实例计算表明,靶点束斑直径约为1cm,与实际测量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复合聚焦——偏转系统的渐进象差概念,并推导了复合静电聚焦——偏转系统的一级渐进色差和三级渐近几何象差的公式.这些渐进象差系数均可表为物距X_0或放大率的倒数m 的多项式的形式,便于研究计算任意物象位置时的象差和设计计算带有多个聚焦——偏转器的静电电子和离子束探针系统.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动态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在多跨的混凝土连续梁桥成桥以后的动态性能测试中 ,使用各单跨分批检测的方法 ,以少量的传感器完成多跨连续梁的大量测点样本的采集工作 ,测出结构的自振频率及相应的振型。并以一实桥为例 ,应用连续梁结构分析方法 ,求得桥梁的振动理论值。检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误差甚小 ,说明该方法具有实际的使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考虑了强流离子束自身空间电荷效应和束流初始特征(束流发射度)的情况下,本文给出了强流离子束在电磁场中运动的束包络方程.同时也给出了强流离子束分别在静电场、静磁场和自由空间(即等位空间)中运动的束包络方程.  相似文献   

5.
根据石龟山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中采用的悬臂拼装法和移动模架逐孔浇筑施工法的实践,研讨了这两种方法在连续梁中施工时的工程实效及特点.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施工方法选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为简便估算恒载作用下钢-混凝土混合梁变截面连续梁合理钢箱梁长度,基于现有三弯矩方程推导了适用于变截面连续梁的改进三弯矩方程,建立了基于改进三弯矩方程的变截面连续梁弯矩简化计算方法,并采用MATLAB软件编制了计算程序。构建了不同跨径的变截面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标准结构,运用改进三弯矩方程分析了恒载作用下不同跨径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关键截面弯矩随钢箱梁段长度变化的规律,建立了主跨跨径150m~300m间钢-混凝土混合变截面连续梁桥钢箱梁段合理长度预估公式。不同跨径的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的墩顶负弯矩和跨中正弯矩均随钢箱梁段长度的增大而减小;主跨跨径150m、200m、250m、300m的变截面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钢箱梁段长度与主跨跨径的比例分别为0.35、0.40、0.40、0.45时,主跨跨中正弯矩减小趋势变缓;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三弯矩方程的变截面连续梁弯矩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偏差小于10%,可便捷且准确地计算恒载下变截面连续梁弯矩;预估公式计算得到的钢箱梁段合理长度与实桥使用的钢箱梁段长度之间的误差在12.5%以内,预估公式具有良好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在桥梁结构施工中,由于施工荷载以及连续梁的自重作用,使得连续梁的某些梁段脱离支座,发生内力重分布,危及结构安全。文章以连续梁的有限元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判断梁与支座脱离的方法,并给出了内力重分布的程序设计方法,可供实际工程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
以京杭运河大桥为例,探讨采用悬臂法施工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中跨底板预应力束对主跨预拱度的影响。采用Midas/Civil程序建立了桥梁的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了主跨跨中底板预应力束张拉前后主跨梁段挠度的变化值,并对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可为同种类型桥梁预拱度曲线图中主跨跨中曲线下挠值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完成4根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受力全过程试验,对支座反力及控制截面弯矩重分布程度进行分析.运用非线性阶段的预应力次弯矩定义,将非线性阶段连续梁总弯矩分解成次弯矩和荷载弯矩.研究加载全过程次弯矩和荷载弯矩的演化规律,提出了对初始次弯矩和弹性荷载弯矩分别调幅的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弯矩调幅公式.采用已有文献中一组试验梁对所提公式的计算精度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无黏结预应力连续梁弯矩重分布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无黏结筋应力的增长以及连续梁各部分割线刚度比值的改变.承载力极限状态下,次弯矩折减系数随中支座综合配筋指数的增大而增大,荷载弯矩调幅系数随其增大而降低.文中弯矩调幅建议公式较已有公式更接近试验结果,可为设计规范中相关条款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附加纵向力的计算模型,对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的线路纵向阻力、固定支座布置位置、跨长、跨数及联数对纵向附加力的影响,并对相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表明,为了降低连续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应采用小阻力扣件以降低线路纵向阻力;若条件允许,连续梁的跨长不宜过大,且固定支座应尽量靠中布置,以降低纵向附加力;连续梁联数对于纵向附加力的影响有一定限度,当联数达到一定数量时,纵向附加力值将趋于恒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预应力体系的混凝土连续梁,因其设计理论成熟、施工方法多样而在高速客运铁路中得到广泛使用。但监理人员在连续梁施工监理过程中,使大量的施工过程设计处于非可控状态,给监理工作的质量控制带来不利影响,也在施工过程中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结合新建武汉至广州时速350Km/h客运专线铁路工程XXJL-1标段湖北省咸宁段陆水特大桥(70+125+70)m连续梁施工实例,总结了需要引起监理人员重视的施工过程设计监控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花土坡特大桥为例,对强风条件下高墩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的抗风措施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在类似条件下的桥梁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厂房钢结构连续吊车梁相比目前普遍采用的单跨简支吊车梁,具有更好的竖向刚度和经济性。但由于连续吊车梁在移动荷载下的内力分析难度较大,工程设计中罕有采用。本次研究采用有限元程序,对两等跨等截面小跨度吊车梁的仿真分析,得出连续吊车梁在中轻级吊车荷载作用下的控制内力和变形挠度,对比单跨简支吊车梁,提出满足工程设计的简单实用的小跨度连续吊车梁内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带板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边主梁协调扭转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带整浇板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中边主梁与次梁之间弯扭分配的变化过程,进行了两个6m×8m带整浇板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试件的边主梁协调扭转试验.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测和实测结果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的边主梁始终处于弯剪扭复合受力状态,其协调扭矩不可忽略,零刚度法不应采用;开裂以后,协调扭矩继续随荷载的增加而增长,这与ACI规范中的塑性设计法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5.
依据单位阶梯函数的性质,通过分析不同载荷下连续梁的弯矩方程特点,用单位阶梯函数建立了梁的弯矩方程,并进一步推导出连续梁挠度的统一方程。该方法求解过程规范,利于编程实现电算化,有助于分析计算连续梁的内力。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裂缝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裂缝的成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的问题也非常多.在将裂缝分类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裂缝的成因,为日后预防箱梁开裂、对开裂箱梁进行维修加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延性系数指标来研究纤维布加固矩形截面混凝土连续梁的弯矩重分布能力,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纤维布加固矩形截面混凝土连续梁的弯矩重分布系数。研究发现,能量法计算的能量比可考虑纤维布加固T形截面混凝土连续梁的实际弯矩重分布能力,可利用弯曲刚度法分析纤维布加固T形截面混凝土连续梁截面弯矩重分布系数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方便地计算支座约束影响下连续组合梁的徐变效应,预估组合梁长期力学性能,基于力法基本原理和混凝土徐变本构方程,分解了连续组合梁截面应力重分布和结构支座约束内力重分布的耦合关系,推导了连续组合梁在支座快速约束和缓慢约束两种情况下的徐变次内力解析公式,并通过理论和数值方法对算例进行分析.计算表明:徐变对支座沉降约束起有利作用,组合梁徐变次弯矩受截面内部应力重分布影响,受重分布系数控制,随组合梁截面混凝土与钢梁的刚度比变化,内部应力和外部内力相互影响,且与徐变系数和老化系数相关.采用该方法可较方便地计算连续组合梁在支座约束变化下的内力,公式推导建立在清晰的力学基础上,计算结果能较有效地反映组合梁力学特征,是对组合梁长期力学性能计算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葙梁裂缝的成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的问题也非常多。在将裂缝分类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裂缝的成因,为日后预防箱梁开裂、对开裂箱梁进行维修加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分束并行管道得到足够束流流强,首先对光阑分柬孔径处柬流流强进行理论计算,得出光阑孔径参数与束流流强之间函数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对理论计算进行了模拟验证,并考察了不同分柬孔径下柬流发射度的变化;最后对整条柬流线结构布局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各光学元件参数。计算结果准确可信,能够满足核物理实验终端用户对柬流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