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色龙》一课一直都是作为优秀的外国文学名篇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这篇小说故事生动,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态度的五次变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教师在教学本课时都分析得非常精彩,但遗憾的是大多忽略了文中的一个细节,那就是小说结尾的一句话:“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板块上,马原写下了亮丽的一笔。这主要不是依赖他作品的内容,更多的则是他那恶作剧般小说叙述的“陌生化”形式。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有意识地创作了“活页小说”,形成类似“元小说”的效果。但马原最终被读者抛弃与他最初被读者接受一样,都是因为“形式”,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这篇小说我读了四遍。读第一遍时,我要求自己尽量不带任何想法,以免先入为主,也避免作任何分析,只追求直观的“第一感”。读完第一遍,我只模模糊糊地觉得,这篇小说与萧红的《呼兰河传》有相似之处,但又明显感到不同。二者究竟有什么相似与不同?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遍,结果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小说开头写后花园那部分,采用儿童视角,可以看作是《呼兰河传》的延续,孤立地看,写得很精彩,甚至是得心应手,但并没有比《呼兰河传》提供更新的东西,而且在整篇小说里也只占很小的篇幅:显然这部分不是这篇小说的主要追求。于是对作者跳…  相似文献   

4.
幼儿的创造力是指幼儿能发明或首先做出新的事物。有位心理学家曾拿了一张画了一个圆圈的白纸,到幼儿园去问那里的孩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孩子们看了后讲了一大堆答案:“这是球,这是鸡蛋,这是嘴巴,鼻孔……”他到了小学后也提出同样问题,小学生规规矩矩地举手回答:“这是零,是拼音字母O”。到大学里,大学生回答:“这是封闭曲线”。这事例实在地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幼年期孩子往往不受时间、空间关系的束缚,不顾客观情理限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照应是文章结局的基本环节。照应指的是,前面提到的事,后面要有交代;后面说到的问题,前面要埋下伏笔。 文章的前后照应,能丰富内容,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使行文前后得到补充,意思更臻完整,线索更见清楚,脉络更为分明。 照应是作者巧设的。怎样巧设照应?常见的有三种方法:开头和结尾照应,文章和标题照应,围绕一个问题或论点,前后多处照应。 开头和结尾照应 《一件小事》(初中语文第三册)的第二自然段写道:“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成至今忘记不得。”这里对“一件小事”的“忘记不得”,是同第一自然段对“国家大事”的“不留什么痕迹”对比而出现的。末尾一段,又以“文治武力”、“子曰诗曰”的“背不上半句”,有对比地引出“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这是开头和结尾和照应。  相似文献   

6.
话本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种文学样式,从文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很多。从修辞史的角度切入,专就话本小说“题目”的形式进行定量统计与计算分析,这对揭示话本小说在“题目”这一修辞“标的”方面的具体情况及其历史演进的基本轨迹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孝南话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孝南话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认为孝南话的“我、你”存在入声变读,“我、你、他”除加“们”表复数外,还可以加“者[.tso]”表复数。口语中,孝南话用“乜1nie°、乜2nie°”分别表示近指和远指,它们与孝南话的提示语“乜nie°有渊源关系。由此文章指出,北京话的“这”和“那”也来源于提示语。  相似文献   

8.
附耳细说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畜类,心和人是一档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相似文献   

9.
有位教微生物的老师曾这样劝诱学生们:“把课本当成小说看就不枯燥了!”不过单拿自然科学来说,即便再有趣、再奇妙的科目,想想那一大堆的概念、定理和公式,还有刻板教条的文字,也很难把它们看成小说。  相似文献   

10.
试论"乡土小说"向"农村小说"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前期的“乡土小说”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小说”是有很大区别的。从经济形态之别和基本主题与题材转换,社会关系之别和基本场景与情节转换,价值体系之别和主要人物与主导风格转换这三方面论述“乡土小说”向“农村小说”转换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唐代女鬼恋人类小说的主要成就在于:首次塑造出平凡中见美的普通女性形象,并且开拓出许多新题材:如女鬼复仇,女鬼恋家恋子类等,这无疑是唐人小说演进中最值得注意的成就之一:开始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题材,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出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也是“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又一个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2.
由于微型小说写事不能秩序渐进,大起大落;情节不能有头有尾,丰富多变,所以,它的含蓄之处不仅仅只局限在主题方面,而且还应体现在结构上。如果说,微型小说的主题含蓄技巧能够用“深文隐蔚,余味曲包”①这几个字来形容的话,那么,它的结构含蓄技巧则可以用“虚实相生,隐显得当”这八个字来概括。方薰《山静居画论》卷上有云:“古文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蒋和《学画杂论·章法》曰:“曾伦玉版十三章法之妙,其行间空白处,俱觉有味,可以意会,不可言传,与画参会亦…  相似文献   

13.
试论古书校读与名物考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为“名物”“名物”一词在《周礼》一书中多次出现、有时是指名号物色:“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①有时是指名称和物产:“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握之名物。”②我们认为,名物的最初意义还是指的名号物色。“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③许慎所释“物”的字源义,其实是它的后起义。在先秦,“物”一度被用来称一种旗帜,是土大类这一等级的标志、④物从勿得声,匆本身就是一个象形字,象三条缨络的彩旗。这种旗帜是用不同颜色的绢帛拼凑起来的,故其色驳杂。后衍生了物字,就可…  相似文献   

14.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6):4-4
我国许多地方都流传着这样的民间谚语:“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温水刷牙,牙齿喜欢”;“热水洗脚,如吃补药”。这些谚语都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尤其在冬季,更不要忽视像洗脸、刷牙这样的日常小事。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名著《祝福》自从发表以来,特别是选入中学语文作教材之后,研究这篇名著的文章,真是年年皆有,从未间断。而其中不少的论著,都集中于研究《祝福》的记叙手法。他们认定:“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里并不把这个结局(指“备受人世种种折磨的祥林嫂,终于在人们的祝福声中默默地结束了悲剧的一生”这件事——笔者注)写在情节发展的结尾处,而是别出心裁地把它安排在小说的开头,从全篇来讲,用的是  相似文献   

16.
车耳 《世界知识》2013,(23):52-53
慈悲,从佛教层面讲就是恻隐怜悯之心。“慈”指的是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指的是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之要,全生为重”。进一步讲,慈悲心是形容人心肠善良态度慈和之意,俗话讲就是心肠好。慈悲的近义词有和善、慈爱、体恤和宽容,它的反义词则是冷酷和残忍。慈悲和同情不完全划等号,其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因为恐惧而怜悯是同情,因为爱而怜悯是慈悲。  相似文献   

17.
从生命本能到价值追求:哈代的女性形象──“性格和环境小说”研究之五朱宝荣在“性格和环境小说”中,与男性角色相比,女性形象格外显得鲜明、生动,而且多数写来招人怜、惹人爱。这大概是每位读者都会得出的最初阅读印象。实际上,英国另一位大作家伍尔夫早就这样评论...  相似文献   

18.
丁玲早期小说的艺术技巧许华斌我们这里所说的丁玲“早期小说”,是指她从1927年冬《梦珂》问世至1929年夏《野草》的发表这段时间所创作的14篇短篇小说。这14个短篇,分别收入《在黑暗中》、《自杀日记》和《一个女人》三本短篇集。在我们研读这三本短篇集里...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中,指示代词“这”、“那”都可以指代下文所要叙述的内容,其下指用法不仅可以出现在句子内部,也大量出现在篇章之中。这种用法具有特定的语用价值:在读者心中营造一种悬念或期盼的心理,从而激发读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在对待通俗小说“有诗为证”这一文学传统时,批判与肯定并存.就批判而言,从明代至清中后期,批判核心在于两点:一是诗词质量低下;二是诗词与小说情节的关系不够密切.清末以后,批判点主要集中在程式化的创作方法、引诗炫才这两方面.就肯定“引诗为证”而言,从通俗小说的自身特点、诗词的源头、价值等肯定诗词对小说情节设置的作用、对小说文体形成的作用、对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等方面做了贡献.随着研究的深入、小说观念的转变,“有诗为证”这一文体特征与文学现象逐渐为人所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