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二级Mφller-Plesset微扰理论MF2/cc—pVTZ电子相关校正水平,对CFCl3和03分子间可能存在的复合物进行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得到2种稳定的几何结构A和B,用MP2/aug-cc—pVTZ方法计算出其结合能△E^CP分别为-2.39kcal·mol^-1和-2.29kcal·mol^-1,LM...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变分过渡态理论研究了水或甲酸的催化作用下羟基自由基提取甲胺中甲基氢和氨基氢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在MC-QCISD//MP2/6-311++G(d,p)理论水平下计算的势能面表明,水或甲酸催化作用下的过渡态形成了很强的氢键,提取甲基氢反应过渡态的相对能量从裸反应的0.72 kcal·mol~(-1)分别降低到-4.59和-9.78 kcal·mol~(-1);提取氨基氢的反应过渡态相对能量则从裸反应的-0.40 kcal·mol~(-1)分别降低到-2.25和-9.12 kcal·mol~(-1).然而,提取甲基氢的速控步的能垒却从5.93 kcal·mol~(-1)变为5.68和7.30 kcal·mol~(-1);提取氨基氢的能垒则从4.81 kcal·mol~(-1)增加到8.04 kcal·mol~(-1)和7.96 kcal·mol~(-1).但是,动力学计算表明298 K下水或甲酸催化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比裸反应小3或2个数量级,而且考虑水或甲酸催化该反应前驱络合物的浓度后,计算得到的有效速率常数则分别降低6或8个数量级,因此水或甲酸均不能加速大气中甲胺与羟基的提氢反应.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显色剂2-[2’-(5-硝基一吡啶)-偶氮]-1,8一二羟基萘-3,6-二磺酸(简称为5-NO2-PACA)光度法测定微量镍的方法。在pH=11.5的NH3-NH4C1的缓冲介质中Ni^2+与5-N02-PACA在室温下很快形成1:1的蓝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3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0×10^5L·mol^-1·cm^-1,Ni^2+浓度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朗伯一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测定蔬菜(黄瓜、青椒)中微量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用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3-吡唑啉卟吩f-2甲酯(Mf2-5)、3-吡唑啉卟吩f-3甲酯(Mf3-5)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反应.实验表明Mf2—5、Mf3—5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在溶液中二者以物质的量之比1:1牢固结合,25℃时其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Mf2-5=6.14×10^5L·mol^-1,KMf3—5=1.02×10^5L·mol^-1.根据Ft~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了给体(BSA)与受体(Mt2-5、Mf3-5)间距离r和能量转移效率E分别为:rMf2-5=4.48nm,rMf3-5=4.86nm,EMf2-5:0.24,EMf3—5=0.20.并推测了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5.
用流动放电-化学发光技术测定了O(~3p)原子与乙醚和异丙醚总包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关系可表达为k_1=(1.91±0.70)×10~(-11)exp[-(2.14±0.16)kcal·mol~(-1)/RT]·cm~3·molec.~(-1)·s~(-1) [O(~3p) 乙醚] k_2=(3.25±0.80)×10~(-11)exp[-(2.57±0.20)kcal·mol~(-1)/RT]·cm~3·molec.~(-1)·s~(-1) [O(~3p) 异丙醚] 还讨论了醚分子中氧原子对α-位C—H键能及其反应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原子使α位C—H键能减弱而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6.
翁觉  叶冰瑶  丁力  董冬雪 《科技信息》2010,(21):I0044-I0045
合成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噻唑-三氮烯(ABTT).并研究了它与锌的显色反应。在pH11.0的Na284O7-NaOH缓冲溶液中,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锌生成4:1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2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7×10^4L·mol^-1cm^-1。Zn^2+浓度在0-46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工业废水中微量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自然生长的翅果油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翅果油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值出现在11:00和15:00,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2)翅果油树的光补偿点(LCP)为46.1085μmol·m^-2·s^-1,光饱和点(LSP)在1400μmol·m^-2·s^-1左右,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比较高,表明其是典型的阳生植物,对光适应的生态幅度较窄,这可能是其濒危的原因之一;表观量子效率日变化范围在0.0355μmol·mol^-1 -0.0534μmol·mol^-1之间.(3)翅果油树的CO2补偿点为83.1914μmol·m^-1,CO2饱和点在700μmol·mol^-1左右,预测环境CO2浓度的升高对翅果油树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会很小;羧化效率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变化范围为-0.0040μmol·m^-2·s^-1 -0.0298μmol·m^-2·s^-1.  相似文献   

8.
在MP2/6—311++G(3d,3p)电子相关校正水平上,对CH3Cl二聚体可能存在的几何构型进行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发现有三种势能面上极小点的构型。进一步在高级电子相关校正的MP4SDTQ、CCSD(T)/6—311++G(3df,3pd)方法水平上,对其中具有平面环状C2h对称性的总能量最小的构型进行精确计算,得到CH3Cl二聚体的结合能为-8.764KJ/mol。能量分解表明在分子间相互作用中色散与静电相互作用相近,色散与静电作用能分别占总吸引能的41.8%和38.1%。分析了二聚体的谐振频率,并进行了频率归属。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溴酸钾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氧化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溴酸钾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盐酸介质中溴酸钾氧化PAN褪色,最大吸收波长为440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4×10^4L·mol^-1cm^-1,溴酸钾从4mg/L到20mg/L符合比尔定律,试样加标回收率为93%-105%,RSD为2.3%,检出限为1.09mg/L,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10.
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在78—395K温区的摩尔热容.根据实验测定的热容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出热容对温度的多项式方程,得到其相变焓、相变熵分别为34.295kJ·mol^-1、93.009J·K^-1·mol^-1.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式计算了其在80—395K温区每隔5K的热力学函数[HT—H298.15]和[ST-S298.15].此外,用TG—DSC热分析技术进一步考查了该物质在相变区间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纳米TiO2粉末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与BS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荧光猝灭光谱显示纳米TiO2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由stern—Volmer方程求得纳米TiO2表观猝灭常数Kq=3.54×10^12 L·mol^-1·s^-1,荧光猝灭机理符合静态机制,复合物的结合常数为:K=1.40×10^6 L·mol^-1,结合位点数n=1.12。  相似文献   

12.
在紫外光激发下,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和吲哚-3-乙酸(IAA)均能发射荧光,最大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em=291/337nm,λex/em=287/371nm。研究了酸度、光照时间、温度及共存物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建立了多元校正不经分离同时测定NAA和IAA两组分的新方法。NAA和IAA线性范围分别是6.44×10^-8-29×10^-6mol·L^-1,1.94×10^-8-3.88×10^-7mol·L^-1;最低检测限为2.10×10^-8mol·L^-1,1.08×10^-8mol·L^-1。该法对两组分合成样及强化水样均有较好的解析能力,回收率在92%-103%之间。  相似文献   

13.
利用晶体结构数据库中S…O相互作用结构数据,本文选取甲醚与二甲基二硫复合物作为模型,在二级MФller-Plesset微扰理论MP2/aug—cc—pVTZ水平研究含硫蛋白结构中的硫与醚氧的相互作用本质。LMOEDA能量分解分析揭示,静电能、色散能和极化能都是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最后选取合适的模型扣除了氢键的贡献,发现...  相似文献   

14.
用流动微波放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O(~3p)原子与CH_3COCH_3和CH_3COC(CH_3)_3的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3.37±1.00×10~(-12)exp(-7.03±0.22kcal.mol~(-1)/RT) (丙酮 0(~3p),T=373-503K)和k=4.61±2.60×10~(-11)exp(-5.46±0.44kcal·mol~(-1)/RT) (3.3-2甲基-2-丁酮 O(~3p),T=303-503K)并就测定的O(~3p)原子与一系列酮分子反应速率常数进行了讨论,估算了O(~3p)原子与各类C—H键反应速率的Arrhenius参数。发现与羰基相邻的C—H键与O(~3p)反应的活化能要略大于非相邻的同类键反应的活化能。还根据Evans-Polanyi关系式,对这些键的键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GGA/Nr91/DND基组与水平上研究了2-碘代硒苯与苯甲酰胺在CuI催化下的微观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通过频率振动分析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计算结果表明此反应无CuI催化的活化能要比CuI催化高76kJ·mol^-1.说明CuI催化剂可,以较大的降低反应能垒,有利于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16.
理论设计了一类新型的抗氧化剂4,5-dihydroxyisoquinolines(DHIQS),并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在(RO)B3LYP/6—311+G(2d,2p)//B3LYP/6—31G(d)水平上研究了它们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表明,4,5-dihydrDxyisoquinoline(DHIQ)和活泼抗氧化剂1,8-naphthalenediol(DIOL)的活性相当,但是有更高的气态稳定性.对它的一系列对位取代衍生物研究表明。DHIQS比对等被取代的酚1,8-naphthalenediols(DIOLS)O—H键的解离能(O—HEBDE)仅高约2—2.5kCal·mol^-1,但是它们的电离势(EIP)比后者的高约8.9kCal·mol^-1,这意味着DHIQS和DIOLS有相近的反应活性,却比后者的稳定性高许多.因而,DHIQS是一类活性高而又有可以接受的气态稳定性的优良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H2SO4介质中磷钼杂多酸与碱性染料的显色反应.在PVA存在下,磷钼杂多酸与罗丹明B形成离子缔合物,实现水相直接测定微量磷.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580=1.07×10^5L·mol^-1·cm^-1,磷含量在0.5μg/L-320μg/L之间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城市内水系中磷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8%(n=7),加标回收率为99.5%-103.1%.  相似文献   

18.
以3-吡啶-4-苯甲酸(HL)和Co(NO3)2·6H2O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雏链状钴配合物{[Co(L)2(HL)(H2O)]·H2O}n(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其晶体结构,并利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为:a=1.1362(2)nm,b=1.1688(2)nm,c=1.4104(3)nm,α=93.93(3)°,β=104.25(3)°,γ=116.81(3)°,Z=2,V=1.593(3)nm3,Mr=690.56,Dc=1.658/g·cm-3,μ=0.745mm-1,最终偏离因子R1=0.0969,wR2=0.1616。配合物1呈现出一维分子钩双链结构,相邻链间通过O—H…O氢键相互作用组装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9.
1-异丙基-1-氮杂丙炔正离子与二环烯加成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 水平上研究了1-异丙基-1-氮杂丙炔正离子[R-C=N-CH(CH3)2] 与二环[2,2,1]-2-庚烯的反应机理.优化得到各驻点的几何构型,通过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对过渡态进行了确认,解析了反应路径.并用SCRF(PCM)方法在同一水平上对标题物在CH2Cl2溶液中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反应在气相和CH2Cl2溶液中的活化能垒.结果表明,该反应有TS1(△Ea=12.72kJ/mol)和TS2(△Ea=41.97kJ/mol)两条途径,产物主要通过能量较低的过渡态TS1生成.  相似文献   

20.
对CH(X^П)自由基与NH3的反应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分别在B3LYP/6—311 G(d.p),B3LYP/6—311 G(3df,3pd).MP2/6—311 G(d.p)和MP2/6—311 G(3df,3pd)水平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并在QCISD(T)/6—311 G(3df,3pd)水平上计算了各驻点的能量.通过IRC计算确认了过渡态.确定了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