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安忆的<长恨歌>在文化层面上显示出卓绝的功力,具有丰富且深广的内涵.作者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和绵密将城市的历史浓缩在弄堂这个小舞台中,写出了以王琦瑶为代表的小市民在上海弄堂中几十年浮浮沉沉的人生图画,同时作者用独特的叙事艺术将这首<长恨歌>写得委婉曲折,字字句句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闪烁着理性与智慧,直指人的心灵深处,看似有距离的描写,却更真切地写出了生活的原生状态.作者表现了市民意识的复苏、历史感中的怀旧气息并具有独特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2.
对女性个体意识与生命体验的书写是王安忆小说创作的恒定主题。在她的创作中始终以女性视角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女性的命运和前途。自八十年代的"雯雯"、"三恋",再到九十年代的《长恨歌》,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把握既有物质层面的叩问,也有精神层面的自省。其中《长恨歌》更为人们展示了在现代都市下女性真实琐碎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3.
刘红英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444-1446,1489
上海精神是王安忆小说的主题之一,她在不同的时代寓之以不同的形式。《长恨歌》与《天香》以不同的审美方式回溯了上海文化的精神气象,显示了王安忆创作的纵向承续与转型变异。《长恨歌》中的王琦瑶是上海城市精神中优雅精致文化的象征,《天香》则描摹了几代天香园人对刺绣的精湛追求,成就了艺魂诗心的高贵品质。不论是王琦瑶个体式的娇艳姿态,还是天香园人集体式的群芳潜质,都凝结了王安忆对新旧上海文化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4.
运用弗莱的“向后站”理论审视剖析王安忆的《长恨歌》,指出《长恨歌》世俗素材都是对于宗教精神的暗示。这一暗示揭示儒学的现世快乐追求、基督教的灵魂拯救、佛教的人生超脱都无法让人类安身立命,从而引发对宗教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的疑问。  相似文献   

5.
《长恨歌》采用一种纯叙述语言,巧妙地运用比喻,反衬、拟人等手段,表现主人公睹物伤怀、触景生情的性格特征,展示主人公留恋过去、慨叹时光的内心世界,使整部作品充满了缠绵悱恻的情感韵味,洋溢着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的<长恨歌>从内在结构上看是由一个圆和三个三角形组成的命运图形,在王琦瑶曲折回复的人生之圆与自成体系的三段生命中,处处体现了二元对立的美学原则.<长恨歌>的静态叙事将悲剧传奇还原成一种琐细的日常人生,而其语言则在体现全文叙述特色的基础上构建着新的属于弄堂市民的上海历史.  相似文献   

7.
8.
《长恨歌》被视为王安忆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将上海的浮华与优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王安忆独特的历史书写则作为骨架支撑起整部作品。小说将日常生活视作城市历史的主体结构,对其进行感性的历时性呈现;小说以背对历史的姿态对王琦瑶的命运进行了精彩刻画,并将其作为城市命运的同构体而赋予深刻的历史意义;小说将弄堂作为上海的景观结构,通过街巷里弄里的世俗生活再现了城市的历史沧桑。  相似文献   

9.
从上海这个城市的"文化"或者说"气质"入手来描述上海的历史,是王安忆最近两个长篇<长恨歌>与<富萍>的写作主旨所在,也是其在上海谱系的作品中的特色所在.从作品的内在逻辑来看,<富萍>的产生可以看作是王安忆对<长恨歌>第二部文字的充实.  相似文献   

10.
长脚是王安忆在长篇小说《长根歌》中塑造的一个在都市生活中混社会的人物形象,他在社会上扮演多重角色,每天都要以不同的嘴脸在几种社会层面穿梭往返,小说在塑造这一个物形象的时候情节设计有不周全之处,使这一个物形象在整体上给人一种闪烁不定,扑朔迷离的印象,其性格特征也有些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1.
王蓓 《科技信息》2007,(26):36-37
《长恨歌》深入民间世界的一方天地,书写了上海主流历史之外的民间历史。本文从小说的民间立场转型出发,分析作者是如何借助主人公王琦瑶代表性的民间身份来展示上海民间精神的,并进一步探讨其上海民间书写的价值和局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王安忆《长恨歌》中所描述的旧上海的特殊氛围,以及为此而采用的诗意的复制手法。  相似文献   

13.
在《长恨歌》丰富的叙述中,由“小历史”与个体的生命体验、“民间社会”与个体的生命伦理、“日常生活”与个体的生命意义等所构成的生命关学及其叙事伦理尤值得关注,它们使《长恨歌》成为汉语叙事的“典范”和文学史链条上不可替代的“孤本”。  相似文献   

14.
王安忆能够驾驭多种题材,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她仍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来表现上海这同一主题或主体。本文试着从其主要作品《长恨歌》等出发,着重考察了作者作为迁居上海者的丰富人生经历,以及其深厚的上海怀旧情结,并就王安忆作品中对上海的追忆与寻找做了较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5.
《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感伤诗代表作,也是千古传颂的名篇,白居易因此而有“《长恨歌》主”之称。长期以来,学界对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一直存有较大争议。笔者从“情与中国文化”的哲学视野出发,认为《长恨歌》在形式上属于代笔悼亡诗,在主题上则带有明显的追思与怀念性质。  相似文献   

16.
在王安忆三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中,其小说的叙事语言发生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从最初采用描述性的具体化语言到中期阶段创造出一种叙述性的抽象化语言,再到《长恨歌》以后选择了叙述性的具体化语言。语言风格从纯净清新到华丽稠密再到自然素淡,走上了一条返璞归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旧梦的终结--《长恨歌》王琦瑶形象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宁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1):114-115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再现了上海小市民的生活场景。更为重要的是,作者站在当代文化新旧交替的立场上,揭穿了所谓“上海寻梦”的虚假性和无意义,警戒人们从“怀旧”的热情中走出来,去探索真正表现了发展中上海的文化性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海蓉 《龙岩师专学报》2000,18(4):12-15,19
《长恨歌》的主题为人类对美好情感失去的遗憾:爱情的情感和封建士大夫报国情感的失落。针对作品本身,从作品的结构、人物的刻画、诗题与诗的首尾句进行分析。针对作者本人,从其自身的爱情经历、对史实的处理、政治主张和抱负入手,得出主题见解。  相似文献   

19.
《长恨歌》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但是对于这首长诗的主题却一直有很大的争议。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在刚开始创作《长恨歌》时,诗人是按照自己现实主义的主张进行构思的。但是,在创作中,诗人对民间流传的关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进行加工时,不禁被流传的故事所感动,以至于联想到自己的情感经历,不自觉地与原来的创作动机相背离,对李杨的爱情进行了讴歌,对他们不能长相厮守表示了同情。  相似文献   

20.
以“感伤”概括《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感伤美的不能长终,感伤梦的不能永恒;长恨美好存在的毁灭,长恨破坏美的外在力量,从而抒发作者红颜薄命与历史无情的深沉慨叹。而这样一个主题的确立,更适合于这篇长叙事诗伸缩自如,异彩纷呈,变化灵活的歌行体艺术结构。其感伤的内容和对象的情感化、写意化处理形成了巨大的艺术潜势,召唤后世文人对它进行再吸收、再创造、这便是“召唤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