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怡康 《科技信息》2012,(2):476-477
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龙头地位。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消除矿业开发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实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全面发展,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西部矿产资源优势,以及当前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就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周新焱 《科技资讯》2011,(12):49-49
矿产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资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中东部可供开采资源的日益枯竭,伴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寻找西部地区的矿产已经成为重要研究课题,而西部地区地质勘探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 ,其中 45种主要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位 ,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矿产资源危机也日益明显 :矿产资源总量剧减 ,各种急需矿种短缺 ,找矿难度增大 ,找矿理论陈旧 ,矿产综合利用效率低下 ,开发环境成本巨大 ,各种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预计到 2 0 10年 ,我国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将难以保证需求 ,矿产进口量将达 2× 10 8t左右 ,而到那时 ,整个世界同样面临着矿产资源不足的困境。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由于我国具有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因而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行之有效的。为此 ,要正确处理矿产资源问题中的各种矛盾关系 ,坚持“开源与节流”并进的方针 ,不断提高科技水平 ,探寻新理论、新方法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 ,并相应制定各种法规法律。同时 ,还应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翔  陈悦丰  王小平  马培仙 《甘肃科技》2005,21(7):12-15,97
甘肃省为我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其中有10种矿产位居全国前6位,本文主要从甘肃省优势矿产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对策及开发利用战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甘肃科技纵横》2002,31(4):37-38
从我国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看,西部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和矿产原材料资源的接替地.这不仅是因为西部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低,找矿潜力巨大;而且是由于曾支撑我国工业发展半个世纪的东部大部分矿山面临转产关闭、矿业城市亟待转型的局面所决定的.但是在制定西部大开发宏伟计划时,我们不能不冷静回顾和面对新中国走过的51年和世界100余年的矿业发展历史,反省工业文明与环境、生态失衡的经验与教训.西部矿业开发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立足于两个基本点:第一,从全局出发,西部矿产资源必须开发,这是国情;第二,西部生态脆弱必须保护,这是国策.  相似文献   

6.
 矿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齐全且最早开发利用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发现矿产168种,矿床和矿点20多万处,其中探明储量矿产有151种,矿区21276处,许多矿种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7.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矿产资源工作的基本现实矛盾是,一方面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很大,已探明的主要矿产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我国矿产资源找矿潜力巨大,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不高,与矿业开发有关的环境问题突出,对矿床的研究、勘查和开发程度偏低.  相似文献   

8.
我国矿产资源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部分矿产资源不能满足国家需要。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稀缺性、分布不均匀性等特点,因而我国把"保护矿产资源,节约、合理利用资源"定为基本国策。但由于种种原因,矿产资源开发中损失、浪费现象仍十分严重,距合理开发利用尚有很大差距。本文通过调查本区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为例,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项目战略、  相似文献   

9.
化工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程度的标志性产业之一。基于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优势和已有产业基础,本文从经济区视角切入,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化工产业集中度调查,找出该地区化工产业结构的内在矛盾,就该地区化工产业优化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湘西州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锰、汞、铅锌、铝、钒、磷、紫砂、陶土矿、含钾页岩等矿种。其中锰的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钒矿遍布全州,有“锰都钒海”之称。矿产采掘业和加工冶烁业在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2004,(6)
贵州省是我国的资源大省。水力资源居全国第6位,煤资源保有储量为全国第5位,其它矿产资源排名全国第1~5位的有28种,汞、铝、磷、煤、锰、锑、金被誉为贵州矿产的“七仙女”。丰富的资源是这里发展的立足点。贵州省正努力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在西部开发中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类混乱的情况,讨论了矿产分类的原则和标准,以矿产物性和应用价值作为分类标准,提出了矿产分类的二分原则和二分系统方案,该方案清晰地说明了现有矿产分类问题,有利于矿产资料的系统管理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鑫水 《科技资讯》2004,(6):32-34
贵州省是我国的资源大省.水力资源居全国第6位,煤资源保有储量为全国第5位,其它矿产资源排名全国第1~5位的有28种,汞、铝、磷、煤、锰、锑、金被誉为贵州矿产的“七仙女“.丰富的资源是这里发展的立足点.贵州省正努力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在西部开发中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表示,已有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基本内涵、对策措施、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而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系统的研究和具体矿产资源类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不足,同时,缺乏我国西部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这三方面将成为今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集中领域。  相似文献   

15.
六安市矿产资源丰度居安徽省前列,境内铁、钼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达到特大型规模。至2008年底,六安市已开发利用各种矿产20种,其中霍邱铁矿资源开发已初具规模。六安市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着勘查资金投入不足;优质矿产仍深埋地下,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应有的经济优势;矿业结构调整步履维艰;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等诸多问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扰动或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因而加强六安市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迫切。更新观念,多渠道筹资发展矿业;实行矿产开采政策调整措施;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落实矿山企业治理和恢复矿产开采中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义务。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坚持生态文明立市方针,当前应着力做好规范采矿权设置、加强矿权管理等六项基础工作。同时注重搞好霍邱铁矿开发利用的规划和管理,避免产生较大的矿山生态环境破坏隐患。  相似文献   

16.
对河南省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地勘工作、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矿山归田、建立生态经济矿区及河南矿产基地、价格体系、人口控制、法制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河南省矿产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鑫水 《科技潮》2004,(6):32-34
贵州省是我国的资源大省。水力资源居全国第6位,煤资源保有储量为全国第5位,其它矿产资源排名全国第1~5位的有28种,汞、铝、磷、煤、锰、锑、金被誉为贵州矿产的“七仙女”。丰富的资源是这里发展的立足点。贵州省正努力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在西部开发中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成矿地质背景出发,在全面总结阜新地区矿产资源概况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阜新地区主要矿产的时空分布规律。区内矿产可分为热液型、矽卡岩型、沉积型、沉积变质型、陆相火山岩型;时间分布上,成矿以燕山期和阜平期为主;空间分布上,南部燕山陆内造山带内以热液型、矽卡岩型金属矿产为主,中部阜新盆地、彰武盆地以沉积型能源矿产为主,北部内蒙地轴内以沉积变质型矿产为主。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2011—2017年矿产资源开采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采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模型探究矿产资源开采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以来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采数量呈增长趋势,且开采以非金属矿产为主;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采空间差异逐渐增大,主要集聚区分布在上、中游地区,形成以贵州和江西为主要密度核心的连绵状空间分布;研究期内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主要在上、中游地区开展,开采重心位于贵州;矿产资源开采受到海拔高度、路网密度、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的影响显著,其效应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可为矿产资源管理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非传统矿产资源系指目前技术经济及环境因素限制而尚未被有效地认识、发现、勘探和开发的矿产资源 ,是传统地学和矿业的创新命题。它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 ,主要有 :非传统矿产 ;矿产勘探的非传统理论、方法和技术 ;非传统矿业 ;非传统矿业经济等。非传统矿产资源的开发研究的前景十分可观 ,不仅是解决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匮乏的可靠途径 ,而且是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改善环境条件 ,提供矿产资源保障的重要开发研究领域 ,因此 ,开发非传统矿产资源必将促进地学和矿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