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五千年而历久不衰.在漫漫五千年文化的熏陶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火种。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世世代代加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陈彤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56-159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大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争取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大学语文课的重视与支持;改革大学语文教学,引导经典阅读,发掘教材中体现民族精神的育人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注重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促进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体验与内化。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并且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教学中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民族精神教育中应该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结合地域文化、体育特色,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体育教师本身素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阐述体育精神与了解体育历史事件,树立典型、强化国家意识来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将培养民族精神纳入教育的全过程,是教育负有的重要使命.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国际局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高国民的素质,这就必须从教育抓起.国民素质包括先天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技能素质、政治人品素质、民族精神,是所有素质的核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在我国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对“凯恩斯决定”做了新的修订,形成了世界遗产保护的“苏州决定”。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我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30处。但是,某些急功近利的“申遗”动机和做法不可取,不能让“世界遗产”变成“世界遗憾”,要以“可持续利用”和法制化管理应对保护难题。而弘扬民族精神是世界遗产保护的价值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兼容并包、自我批判和自我创新等品格。这些优秀品格使得中华民族精神能充分吸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有益成分,承接传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精华,为民族精神增添生机与活力,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世代相传,经久不衰,与时俱进,成为支撑中华民族自立、前进、发展的钢铁骨架,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文明进步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7.
塑造学生的民族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文明演进史上闪耀着光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以史育人,是中国历史课素质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泰山石刻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价值,体现了向往和平统一、努力登攀、坚贞不屈、追求光明、兼容并蓄等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学习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课题.青少年是学习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重点对象。文章从探讨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与内容入手,分析了当代青少年学习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及其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历时五千余年而长盛不衰,不断发展,根源之一在于她具有自强不息、变革创新的精神与优良传统,本从锲而不舍、知难而进、革除弊端、变法图强、学习先进和追求真理等几个方面,回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变革创新的历史轨迹,论证了这一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面对着文化全球化,民族精神遇到强有力的挑战.探索文化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的影响,明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民族精神的健康发展成为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张磊 《科技信息》2009,(32):282-282,285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探讨中国音乐蕴含的民族精神,有助于在音乐教育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民族意识和民族素质。  相似文献   

13.
新的时代呼唤着民族精神,新的实践孕育和催生着民族精神。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突出表现出来的这些方面,既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精神,也展示出21世纪新时代的特点和风采,丰富和发展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抗非典精神与新世纪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里,始终伟岸屹立且日益繁荣昌盛,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起作用。中国共产党是继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集大成者。当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提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非典精神。这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对民族精神的大发扬和大培育,对彻底战胜这场重大灾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产生巨大的作用;对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16.
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提升综合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持国家稳定、发展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对于抵御和防范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的侵蚀,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武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紧密,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当前民族精神的一种重要载体。通过对武术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梳理分析认为,武术可培养爱国主义、刚健有为、民族认同感等民族精神。现今社会应积极利用学校武术教育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树立武术是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坚定信念,,赋予武德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景仰的积极的价值观念、思想准则和道德品格等精神内核,通过多种载体和途径表现出来。民族精神具有区域性、时代性、传承性和开放性。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民族意识等概念紧密联系又有差异,是不能等同和混用的。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关于民族精神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精神出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伟大亲合力和凝聚力的民族,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统一的理念,已成为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伟大传统,成为“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塑造中国历史大势的强大力量。当前只要我们正确发挥这方面的长处,就能使其在中华民族统一大业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