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洁 《科学之友》2009,(1):73-74
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之一是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因此,“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应该成为教育理论和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在实践中,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并未得到有效的保障,且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近年来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出了改革措施以消除教育公平的现实障碍,关注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尽可能使每个不同的个体都获得适合其个性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何源 《科学之友》2008,(5):131-132
文章针对近年来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出了改革措施以消除教育公平的现实障碍,关注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尽可能使每个不同的个体都获得适合其个性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企业中工人的地位得不到重视,逐渐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笔者根据目前工人在企业中的状况作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分配重效率,第二次分配重公平,作为第一、第二次分配的补充形式,第三次分配则是以民间捐赠来弥补政府调节的不足.它有具体、敏锐、及时的调整收入弱势群体生存水平的特点.虽然慈善事业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冲突,提升公众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就有必要大力推进慈善事业,搞好第三次分配,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前,企业中工人的地位得不到重视,逐渐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笔者根据目前工人在企业中的状况作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研究发现,社会距离、社会排斥、社会评价等社会因素与公平行为共同调节了早期结果评价过程,但目前研究尚未探讨社会因素中道德判断对公平决策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本研究在道德句子启动下与最后通牒范式结合并记录脑电数据,探究道德判断(3水平:杀人犯、献血者、普通人)与提议公平性(2水平:公平、不公平)对响应者的决策行为影响.行为结果发现,献血者不公平提议的接受率显著高于杀人犯,杀人犯公平提议的接受率显著低于献血者与普通人.脑电结果发现,道德判断和提议公平性共同调节了个体的FRN(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波幅,仅发现献血者条件下不公平提议比公平提议诱发更负的FRN波幅.在P300成分上发现公平比不公平提议诱发了更大的波幅,且不受道德判断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道德判断与公平准则冲突时,个体更依赖于道德判断进行决策.个体对高道德水平者存在更高的公平期待,对其不公平行为诱发了更强的负性情绪. FRN反映了违反社会准则的不公平行为,这一结果早期评价过程也受到了道德判断等社会因素的调节作用,但P300反映的晚期评价过程则不受道德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信息公平是信息社会的标签,公共图书馆在消除数字鸿沟、维护信息公平、构建和谐信息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信息公平的含义及其三个维度,引出公共图书馆与信息公平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作为保障信息公平的制度和机构的公共图书馆所应采取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学困生是校园的弱势群体,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寻找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寻求转化学困生的教学途径进行论述,说明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分配重效率,第二次分配重公平,作为第一、第二次分配的补充形式,第三次分配则是以民间捐赠来弥补政府调节的不足。它有具体、敏锐、及时的调整收入弱势群体生存水平的特点。虽然慈善事业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冲突,提升公众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就有必要大力推进慈善事业,搞好第三次分配,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