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缓释型ClO2消毒灭菌剂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lO_2是目前国外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消毒灭菌剂,而缓释型ClO_2消毒灭菌剂却是众多剂型中的一技独秀。本文报导了缓释型ClO_2消毒灭菌剂的制备和药效。  相似文献   

2.
山阳消毒液是一种广谱、高效、速效的化学灭菌剂,可以杀灭细菌、病毒、芽胞,对人、动植物均有消毒灭菌  相似文献   

3.
刘兰英  刘旭红 《甘肃科技》1996,(5):27-27,24
国产环氧乙烷的毒性及杀菌性能刘兰英刘旭红胡琦贺延平(甘肃省卫生防疫站730020)环氧乙烷是一种广谱、高效、穿透力强、对消毒物品损害轻微的消毒、灭菌剂,可用于各种物品的薰蒸消毒或灭菌,尤其多用于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灭菌与皮毛工业的消毒,也可用于医院对...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餐具清洗剂去油污效果显著,但灭菌功力不足。现介绍一种集消毒、去油、除臭、增白为一体的多功能餐具清洗剂的配制方法。 本剂以表面活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6501)与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OP—10)为活性成分,添加广谱灭菌剂TD—6052和助溶剂乙醇配制而成。本剂具有以下特点:(1)消毒面广,灭菌速度快,5分钟内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乙型肝炎病毒的杀灭率为100%;(2)油垢清洗力强,用量少,  相似文献   

5.
孟少童  朱红斌 《甘肃科技》2007,23(1):208-209
对铅笔柏小枝和种子进行消毒灭菌剂配合使用,采用不同时间灭菌及不同浓度激素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铅笔柏小枝灭菌以漂白粉溶液35 min,0.1%升汞10 min灭菌处理效果最好,而铅笔柏种子灭菌以漂白粉溶液35 min,0.1%升汞15 min处理效果好。适宜铅笔柏小枝初代培养的培养基是MS BA1.5mg/L NAA0.05 mg/L。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水疗槽浸浴疗法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48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按年龄和烧伤面积的均衡性随机分成浸浴组和对照组,浸浴组水疗槽浸浴后,碘伏消毒,四黄油纱布半暴露,外喷贝复剂,1次/d,每2~3 d浸浴1次;对照组创面碘伏消毒后用碘伏纱布半暴露.2个疗程(20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手术成活率.结果 浸浴组的治愈率及手术成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 水疗槽浸浴结合四黄油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较常规烧伤换药效果好、创面感染明显减轻、创面治愈率明显提高,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7.
茅秋萍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2):110-111,113
目的探讨水疗槽浸浴疗法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48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按年龄和烧伤面积的均衡性随机分成浸浴组和对照组,浸浴组水疗槽浸浴后,碘伏消毒,四黄油纱布半暴露,外喷贝复剂,1次/d,每2~3d浸浴1次;对照组创面碘伏消毒后用碘伏纱布半暴露。2个疗程(20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手术成活率。结果浸浴组的治愈率及手术成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水疗槽浸浴结合四黄油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较常规烧伤换药效果好、创面感染明显减轻、创面治愈率明显提高.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8.
绝菌特1号是最新研制的一种新型速效广谱灭菌剂.本文从实际使用情况论述了该剂的灭菌效力,实践证明它是一种理想的无公害灭菌剂.  相似文献   

9.
由金华消毒灭菌设备厂开发成功的“电子消毒灭菌器”是一种新颖、理想的消毒、灭菌、保鲜设备。其原理是利用产品工作时产生的臭氧(O_3)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该产品设计合理,技术指标先进,其性能达到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该消毒灭菌器对细菌繁殖体、芽胞和乙肝病毒有明显杀灭效果,并具有消毒无死角、无气味、无残毒等特点。该产品还具有除腥臭、保鲜等作用,可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实验动物设施消毒灭菌常用化学药剂化学性质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综合因素的比较分析。为正确选择 适合的消毒灭菌试剂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着重介绍了二氧化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化学药剂在动物设施消 毒灭菌中的优势,建议在实验动物设施的消毒灭菌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醇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醋酸乙烯酯为单体,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偶氮二异庚腈为引发剂,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溶液聚合法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醋酸乙烯酯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验证了最佳工艺条件的可靠性并分析了溶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醋酸乙烯酯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规律。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了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0×105的聚醋酸乙烯酯,经醇解得到了聚合度为4000的聚乙烯醇。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制备聚合度大于3000的高聚合度聚乙烯醇,以生物醋酸乙烯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反应研究,考察了温度、搅拌转速、引发剂用量、甲醇用量和聚合时间对生物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生物醋酸乙烯溶液聚合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并通过凝胶色谱对最优条件下制得的聚醋酸乙烯进行了分子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最优的聚合反应条件为:聚合温度65℃,搅拌转速200 r/min,聚合时间2 h,甲醇用量10%,引发剂用量0.005%,所得的产品聚合度为3640;极差分析确定了影响聚醋酸乙烯聚合度的主次顺序为:甲醇用量、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时间;由凝胶色谱分析可知,在最优条件下可以制备得到的聚醋酸乙烯分子量分布为1.2。说明以生物醋酸乙烯为原料进行溶液聚合可以得到高聚合度、分子量分布较窄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以聚合度DP=1750的市售聚乙烯醇(PVA)为原料,以乙二醇(EG)及各混合比例的DMSO/水的混合物为溶剂,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热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对溶解过程作了研究。研究表明:当DMSO/水的比例为70/30时,该混合溶剂的溶解性能最好。通过对PVA—DMSO/水体系的流变研究发现,在80~100℃之间,浓度为14~17.4%时,该溶液具有很好的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14.
聚氯乙烯的辐射交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VC经交联后,其热性能、电性能、机械性能均大幅度提高,材料使用耐温等级亦相应提高.与传统的化学交联相比,采用高能电子射线进行的辐射交联方法具有产品质量好、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文中综述了在多官能团单体交联剂存在下,以高能电子射线对PVC进行辐射交联的基本原理、交联产品的性能及交联生产的工艺特点,比较了辐射交联与化学交联之间的优缺点,总结了近年来PVC辐射交联技术在理论及工业应用中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辐射交联PVC材料在电线电缆、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木纤维改性对聚氯乙烯/木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木纤维先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浸泡,再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的两步改性方法,与只用硅烷偶联剂对木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相比,聚氯乙烯(PVC)/木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黏合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有明显提高,改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各种添加剂对PVA17—99铸造粘结剂性能的影响及较好的型砂混合料。  相似文献   

17.
球形大孔聚氯乙烯树脂(PVC)与多乙烯多胺反应,生成胺化交联树脂.胺化树脂与含硫试剂和异硫氰酸苯脂反应,制得不同硫脲结构的TU-Ⅰ和TU-Ⅱ螯合树脂.TU-Ⅰ对Au(Ⅲ),Pt(Ⅳ),Pd(Ⅱ)有很大的饱和吸附量,吸附Au(Ⅲ)时出现边吸附边还原析出金的现象.TU-Ⅱ在低酸度下对Pd(Ⅱ)的吸附率仅为15%,而对Au(Ⅲ),Pt(Ⅳ)的吸附率仍在90%以上.TU-Ⅰ,TU-Ⅱ不吸附或少量吸附贱金属离子,显示出对贵金属离子的高选择性吸附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聚乙烯醇树脂的制备过程。利用尿素-三聚氰胺对树脂进行改性,并对改性树脂的性质进行测定。测试在不同原料配比下树脂性质(如粘度、游离甲醛含量)的不同。根据测定结果设计正交试验,对树脂配方进行优化,结合三聚氰胺树脂和脲醛树脂的特点决定最优树脂配方。故聚乙烯醇量20 g,尿素溶液量10 g,甲醛量7 g为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19.
聚乙烯醇复合凝胶的强度与界面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物理交联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的强度,制备了PVA无纺布复合水凝胶. 当基体凝胶PVA质量分数为10%、无纺布体积分数为15%时,复合水凝胶的拉伸强度为5.90MPa;随着基体凝胶PVA质量分数和无纺布体积分数的提高,复合凝胶的强度提高;当基体凝胶PVA质量分数为15%、无纺布体积分数为25%时,复合水凝胶的拉伸强度为10.90MPa. 利用A系数研究了不同PVA质量分数以及无纺布体积分数的复合水凝胶中基体与无纺布的界面作用,在无纺布体积分数相同时,界面强度随PVA质量分数的提高而增大;在基体凝胶PVA质量分数相同时,无纺布体积分数较低的复合凝胶的界面强度较大. 复合水凝胶的结晶度低于纯水凝胶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改性107胶的合成方法和测试结果。所研制的五种改性109胶具有显著的抗水性和低含量的游离甲醛以及较低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