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们感受色彩,不仅仅是物理层面上的,而且包含着精神和情感层面。人们在意识的深层里,积累着许许多多在漫长经历中所得来的对各种事物的印象。这些印象会随着很多联想的活动被勾勒起来,而色彩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因素。在众多颜色里,红色是最鲜明生动的、最热烈的颜色。红色的注目性与美感,使它在标志、旗帜、大众传播等用色中占了首位,成为最有力的宣传色。红色个性很强,在色彩设计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是色彩设计中常用的颜色。要特别注意它的联想、象征的特点,充分地理解它。将其巧妙地应用在设计作品之中,可以使设计作品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老子》“浴神不死”所在为其通行本第6章。其中,作为喻体的“牝”是具有空间、母性特征的事物,与之对应的比喻本体“浴”也应当具有这种特征。它的本义是指“江海”,引申为“虚空”。“浴”是该章主语,“神”、“不死”是修饰词,是对它的描述。该章节论述了道体虚空的本质与作用,传统解读有误,需要修订。  相似文献   

3.
蔬菜颜色和健康休戚相关。你知道绚丽的色彩下,隐藏了多少健康奥秘吗? 红——热情似火 红色是具有强烈生气的色彩,它有增加温暖及活力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并能改善忧郁的心情,对人体循环系统和精神系统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世界》2010,(12):88-89
山青水蓝,花红柳绿,睁开眼睛就看到这缤纷世界。色彩是人们与外界交流的一种纽带,看到明艳的色彩会心旷神怡,看到灰暗的影调会黯然神伤;不只这样,大自然被赋予了色彩是让人更容易地认识周围的事物。一个苹果由青变红,说明苹果成熟了,可以采摘了;麦田由绿变黄,预示可以收割了。颜色常常作为事物辅助标记,比如一件红色的衣服,一辆黄色的车,等等。颜色的好处就不用说了。  相似文献   

5.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 ,各种语言里都有丰富的词汇表示和形容颜色。这些颜色不但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而且表示这些颜色的词及与这些颜色有关的惯用语也给人类的语言增色不少。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许多表示颜色的词是对等的 ,如“红”red,“蓝”blue,“黄”yellow,“黑”black等。但有时这些词汇并不是指色彩 ,而是用来表达人们不同的思想感情 ,如英语中 see  red是“发怒”的意思 ,blue是“忧郁”,而 green是“幼稚”等等。下面介绍英语中几种常见颜色词构成的惯用语。一 .Red“红色”在我们汉语中一般是表示“喜庆”的颜色 ,…  相似文献   

6.
颜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它的物理属性对各民族都是一样的,但不同语言对颜色的反映,特别是赋予它的比喻和联想意义却不尽相同。以“红色”和“RED”为例,从语义基本对应、语义部分对应、语义不对应和语义空缺等四个方面探讨汉英颜色词在语义方面的异同及隐含在其中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7.
何为特色?“特色”,依其本意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色彩、风格。学校特色则是指学校的独特色彩、风格。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何谓“标准”?《现代汉语词典》给出了两个解释,一是衡量事物的准则;二是本身合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在上海市信息“653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标准”二字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本期访谈的内容,就是围绕课程开发标准展开……  相似文献   

9.
科学搜搜     
神奇五彩河 如果有一条河色彩斑斓,而且就像调色板一样随着季节不断变换颜色,你会不会误以为这是条来自天堂的河流呢?事实上,位于哥伦比亚的CanoCristales河,就是这样的一条河。由于这条河里拥有数量惊人、色彩多样的海藻,所以它常年披着五颜六色的“外衣”,而且每个季节还有不同的主色调。  相似文献   

10.
《当代地方科技》2006,(2):90-95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谈论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补充维生素,如何补充钙质等话题,广告词上我们也经常可以看这样的话,“今天我补钙了吗?”“我吃了维生素了吗?”因为这已经成为一个共识,那就是维生素和钙质对人体每天的新陈代谢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基本的修辞方式,比喻是如何工作的?就是说,比喻产生效用的内在机制或它存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传统比喻理论大都认为比喻就是在两个相异的事物间寻找共同点,通过一个熟悉的事物去理解另一个不太熟悉的事物。这一认识的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其粗糙处在把比喻的两造看作两个“事物”。“事物”是客观的。两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何以能互相说明呢?新批评派的理论家们看到了这种缺陷,起而矫正,不是从客观事物的角度而是从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及这种反映的符号表现即语象的角度去研究比喻声认为比喻是“语境问的交易”,即用比喻…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英语时,应注意汉语与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习惯用法在生活中的运用。本文将以汉语和英语如何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为例,探讨某些颜色的文化内涵及其习惯用法。red(红色):在中国,红色代表热情、温暖,象征着幸福、吉祥和胜利。古代的达官贵人直用红色装饰门庭,因而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这里的“朱”即红色,象征着尊贵、地位、权势和富有。郭沫苦在《满江红冲写道:“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这里的赤表示世界山河一片红,到处是光辉灿烂的景象。赤橙黄绿青蓝紫,在中国文化中,红为各色之首。在英国的伦敦,人们可以到处见“红色”,如红色双层公共汽车、红色电话亭、红色柱状邮筒;就连酒吧,也多以红命名,如“红牛”、“红鹿”、“红狮”等;伊丽莎白女王在重大场合经常是一身火红的盛装,皇家禁卫军、法官、陪审官等都是身着红装.红色象征着庄重和威严。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在汉语中“红双喜”是传统的喜庆象征,译为reddoublehaPPiness。英语里redcarpet“红地毯”比喻隆重的接待或欢迎。red—letterday指纪念日,在庆的日子。在日历上凡是用红色印出的日子是假日。它...  相似文献   

13.
A:这是由于视网膜上负责感受颜色的视锥细胞的变化造成的。我们的视锥细胞中存在3种类型的视锥细胞,分别感受红色、绿色和蓝色3种颜色的光。这3种物质各自感受到的信号强度被组合在一起传递给视神经,我们据此就能判断所看到的是什么颜色。当我们持续凝视红色后,由于红色视物质兴奋时间过长,引起疲劳,由它负责收集的红色光的信号强度就“被削弱了”,而此时绿色视物质处于兴奋状态会“趁虚而入”。  相似文献   

14.
李旭鹤 《科技信息》2010,(35):J0230-J0230
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两门造型基础课之一,本专业的新生在经过设计素描的学习,理解领会了"形"在设计艺术领域内的特点方向和训练方法之后,在设计色彩中,他们也将遇到相同的问题:什么是设计艺术中的色彩?它与绘画艺术中的色彩有什么不同?通过设计色彩的学习,要培养什么样的能力?运用什么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倒底什么是个性呢?个性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哲学上的解释:个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性,事物都有个性和共性,个性就是事物的特殊性,共性就是事物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种是心理学的解释:是指人的个性,人也有个性和共性。人的个性就是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性,人的共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一个具体的人,既有人的共同性又有其本人的独特性。所以个性就是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就是动机心理特征、性格心理特征、气质心理特征、能力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有复杂的特征结构。  相似文献   

16.
颜色词是语言中用来描写事物各种色彩的词,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语言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是颜色的记录符号,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本文从汉语颜色词的特点、构成、颜色词与文化等几个角度对汉语颜色词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7.
杜甫善于运用色彩这种绚丽的视觉语言,很注意色调的运用,他的诗本身就是五色缤纷的世界,用形象事物特有的光彩来描述人生旅途的见闻和感慨。在杜甫诗歌中,色彩又是意境创造的重要方式,也是理想人格的有效载体。杜诗色彩的运用极富特点,有着完整的、成熟的、自成体系的用色技巧。后代诗人在用色方面大多是继承了杜甫的手法,再没有人能在体系上全面超过他。这与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写作追求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案例】 在学习了“认钟表”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自主作业题:“争当小小设计师,看谁设计的钟表漂亮!”第二天就收到了学生的作品,设计得个个有特点。不仅有各种款式的,而且色彩丰富。可仔细一看,却发现多数钟表时针分针长短粗细有误,1—12个大格也分布不均匀。显然学生只注意了样式与色彩,而忽视了钟表所具有的一般特点。把一次数学作业变成了一次美术作业。怎么办呢?不如……  相似文献   

19.
贵州方言属北方方言区.贵州话和普通话虽然语法结构基本上一致,词汇方面也大同小异,语音方面也有很多共同点,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仍然是明显的,尤其是声调的高低升降的具体读法区别较大.如果要问:贵州人学习普通话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不少人以为是区分翘舌和平舌,前鼻音与后鼻音…….我认为主要是声调.什么是声调?声调是指一个音节高低升降变化的调子.汉语的一个音节基本上就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买烟和实盐”、“看书和砍树”、“大家和打架’、“颜色和眼色”,每对字的声母、韵母都是相同的,但意义不同,就是由…  相似文献   

20.
程钟卉  赵静  赵晓莉 《科技信息》2008,(23):236-236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5分钟,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话题,也就是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其次完美的教学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还要认识到练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