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永嘉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人唤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①。这是北宋诗人杨蟠于绍圣二年(1095)任温州知州时歌咏温州首邑永嘉县的诗。杨蟠是王安石、苏轼的诗友,《宋史·文苑四》有传。诗中的“西湖”指温州会昌湖的西湖。在这里杨蟠是以诗人的想象来夸大永嘉城市的繁华呢?抑或真有其事。北宋中期以来,两浙路除杭州是最繁华的城市外,温州的永嘉县(大致包括今日温州市  相似文献   

2.
一、西湖水域的重要性杭州朝着休闲之都发展,有着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逐步完善的休闲服务设施等良好条件与基础。而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吸引国内外休闲者来杭州休闲的“磁力中心”,西湖则是中心的中心,是游览热点。据2006年5月1日至6日的不完全统计,湖中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接待游览者14.3万人次,平均日接待2.38万人次,其中最多日(5月4日)达3.9万人次。其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另外十大热点景区(景点)除了灵隐之外,其它景区(圣塘景区、湖滨公园、涌金广场、南线景区、花港观鱼、苏堤、中山公园、白堤、宝石山等)之所…  相似文献   

3.
"午夜"是加拿大诗人阿奇伯尔德?兰普曼(1861~1899)的一首早期作品。他是四位"联邦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大多数是描写景物的。虽然他酷爱大自然,但他的健康状况不允许他过多地参与户外活动。所以在诗中,他经常以安静沉思的观察者身份出现,只是纯粹地描写事物而不加任何评价。本文主要是从诗人选词、用韵、结构安排、气氛渲染等方面对"午夜"这首诗做了尝试性的分析。从这首诗中,我们认识到了大自然令人敬畏的一面:粗野、桀骜不驯和未知。正因为如此,那神秘之音对我们来说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4.
西湖游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变化巨大.西湖游船始于唐代.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曾题有利、航船亦画龙头”的诗句,那时的西湖还处于初辟阶段,湖面广宽,烟波浩渺,湖船的样式较为古朴.船上一般都饰有龙头,首尾持高,形似龙舟,是作为载人载货的航船出现的。北宋时期,杭州太守苏东坡,曾募民开湖,整治西湖。因沿湖景色渐佳,放这一时期的湖船逐步向游船的式样演变.苏东坡有诗记载:“映山黄帽螭头舫”.诗人张伯雨也描述:“柳长渐缚螭头舫”.“螭头舫”,即船首饰螭头(螭,是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这种游船,船身…  相似文献   

5.
阮元的《三家诗补遗》是清代较早的三家《诗》学著作,其主要贡献有两点,一是在王应麟《诗考》的基础上多有补充,二是提供了关于三家《诗》派别划分的诸多方法,尽管这些方法多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但给后来的三家《诗》研究提供了诸多借鉴。  相似文献   

6.
诗是诗人用生命创造的艺术生灵,诗的创造过程就是诗人内在生命运动和升华的过程。没有诗人的生命灌注,就没有诗。人类的诗歌史便是人类的生命史。诗直写生命,但更多的是通过诗人的生命体验,使生命外化于物。这是诗人要创造生命整体的需要,是诗人生命欲求,宣泄生命欲望使然。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的《锦瑟》诗历来众说纷纭,这使得该诗的典故意旨还可作进一步的探讨。"只是当时已惘然"中的"惘"是理解该诗的重要线索。该诗实际上隐含了诗人的三层迷惘:为什么追求美和理想的心灵会受到伤害?伤害带来的苦难却生成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应该感谢苦难吗?当我们回忆往事的时候,曾经痛苦的往事居然变得"此情可待",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通过对这三层迷惘的剖析,提供了《锦瑟》诗的另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是晚唐最重要的一位诗人。他在前辈作家已取得辉煌成就的情况下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千余年来在批评家和读者群中赢得了广泛声誉。也许是由于他在唐诗盛况难继的局面下有意识地在诗歌表现手法上做了多方探索的缘故,于是义山诗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便吸引了众多专注的目光。十一世纪初的西昆体诗人专门效仿李商隐作诗,看重的是其诗的语精典博(“西昆”有“玉山秘册”的  相似文献   

9.
艾青是中国自由体诗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往往在散文化的外表下蕴藏着真挚的深情。他认为“健康的灵魂不需遮蔽,他们比肉体的袒露更美。”对诗歌而言,感情的真挚和崇高才是感动读者的力量所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这一美学思想。该诗用富有生活气息的铺叙,刻画了大堰河苦难的生涯、善良的品德和美丽的梦。而将这一切贯穿起来的抒情线索则是诗人对乳母的深切之爱。 “诗言志”,作为抒情主人公,诗人对大堰河的真挚情感在朴素的语言外表下源源不断的流露出来。这种情感,十分复杂,既有怀念,也有留恋,既有同情,又有赞美。这些情感贯穿了诗歌的始终,隐然便是  相似文献   

10.
西湖的四季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的家乡就在美丽的天堂——杭州。西湖就像天上掉下来的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西部。妈妈说,西湖是杭州的灵魂,积淀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不是吗?西湖的苏堤、白堤就是以我们曾经的杭州"市长"苏东坡、白居易命名的。这两位可都是有名的大诗人啊!白居易说"江南好,最忆是杭州";苏东坡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相似文献   

11.
桥男桥女     
古人建的桥都是女性的,今人建的桥,似乎都是男性的。且看那西湖上的四大名桥,是各自的婀娜多姿。先有唐人的断桥,名断实不断,只会在冬日里添上一层薄雪,丝丝粘粘的,从白皑皑的一片中断出一截,乃有断桥之名。到了夏日里,不下雪时,便来了湖中的群荷做伴,倒也出脱得秀美怡人。再看那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说:“诗过去是,现在仍是,人类最普遍最博大的教师”1而伟大的诗人不仅仅只是诗人,在更高更深刻的意义上,他们代表了时代的良知。也只有这样,诗才能成为历史的回声和时代的证词。20世纪行将结束。综观本世纪伟大的诗人和他们伟大的诗篇,我们不难发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置身于全球性问题普遍存在的现实之中,诗人们走出了个人生活的天地,跨越出个人情感世界,他们开始了对人生与现实、人生与命运等重大问题的苦苦思索。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诗人们的创作主题越来越集中于我们时代的重大问题上,以诗的形式回应着民族历史和时代的足音…  相似文献   

13.
送别诗并非如传统观念认为的重在写离别相思或故人情谊,而往往是诗人"彼时彼地"心绪的直接反映,而这种心绪更多地与诗人的现实境遇和理想抱负息息相关,是真正的"以诗言志"。送别只是触发诗人内心真实情绪的一种媒介。  相似文献   

14.
冯玉祥素有“大兵诗人”之称。他曾两度在泰山读书近三年的时间,足迹踏遍泰山南北。他在后来回忆泰山读书生活时说:“对文学,也引起更深的爱好,而且自己不怕别人笑话的作了许多首丘八诗,将泰山上下的民众生活,风土人情都写了一下。这些诗,以雅俗兼备的语言,不拘一格的形式,敷陈其在泰山所见所闻,亦诗亦史,独具特色。 第一,运用素描手法,描绘出一幅幅真切动人、栩栩如生的社会风俗画。 冯将军的泰山社会生活写真诗,多为画家赵望云的泰山写生画配诗。因为诗人熟悉泰山民情,加之工诗、善画,这便形成了冯将军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即诗中有画,每一首诗就是一幅生动、  相似文献   

15.
送别诗并非如传统观念认为的重在写离别相思或故人情谊,而往往是诗人"彼时彼地"心绪的直接反映,而这种心绪更多地与诗人的现实境遇和理想抱负息息相关,是真正的"以诗言志"。送别只是触发诗人内心真实情绪的一种媒介。  相似文献   

16.
雷锋塔     
2002年7月20日晚7时,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重建的雷锋塔在一束束五颜六色的灯光映照下,光彩夺目,十分迷人。从这一天起,多少人魂牵梦绕的雷锋塔,以崭新的雄姿耸立在西湖的湖光山色之中。历史不会忘记,1924年9月25日下午1时40分,西湖南岸的雷锋塔轰然倒塌,一时碎砖累累,尘埃蔽日。杭州城中万人空巷,人们纷纷拥到塔墟上寻找传说可避邪、保佑一生平安的塔砖。不久,鲁迅先生发表了著名的《论雷锋塔的倒掉》一文,雷锋塔引起世人瞩目。十多年  相似文献   

17.
一、西射堂不在城外谢灵运的《晚出西射堂》一诗,写的是深秋旁晚,暮色苍茫中,诗人步出西射堂,走出西城门,远眺西山,触景生情。诗的描写对象是西山。《温州府志》录此诗时,题名《西山》,很切实际。西射堂在诗中,原只是这次行动的出发点,对诗的理解本来不关紧要,但经注家的错解,反给读者带来了疑惑,所以有加以订正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桑德堡的小诗《雾》是在意象派影响下创作的。诗人用猫的形象来表现雾,因为两者具有共性。诗人用具体的可感的猫来表现抽象的、飘渺的、虚空的、不可感知的雾。这样一来,虚感变成了实感,抽象变成了具体。雾既象征现代生活的瞬息万变,现代都市的神秘莫测,也象征西方社会的荒凉景象。我们也可认为,这首诗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矛盾。小诗《雾》充分体现了意象派的创作原则。诗人对所要表现的事物“雾”不加解释地、不加评论地予以直接陈述。诗的语言言简意赅,废除了无益于表现的词和修饰性词汇。同时,这首诗极富音乐性。  相似文献   

19.
西湖梦     
明代正德年间一位日本使臣游西湖后写过这样一首诗: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费工夫。可见对许多游客来说,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旧梦重温的味道。这简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常用意象,摩  相似文献   

20.
长于立体形象建构的诗人穆旦 ,往往善于把自己丰富深沉的思考转换为一种具有质感的形象。在《冬》这首诗中 ,诗人便使“冬”这个单纯意象作为自己的抒情触媒 ,来自由而谨慎地表现自己对于社会深沉的忧虑 ,对于生命存在虚妄与残忍的焦灼以及对于生命悲剧的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