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旅游概念规划是近年来出现于旅游规划领域的新生事物,其产生于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中的概念规划,并与旅游规划融合而来,以此适应迅速变化的旅游业市场.本文从旅游规划体系的问题诊断及发展趋势入题,简要探讨了旅游概念规划的兴起与发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旅游概念规划的概念体系,并将其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得出旅游概念规划是"规划"与"研究"统一体的性质,其宏观战略性、意向功效性、"研""规"并重性、灵活普适性、创新研究性的特征决定了旅游概念规划宏观把握、中观引导、微观操作的功能,并在此前提下分析了旅游概念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及其应用领域.随着旅游概念规划概念体系、理论体系、编制体系、内容体系、技术方法体系以及评价体系的逐渐完善,其在未来旅游规划业发展中的地位将逐渐凸显,并最终起到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重点讨论了概念性旅游规划的概念、内涵、性质和特点;指出了概念性旅游规划研究的主要层面是:区域背景、资源与环境、开发定位、旅游布局和发展战略;最后,介绍了概念性旅游规划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张婧 《当代地方科技》2011,(15):129-130
本文献综述在提供本真性概念发展的哲学背景下,回顾了旅游研究中本真性概念由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互动本真性的发展过程,通过案例分析了各本真性概念在旅游规划中共存的意义。文章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基于本真性概念为研究旅游现象提供视角,和其在旅游规划中有着动态发展的需求,旅游本真性概念的发展与哲学界本真性概念的发展几近同步。  相似文献   

4.
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规划必须预测游客规模和环境容量,使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容量是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运用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相关理论,引入边际满意度的概念,提出了旅游心理容量的满意度模型;结合广西大明山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旅游心理容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介绍了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的概念、发展历程、规划内容与特点,明晰了二者之间的异同。旅游规划的发展为景观规划的发展开拓了空间,无论是景观规划还是景区规划,都是旅游规划中基础性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6.
旅游规划制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旅游规划制图的理论基础,梳理了旅游规划制图的详细内容,突破对单个软件的独立应用进行介绍和对多个软件进行并列介绍的传统研究模式,按照旅游规划制图的流程体系提出了旅游规划制图组合使用多种软件的方法,并选取AutoCAD、3dsMax和Photoshop的软件组合,设计了旅游规划制图完整、详细的流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现有文献的梳理,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及类型、开发意义与发展趋势、开发条件和模式、规划与设计、乡村旅游与接待地互动关系、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五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力求反映这一领域的学术进展,并提出今后研究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对地质旅游资源概念与分类、调查与评价、开发与保护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地质旅游资源概念与分类仍然存在争议;地质旅游资源调查已基本形成三步调查法,地质旅游资源评价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因子选取上多注重社会经济条件;地质旅游资源开发集中在与其他旅游资源整合上,宏观上侧重分级、分区与开发模式研究,微观上注重具体旅游路线规划;地质公园是目前保护地质旅游资源重要的手段;如何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中找到自身定位,充分发挥作用,探寻实现全域旅游,是未来关注的焦点;地质公园的建立目标与全域旅游的理念相辅相成,建议将部分地质公园的研究成果与全域旅游结合,促进全域旅游的实施,推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游客凝视"由英国社会学家厄里(Urry)提出,理论逐渐演进,产生"东道主凝视"和"双向凝视"概念.凝视被认为是一种交互式行为,是双向凝视,不仅作用于游客,同时也作用于东道主,在旅游社会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凝视理论在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主客关系、东道主文化发展、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变迁、旅游地形成、游客体验、旅游地形象等几方面.在理论研究领域,凝视理论将有所发展,体现在进一步与相关理论结合、学科间交叉研究、用以探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问题;在应用研究领域将体现实用价值,对旅游规划和旅游过程评估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概念性旅游规划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现顺应了现代旅游业发展对旅游规划技术手段的新要求,必将对推动旅游规划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非常值得旅游规划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的关注。基于此,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的研究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看从概念、性质、特点及研究内容等基础理论方面对其作一简单梳理,以期对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