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音乐表演艺术品的营销,要遵循演出市场的特殊规律,制定剧组法人制度,建立良性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把握音乐表演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策划创作出成功的艺术作品,并按照一定的营销流程,采取多种营销手段,在大众中宣传和推广,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2.
武术套路表演应富有鲜明的节奏感,能充分体现音乐的节奏和律动;音乐则可使武术套路表演有所借助,在艺术层面得以升华。二者的结合完成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武术套路在演练上选择与之适配的音乐,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目前,音乐已经渐渐融入于武术中,对提高武术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万莉  侯锐 《科技咨询导报》2009,(22):223-223
音乐是服装表演组织者用来为观众烘托表演气氛的必备有声工具。由于服装具有时尚性与流行性等特点。以往的音乐形式往往是节奏单一的,喧闹的现代流行音乐。这种音乐形式不免容易使服装流于俗套。服装本身的艺术感和设计感容易受音乐的影响而被忽略。如果在符合服装风格的情况下使用古典音乐则会大大加强服装风格的整体艺术品味,并有利于编导者进行更具风格的表演编排。  相似文献   

4.
郝世煜 《科技信息》2011,(3):282-283
音乐在武术表演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武术表演结构中不可忽视、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武术结构中的有机组合。在武术表演中融入音乐不仅保持了武术的传统性、拓展了武术表演的结构,而且还提升了武术的竞技性,因此,运用合适的音乐旋律可以使武术表演更富魅力,能够展现出武术的"精、气、神",但是要为武术表演配上合适的音乐,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本文通过在武术表演中融入音乐的一系列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就在选配音乐方面提出了选择音乐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门声音与行为结合的活动艺术,与演唱.跳动、表演、舞蹈合理配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在以唱为主的情况下,注重引导学生有唱有跳有表演,这样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在流动的音符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6.
声乐表演活动是音乐表演活动的分枝,它是联结声乐作品、声乐表演者、音乐欣赏者的桥梁。本文主要探讨声乐表演活动的主客关系,让我们从这个层面来认识声乐表演活动的本质与特点,并服务于声乐教学实践活动和声乐表演活动。  相似文献   

7.
提高学生音乐素质,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通过节奏向学生传授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使他们在表现音乐时,既有即兴性,又有独创性。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我总结出,从节奏感培养入手,对学生的音乐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我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马南迪 《世界博览》2022,(14):18-19
<正>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典戏剧——日本能乐于2001年与昆曲同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是高度融合诗歌、音乐和舞蹈的古典歌舞剧,表演时使用能面。能面造型具有超越雕刻艺术品和舞台道具的实物性,凝聚俳优心志与艺道。它不仅是日本文化的象征,亦在世界面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能面师及其匠心是日本传统手工艺及其文化传承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他们除了应掌握歌唱、演奏、表演、审美等音乐教学的基本技能外,还须具备音乐课堂教学的理论素养。因而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和技能、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使自己毕业时具有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应具备的全面素养。  相似文献   

10.
韩静  张胜芳 《科技信息》2011,(10):265-265
音乐表演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新兴专业,专业发展历史较为年轻。高职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属于专科教育学历层次,在与众多本科学制的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竞争中,不占优势。一方面学生的专业基础低于本科学制的学生水平,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的音乐表演专业发展模式在我国仍处于探索之中,没有形成成熟的专业建设模式。因此,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研究,对提升专业竞争力,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培养人才的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合唱是集体的声乐表演艺术。它通过集体演唱来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刻画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作品思想感情,是旋律美、节奏美、复调美与和声美的高度综合。通过对音乐美的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和创造,使其陶冶人的情操,把思想升华到崇高的境界,从而使其具有完美的品格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合唱艺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美育载体,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最具操作性的艺术形式。在素质教育中,合唱艺术激发学生创造力,合唱作品可使其体验审美情趣,合唱基本技能可以磨练学生自控力,合唱过程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可以说合唱艺术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明末的琴艺术专著《溪山琴况》,在相当程度上总结了中国的琴美学。它所表达的有关琴艺术的美学思想,可以看作中国音乐美学的高峰。全文论述了24个范畴,为琴艺24种状况,重点论述了音乐的境界为和,琴艺的品格为清,琴艺的形象为丽。  相似文献   

13.
试论钢琴演奏中情感与理智融合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音乐的本质内容、音乐的表演以及体验派与表现派合流的表演艺术三方面来论证情感与理智相融合在钢琴演奏中乃至所有艺术表演中的重要性,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实践中的体会、经验等阐述情感与理智相融合统一的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艺术的领域中,钢琴音乐是最重要的一环。自钢琴发明以来,制作技术不断改进,涌现出了许多名的钢琴演奏家,同时演奏艺术也随之迅速发展,许多名作曲家们也对钢琴特别偏爱,写下了不可胜数的优秀的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校的音乐教育在钢琴的教学中作出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文化艺术修养的培养对于演奏者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我们不能忽略这个因素,相反,应该更加重视,文化艺术修养的提升成为了教学的关注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吴娟 《科技咨询导报》2011,(27):221-222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等来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进而引起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员情感上的共鸣,是任何一种其他艺术形式都无法替代的特殊的艺术,对馆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要求馆员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才能真正领略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通过音乐作品表达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进行音乐文化的宣传,加强和加深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激发爱国思想。千百年来所创造的丰富多才的音乐文化(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等)是音乐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秀的传统音乐大大开阔馆员的文化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馆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素质和审美价值,从而构建和谐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从发展的视角上看,河洛大鼓的雅化取向至少在配器、艺术表演和曲目创作等方面有所延揽;从功能上来看,雅化艺术的社会价值与发展职责在于引导受众的高雅审美情趣和人格理想,进而促进和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方婷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3):149-153
音乐和文字是姊妹艺术,两宗艺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得益彰。"音乐中的文学性与文学中的音乐性"是必然的客观事实。音乐属表演艺术,必须通过演唱、演奏,才能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音乐如离开了文学,就难以独木支撑音乐大厦,文学如缺少音乐语言则变成枯涩无味的、干巴巴的文字堆砌。因此,音乐中文学的渗透为音乐添置了理性的思考;文学中有了音乐因而也闪烁出韵律和节奏的美。它们的联姻使双方都得到提升和深化,艺术的美也在这渗透中释放出迷人的异彩。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音乐审美教育,而音乐审美需要作为人的审美活动的出发点,是以音乐美的感应形式来体验人的本质以获得美感享受的一种生命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以情恬心、以情启智、以情导善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主要特点,而艺术教育是音乐美育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可以克服重“艺”轻“美”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以音乐美学的视角对合唱及合唱艺术美学进行较为详细的理论阐述,介绍合唱艺术的特点及合唱艺术的艺术形式,进而概括其美学特征。合唱表演艺术作为一种特殊音乐艺术形式,具备了音乐美学的全部特征,同时还具有自身特有的美学特征及艺术特点,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并认识合唱这种集体性表演艺术,能够透过音乐合唱本身真正感知到合唱艺术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