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干制脱水加工被广泛应用于农副产品的保藏和精深加工,但是干制加工会影响产品活性物质的含量,导致其生物活性发生改变。为了研究微波真空干制功率对荷叶酚类物质的影响,比较了300,400,500W等不同微波功率真空干制及热风干燥、日晒条件下,荷叶酚类物质含量变化;采用DPPH和FRAP方法比较不同微波功率产品的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荷叶经微波真空干制加工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较热风干燥法显著提高,分别是后者的1.79和1.76倍;荷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微波真空干制荷叶清除DPPH·活性优于热风干燥方式,300,400,500W微波功率干制荷叶清除DPPH· IC50值分别是62.52,49.31,43.59μg/mL;微波功率500W干制荷叶提取物FRAP抗氧化活性分别是日晒荷叶和热风干燥荷叶的3.18和1.82倍。抗氧化活性指标与酚类物质含量相关性分析发现,荷叶总黄酮含量与FRAP和DPPH为极显著相关,表明微波真空干制能够显著影响荷叶酚类物质含量,进而增强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4种干燥方式对山楂总黄酮、总有机酸、维生素C和色泽的影响,考察山楂适宜的干燥加工方式。以金丝桃苷为标准品,采用比色法测定4种干燥方式山楂中总黄酮的含量;以酚酞为指示剂,采用酸碱滴定法,测4种干燥方式山楂中总有机酸含量;用2,6 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4种干燥方式处理山楂中维生素C的含量;用色差仪测定4种干燥方式山楂粉的颜色数据。结果显示,4种干燥方式山楂中总有机酸、总黄酮、维生素C含量差异显著。冷冻干燥处理的样品总有机酸、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为133.25 mg/g和0.322 4 mg/g;自然干燥最低,分别为94.55 mg/g和0.163 1 mg/g。总黄酮以微波干燥样品含量最高,自然干燥样品含量最低,分别为42.26 mg/g和32.25 mg/g。在色泽方面,真空冷冻干燥的山楂色泽最好。真空冷冻干燥在最大程度保留维生素C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地减少了总黄酮的损失,且表现出最理想的色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渗透、冷冻前处理对食品干燥品质的影响,同时为改善产品品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以蓝莓为研究对象,在对样品进行相同干燥处理(热风,30h,60℃)前,进行不同组合模式的渗透(海藻糖、氯化钙、蔗糖)和冷冻-解冻(液氮-80℃,室温)前处理,以干果的脱水速率、含水量、色泽、质构、总糖、抗氧化活性物质等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不同组合渗透、冷冻-解冻前处理对蓝莓物化品质影响显著,冷冻-解冻-渗透-干燥组为最优,较单一渗透处理组、单一冷冻-解冻处理组、未前处理组脱水速率分别提高5.55%、6.39%、36.91%;硬度分别提高8.59%、39.80%、909.00%;总糖含量保持率分别提高1.10、1.44、2.70倍,抗氧化活性(总酚、花色苷、ORAC)提高了16%以上。结果表明:冷冻-解冻处理可以促进渗透效果,渗透与冷冻-解冻前处理模式结合对干燥速率的加快和干燥品质的提升具有显著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温度干燥处理对补血草根总酚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不同温度干燥处理对补血草根中总酚质量分数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总酚质量分数的测定采用Folin-酚比色法,抗氧化能力的检测分别采用DPPH法、TEAC法和FRAP法.结果表明,经50~ 80℃温度范围内干燥处理后,补血草根总酚质量分数、清除DPPH·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均随之逐渐提高,当θ =70℃或80℃处理时达最大(ω(总酚)=7.34%、ρSc50=0.68 mg·mL-1、cTEAC=0.92 mmol·g-1和cFRAP=0.25 mmol·g-1),而当θ≥90℃时,则显著下降;此外,θ=70℃处理后的补血草根,其总酚及其抗氧化能力与晒干处理的样品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与冻干处理的差异则不完全一致.统计分析显示,经不同温度干燥处理后,补血草根中总酚的质量分数与其抗氧化能力间有极显著相关性(R2> 0.91).可见,不同温度干燥处理对补血草根总酚质量分数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显著,提示新鲜的补血草根经适当的干燥处理可提高其总酚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不同温度干燥处理对补血草根中总酚质量分数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总酚质量分数的测定采用Folin-酚比色法,抗氧化能力的检测分别采用DPPH法、TEAC法和FRAP法.结果表明,经50~80℃温度范围内干燥处理后,补血草根总酚质量分数、清除DPPH.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均随之逐渐提高,当θ=70℃或80℃处理时达最大(ω(总酚)=7.34%、ρSC50=0.68 mg·mL-1、cTEAC=0.92 mmol·g-1和cFRAP=0.25 mmol·g-1),而当θ≥90℃时,则显著下降;此外,θ=70℃处理后的补血草根,其总酚及其抗氧化能力与晒干处理的样品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与冻干处理的差异则不完全一致.统计分析显示,经不同温度干燥处理后,补血草根中总酚的质量分数与其抗氧化能力间有极显著相关性(R2>0.91).可见,不同温度干燥处理对补血草根总酚质量分数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显著,提示新鲜的补血草根经适当的干燥处理可提高其总酚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龙眼品种资源中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差异,选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龙眼资源圃的24个龙眼品种,分析其果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总黄酮物质的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总抗氧化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四种不同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不同龙眼品种果肉总酚、总黄酮含量与DPPH、ABTS、FRAP、ORAC四种不同方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的变幅和变异系数较大,呈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不同品种龙眼果肉的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分别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和ORAC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而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EC50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采用快速聚类法将24个不同品种的龙眼聚成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的三大群类。不同品种龙眼果肉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酚类物质是龙眼果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酚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在龙眼果肉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其中结合态平均占总酚含量的17.45%。  相似文献   

7.
测定柚子不同部位的总酚、总黄酮、花青素、矿物质含量,并进行抗氧化性研究,探讨各组分含量与还原力及对·OH、DPPH·清除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柚子不同部位总酚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黄皮、白皮、囊衣、果肉、柚籽,其中黄皮总酚质量比达12.68mg/g;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囊衣、柚籽、白皮、黄皮、果肉,囊衣总黄酮质量比为1.146mg/g;花青素含量果肉最高;柚子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K、Ca、Mg、Mn、Na、Fe等元素,黄皮更易富集矿物质,而白皮中矿物质种类及含量极低;柚子各部位醇提液还原力由高到低依次为黄皮、果肉、柚籽、白皮、囊衣,对·OH清除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黄皮、囊衣、白皮、柚籽、果肉;而囊衣醇提液对DPPH·清除率最高,达到95.24%;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多酚类物质与还原力、DPPH·清除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总酚与·OH清除率显著相关(P<0.05),K、Ca、Mg与还原力、·OH清除率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DPPH·清除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8.
甘薯块根主要品质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33个甘薯品种块根的干物率、淀粉、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等4个品质成分含量。干物率平均值为25.73%,淀粉含量平均值为13.53%,两成分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762)。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值为37.01g·kg-1,维生素C含量平均值为167.14mg·kg-1。干物率、淀粉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r=-0.266)。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红花滇黄精(Polygonatum kzngzanum Coll.et Hemsl.,以下简称“黄精”)片干燥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优选黄精片的最适干燥方式,采用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真空干燥(Vacuum Drying,VD)、微波干燥(Microwave Drying,MD) 4种干燥方式,以干燥时间、平均干燥速率、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色泽、收缩率、复水比、单位能耗以及微观结构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微波干燥下的黄精片干燥时间及单位能耗分别为131 min、5.78 (kW·h)/kg,均显著低于其他干燥方式;微波干燥样品的平均干燥速率及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0.025 84 g/(g·min)、6.49×10-10 m2/s,均显著高于其他干燥方式;微波干燥样品的L*值(76.40)、收缩率(69.42%)、复水比(4.39 g/g)和微观结构均接近真空冷冻干燥样品,显著高于热风和真空干燥样品。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干燥效果及加工成本,建议将微波干燥作为黄精片高效优质的脱水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鲍鱼中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自然晾晒、热风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的方式,研究干制鲍鱼中多糖、总糖、胶原蛋白以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自然晾晒的鲍鱼中多糖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热风干燥及微波真空干燥,而胶原蛋白及氨基酸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余2种干燥方法。其中胶原蛋白含量以微波真空干燥的方式最佳,但同热风干燥间相差不大;氨基酸含量以热风干燥方式最佳。综合整体实验结果,热风干燥及微波真空干燥优于自然晾晒,且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1.
喷雾干燥过程的热干燥机理研究及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雾干燥技术的热干燥机理十分复杂,机理的研究一般采用实验的方法,本文分析喷雾干燥过程的机理,理论推导了逆流喷雾干燥过程一维双向静态数学模型,并用MATLAB对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说明,增大空气量比提高空气温度具有更好的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进行不同温度下同一初含湿量的玉米秸秆等温干燥试验,通过对等温干燥曲线分析认为,玉米秸秆等温干燥过程可分为预热、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3个阶段.再分别对后两个阶段的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不同干燥阶段下干燥速度回归方程,并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出初含湿量为70%的玉米秸秆在130℃等温干燥时降速干燥段的起始点和最佳结束点,进而为农作物秸秆干燥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污泥的干燥速度变化是干燥过程中水分运动的宏观表现,对内部微观的传热传质动力学机制有重要揭示。利用功率谱分析对实验所得间接式加热的污泥干燥速度变化进行分形和混沌特性的判别,并提出Hausdorff维数和整体盒维数的计算方法,以分析其分形规律。通过判断得知,污泥的干燥速度变化具有分形特性。速度变化的Hausdofff维数随参数N值的增大而增大,但波动范围变小,且随着干燥过程进行,其值逐渐减小.另一种反映整体变化的维数——盒维数可以采用变换法计算得出,可用于判别干燥过程的整体分形特性。2种方法所得维数显示,污泥种类和干燥温度等对干燥速度变化的分形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木材干燥工业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木材干燥工业的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中国木材干燥工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讨论了新世纪木材干燥工业发展的趋势及木材干燥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高压电场干燥技术在中药材干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制药中间产品的传统干燥技术工艺中,存在着物料升温过高致使有效成分损失严重、生产时间长、能源消耗高、卫生不合格等问题.利用高压电场干燥技术对化橘红果和化橘红片进行了干燥试验及热风、真空干燥的对比试验,并对干燥后样品的有效成分作了实际检测.结果表明:高压电场干燥技术能够提高化橘红果和化橘红片的干燥速度,并且对有效成分可最大限度的保留.说明高压电场干燥技术是中药材加工领域里一项实用、有效的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木材干燥窑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的木材干燥窑进行优化,实现了多台风机同步回转.设计了风机移动装置,解决了同一干燥窑一次只能干燥一种木材的问题,提高了木材干燥窑干燥不同材种、不同厚度与规格木材的灵活性和效率.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模拟计算了优化后干燥窑内的气流流动状况.模拟结果表明,风机移动装置可以实现同时干燥多种木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蜂王浆进行了微波冷冻干燥的实验研究,获得蜂王浆冻干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和相应的干燥特性曲线;研究了样品厚度、电场强度和真空度对干燥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冷冻干燥具有干燥时间短,干燥质量高的优点,可在干燥行业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低温对流干燥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来兴起的污泥低温热干化技术,采用热重实验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低温对流干燥动力学特性.实验发现:在低温干燥条件下(40~80,℃),污泥降速干燥过程可分为一次降速干燥和二次降速干燥两个阶段;随热风温度降低,低干燥速率的二次降速阶段所占时间比例大幅增加,是污泥低温干燥耗时较长的原因.利用反应工程方法理论,解释了污泥低温干燥过程中产生一次和二次降速干燥阶段的原因,同时,拟合了各干燥阶段脱水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19.
蜜枣太阳能对流干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实验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蜜枣太阳能对流干燥特性的因素,探讨了难干物料密枣在间歇干燥时传热传质特性的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干燥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