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Kung fu”,是中国武术在英语世界的代名词,更是全世界认同的中华文化标志性符号。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考据法对“Kung fu”一词的概念史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法国传教士钱德明于1779年首次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功夫”,并在著作中将“功夫”译作法语“Cong-fou”,含义是“一种道家医学治疗体系”;英国传教士师惟善于1869年开创性地使用了流行至今的“Kung fu”一词,并在中国武术语境下论述了“Kung fu”的内涵,认为“Kung fu”是中国道士、僧侣练习的一种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规范性健身操;英国传教士德贞于1870年至1895年间系统阐释了其对“Kung fu”的理解,认为“Kung fu”是中国道教的一种内家功法;至1920年,英文纸媒已普遍将“Kung fu”一词与“中国武术”划上等号。20世纪70年代初,李小龙通过功夫电影迅速提升了“Kung fu”一词的普及,1976年国际权威英语词典《牛津英语词典》正式收录“Kung fu”一词,使其获得了语言学意义上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2.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23,(17):78-79
<正>功夫巨星李小龙逝世50周年7月20日是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逝世50周年纪念日。1973年7月20日,以Bruce Lee之名蜚声国际的李小龙突然逝世,享年32岁。有报道称,李小龙扭转了华人长期以来在西方世界的负面形象,还让Kung Fu(功夫)一词被纳入英语辞典,他本人也被《时代》杂志选为20世纪全球20名“英雄与偶像”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拉丁语中,“Civilis”(文明)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公民所特有的素质和修养;二是指对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响。在西方,英国启蒙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于1651年写就的《利维坦》一书,首先提出了“文明社会”的概念。他当时所说的“文明社会”,是指与战  相似文献   

4.
“物理”流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一词,在中国古代最早见于战国,此后在各种典籍中被广泛使用。其含义泛指万物之理与自然规律,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相近,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物理”一词的翻译几经变化,古代日本的科学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来华传教士译述的物理书籍也在日本被注释翻译,甲午战争后,中日两国之间科技交流的态势发生了逆转,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日中两国“物理”一词的译名先后确定,随着现代物理学的迅速发展,物理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又在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5.
关于英文“CHINA”一词的来历,一直有三种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一词,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另外,也有人认为,“CHINA”一词的产生,与两千多年前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有关(英文中“秦”的翻译是“CHIN”)。还有一种观点,则把“CHINA”与茶叶挂上了钩。最近,上海东华大学教授周启澄公布了他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周教授精通多种西方语言,他通过对西方语言演变史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认为“CHINA”一词来源于中国的丝绸。按照欧洲语言的演变历史,周教授对丝绸与“CHINA…  相似文献   

6.
“性骚扰”一词常见诸于西方的报刊、广播之中,其含义是指对异性在言语、心理或身体上以性的方式实施非礼的行为。“性骚扰”一词始于何时已无从可考,但至迟它在美国1976年已成为“正式词汇”。当然,类似词语其他国家也早已有之,如我国的“吃豆腐”之类的“俚语”几乎无人不知,其含义与“性骚扰”是相同的。据美国妇女同盟最近对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职业妇女的调查,美国的职业妇女中,至少有70%遭受过“性骚扰”,其中既有平民百姓,也有贵妇淑女。受到“性骚扰”的女性在不同种族、年龄和职业上分布很广,几乎已是一种普遍现象。美国的一些妇女问题专家在分析这一问题时认为,在今日美国乃至绝大多数其他西方国家,妇女在企业界、教育界、政府机构中的地位远不如男子。对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武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为了能与“国际接轨”,越来越西化,越来越丢失“民族性”的标志而趋向“他者化”的问题,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的基础上,运用后殖民理论中关于“他者”与“自我”的思想对此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完全站在迎合西方人对民族体育欣赏口味的立场上来展示武术,分明就是一种文化上的“他者化”,这是应该加以警惕的;武术的发展其主体意识不可丢失,当下及未来的武术国际化传播与国内的发展改革还须重新围绕“民族特色”这个关键点来展开,即从“他者”走向“自我”的回归.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之间应该是一种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自我与他者不是一个征服与对抗的关系,而是一个主体与主体、相互借鉴塑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龙隐 《世界博览》2012,(2):82-84
香港曾是世界上舞刀弄剑功夫电影的主产地。如今,功夫片已不再是中国演员的专利。在中国功夫片影星开始美式发展,中国武术指导也在外国剧组担当指导的多年之后,好莱坞积聚了多年的“内力”,《功夫熊猫》不过是最明显的“卖萌”,而2012年,好莱坞功夫片才会大举来袭。 即将上映的好菜坞功夫片  相似文献   

9.
五十多年前,当迈克尔,韦斯特(MiChaeI West)的《新方法英语词典》(NewMethod Ehglish Dictionary)于一九三五年问世时,外国学生学英语需要一种专用词典的想法便随之诞生了.韦斯特在一九六一年版的前言中说:“本英语词典是专为外国人编纂的,用其认知的单词解释其尚未熟识的单词和惯用法的意义”.韦斯特切实已触及问题的要害.当学生面临一部英语词典时他们首先要问“如果定义完全是英语我当如何理解?.”今天英语教学词典的出版商们对此仍极为敏感,他们一致声称要“控制”.定义语言.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侵略,侵略的工具是鸦片、枪炮、传教士。而传教士则是侵华的急先锋,给中国带来极大的灾难,就连西方殖民者也承认:“一个传教士抵得上一营军队”。正因如此,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声势浩大的反“洋教”斗争,反对“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  相似文献   

11.
陈莉 《科技信息》2008,(20):190-190
本文剖析了中西方(dragon)的差异,认为将中国“龙”译成英语“dragon”一词,违背了英汉互译词语翻译的三个原则,导致了西方对中国“龙”的文化误读。  相似文献   

12.
Black是诸多英语颜色词中的一个,它的汉译是“黑色”。就象其它许多颜色词一样,它被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在运用范围上,Black可说是首屈一指,是最活跃的一个颜色词。英国人在运用Black一词的方法上与中国人运用“黑色”一词有时是相似的,有时却截然不同。本文拟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来谈谈Black一词在含义和用法上与汉语“黑色”一词的弄异同。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向中国的传播,是在一种复杂的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历史真会开玩笑,欧州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科学文化,到十七世纪,竞由一些传教士带到了东方来。尽管传教士的活动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和殖民主义味道,但是,他们确实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文明,这就是所谓“西学东渐”。  相似文献   

14.
早在16世纪中叶,西方的天主教传教士就开始来到中国传教,鸦片战争以后,伴随资本主义大炮狂暴袭来的,便是大批传教士在中国展开了普遍的传教活动.传教士的东来,一方面是在履行其传教与文化侵略的职责,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为中国带来了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成为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支特殊的外来势力.但长期以来,史学界对“西方宗教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这一问题存在着基本否定和过分赞扬两种颂向,没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因此,笔者拟从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晚清时西方宗教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武术和西方体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哲学、文化学、美学的视角,以天人关系和身心关系为主线,通过对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文化进行比较,认为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审美方式不同是因为哲学起点不同而导致的,而且中国武术的美学特征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而西方体育的美学特征是二元对立的关系。通过比较以揭示中国武术审美特征来促进武术美学的发展,弘扬中国武术文化优势,为中国武术文化的交流、传承、发展提供一些现实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杨妮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2):161-161
20世纪初,西方出现了研究语言学的热潮。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是其中一项重大的突破。他认为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词和句子,而应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美国语言学家塞尔系统地修改了言语行为理论,除了认同言语行为是语言的最小单位,还发展了奥斯汀的观点,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一词很早见于我国古籍。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过;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西晋文学家束《补亡诗》说:“文化内辑,武动外悠。”考察它的含义,前者是“文治教化”的意思,后者是与“武功”相对应的词汇,包含着“文治”的意义。古代语言中的“文化”概念均与现代文化学所运用的“文化”一词有区别。在现代科学上,“文化”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尤其是在人类学上,它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科学术语。在欧洲,1420年时“文化”一词尚系指“农耕”。1865年,英国人类学派的创始人E·B·泰勒在…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华传教工作始于1829年。美国来华传教士雅裨理和卫三畏分别于1830年与1833年来华。鸦片战争之前,由于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来华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他们对中国的理解是比较肤浅的。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个奇风异俗盛行的异教国度,是个等待西方“先进”文明与宗教拯救的民族。他们用文字记录了来华美国人对中国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也成为此后美国人中国观的最初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33年,内丹家赵避尘(1860~1942年)刻板印刷的内丹名著《性命法诀明指》,大量引入西方身心观来汇通内丹身心观,在内丹学界影响很大。考察《性命法诀明指》中西方身心观的来源,发现赵氏大量取材自1851年出版的由英国传教士合信与陈修堂共同编译的《全体新论》。从两个方面探索内丹家青睐《全体新论》的可能原因。其一,传教士对西方"灵魂论"与中国传统"心性论"的汇通,让内丹家更易接受传教士译著。其二,《全体新论》持久不衰的影响力。最后从传教士"灵魂"与内丹"元神"差异的角度,对赵氏汇通略作评价。  相似文献   

20.
近百年来,关于麋鹿(简称麋,俗呼四不像)在中国的历史,几乎都是根据一些西方科学家的观点向国内外介绍的.也就是说,麋虽是起源于中国的稀贵野生动物,但自汉末以来在中国早已绝迹,只有清朝北京南苑这个御苑里曾经保存着;西方国家在1865年以前还不知道有这一种动物,而是由一位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甫首次在南苑墙外才窥见的.由于他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