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日子以来,美国国内掀起一股“奥巴马风暴”:黑人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纽约时报》、CNN、FOX等主流媒体中。在Google的新闻搜索中关于“奥巴马”这个词就有1.48万  相似文献   

2.
去年9月,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好莱坞影片《K-19》(又译《K-19押寡妇制造者》)一反常态地获得了好评。要知道纯男性题材的美国影片在欧洲并不太受青睐,《K-19》的成绩也让其主演哈里森·福特、莱姆·尼森及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在电影节上大出风头,成为众多记者和影迷追逐的中心人物。  相似文献   

3.
美国资产阶级社会评论家迈克耳·哈林顿在他所著的《另一个美国》一书(关于本书,本刊14期上已有评介)中,有一章专门论述黑人在美国遭受的歧视和迫害。哈林顿虽然不可能认清这种种族歧视和迫害的真正根源和指出消灭这种现象的道路,但是,他在书里涉及的许多事实和数字,对肯尼迪政府贩卖的什么“自由、平等、博爱”,什么“民权”等等却是一个揭露,下面是以《黑人,活该!》为题的该书第四章第三节的节译。现题是我们加的。——编者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作家克劳德·麦凯在1940年写了一本描写住在纽约哈莱姆的黑人的苦难生活的书:《哈莱姆:黑人的首都》。在美国黑人心目中,哈莱姆也确是他们的“首都”。哈莱姆是在1658年荷兰人移民时建立的,那时候哈莱姆还只是一个农村。十九世纪后,哈莱姆就逐渐形成美国最大的黑人聚居区和美国最大的贫民窟。它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第110号大街到168号大  相似文献   

5.
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1835——1910)在1886年写的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提出了当时最为迫切的社会主题——反对压榨黑人的蓄奴制。它生动而广泛地展示了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  相似文献   

6.
尤多拉·韦尔蒂和凯瑟琳·安·波特同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两人的作品都真实地反映了美国南方的生活。两人的短篇小说作品《熟路》和《威塞奥尔奶奶的弥留之际》堪称短篇小说的典范。两篇小说用不同的叙事手法刻画了性格坚强,命运多舛的女性,揭示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最近,德国《明镜》周刊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一系列数字来说明美国社会确实存在种族歧视。这些数字虽算不上全面,但也可从中窥见美国种族不平等状况之一斑。在经济方面,美国白人家庭年平均收入36915美元,比黑人家庭的平均收入高15000美元。在最近20年中,白人家庭的收入增加了8.7%,而黑人家庭的实际收入只增加1.2%。在就业方面,  相似文献   

8.
初冬季节,我有幸去采访一位美国黑人——约翰尼·福特。他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黑人,他是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克基市连选四任的市长、美国“黑人市长全国会议”主席、“世界市长会议”主席。以前听说过一些关于美国黑人的事情,但印象最深的只是美国女作家斯陀夫人的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和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脍炙人口的演说《我有一个梦》。它们标志着美国黑人历史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那么现在美国黑人的状况究竟怎样? 在美国黑人市长代表团下榻处,一个体魄健壮、脸庞黝黑、英俊洒脱的年轻人把我领到了房间。我心想,他大概是主人的秘书吧?!待我坐定之后,他递上  相似文献   

9.
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1931———)是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小说家之一,于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莫里森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满诗意为特征的五部小说,展现了黑人在美国社会三百余年的历史,揭示出蓄奴制度和种族歧视对黑人的精神伤害,从人物价值观的扭曲而造成的自我扭曲这一深层次上揭露种族歧视的罪恶,并使读者从黑人妇女的经历与视角对这一现实有了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论美国学者》一文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牌。它宣告了美国文学在精神方面的独立。尽管在爱默生之前美国已有部分世界知名作家,如华盛顿·欧文,托马斯·潘恩等,但他们的作品或者是模仿欧洲作家,或者是政论文章。只是在爱默生的《论美国学者》发表之后,美国文学才进入了它的成熟期。在随后的这一阶段中,美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作家和杰出的作品。其中包括霍桑的《红字》、麦尔维尔的《白鲸》、梭罗的《沃尔登》,(或林中生活)惠特曼的《草叶集》,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等等。  相似文献   

11.
唐吉 《世界博览》2011,(6):47-47
屡败屡战,意欲何为?虽然从未与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结缘,但索尼电影公司却获得了好莱坞与美国的认可。"虽然已经是第14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但是索尼电影公司的影片还是没能拿到小金人。"《华尔街日报》2月28日的一则报道表达了对《社交网络》错失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遗憾。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美国好莱坞大片、被称为史上第一部黑人超级英雄电影《黑豹》风靡全球,打破多个票房纪录,并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吸引了《华盛顿邮报》等严肃媒体及学界大量讨论。《黑豹》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科技先进、富有的虚拟非洲国家瓦坎达,在这里各种高新科技异常酷炫。该影片由此引发了外界对"非洲未来主义"的探讨,即以非洲黑人为主体,畅想人类未来科技和非洲传统文  相似文献   

13.
“黑人桂冠诗人”兰斯顿·休斯自从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疲惫的布鲁斯》起,便成为了用诗阐释美国黑人生活的权威。本文将对休斯诗作中频频出现的“梦”这一主题进行解析,以探讨休斯的黑人“新美国梦”的核心与本质及其对传统“美国梦”的质疑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先是好莱坞的老帅哥“银幕头号英雄”格里高里·派克去世;接着是四次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好莱坞第一夫人”凯瑟琳·赫本西归,享年96岁;还有“灵歌之王”黑人歌唱家班尼·卡特的谢世……总之,在这个流火的夏天,我们的心境突然在燥热的空气中沉寂下来,终于可以打理思绪,翻开回忆,让曾经流光溢彩的片段再度回放。最具个性的赫本具备与生俱来的独立人格,在女王般桀骜不驯气质与温馨的人性之间游刃有余。快人快语、诙谐机智、有时盛气凌人、经常着宽松舒适的裤装。不喜欢好莱坞的宴会、应酬,常将娱记们拒于千里之外。破除了好莱坞对女…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这位在美国文学史上开一代创作先河的小说家,为后人留下了20多篇不朽佳作。其中,令人惊讶的是:在他全部作品中,两部描写少年历险故事的著作——《汤姆·索耶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始终处于最突出的位置,并一直被中外学者公推为其代表作。于是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美国文坛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克·吐温为什么选择了儿童的角色,而又把他们塑造得空前成功?纵观文学界对马克·吐温作品及其人物形象的有关研究成果和论述,似乎都不能够圆满地答复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46年,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就在他的短文《政治和英语》中尖锐地指出。英语正在受到政治的严重污染。最近,美国一位名叫威廉·卢兹的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写了一本题为《朦胧语言》的书,对朦胧语言现象的出现进行了猛烈抨击。  相似文献   

17.
阿黛尔是夏洛蒂·勃朗特在其小说《简·爱》中塑造的一个儿童形象。作者塑造人物的着力点显然不在这一形象身上 ,但从小说艺术的角度观照 ,它在《简·爱》中却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作品内部结构的组织和外在形式的安排诸因素的重要手段 ,是主要人物关系构成的主要纽带 ,因而它在《简·爱》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菲尔丁通过《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这部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他那"严整而系统的男权观点",那就是,男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便是以男性为社会主导历史。本文将通过分析作品中男性人物的自我意识膨胀及女性人物的自我意识泯灭来为菲尔丁的男权思想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9.
8月中旬的一天,美国新任驻南越“大使”亨利·卡伯特·洛奇(Henry Cabot Lodge)在旧金山搭乘一架商业飞机前往日本转赴南越任所。一上飞机洛奇就遇见了以暴露美国在东南亚外交官丑恶面目的小说《不体面的美国人》而知名的作者伯尔狄克。对洛奇说来,这真不是一个好兆头。更难堪的是伯尔狄克不揣冒昧地向这位新任“大使”大谈了一番外交官之道。《时代》周刊报道说,洛奇“富有外交家风度地”听取了伯尔狄克的意见。到达日本以后,  相似文献   

20.
亨利·基辛格的回忆录《白宫岁月》已于十月下旬在美国出版。美、欧一些刊物在此以前已分别发表了此书的某些章节。基辛格曾任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尼克松、福特两位总统的国务卿,历时共八年。正如美国《时代》周刊摘登《白宫岁月》时指出的,基辛格曾“帮助制定”了当时美国的各项政策,他对“那些动荡的年代”的“非同寻常的描述”,将有助于了解美国对外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某些侧面。下面,我们根据《时代》周刊的节本,摘译了其中的几部分,分期刊出。《白宫岁月》的节译本,年内即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全译本随后也将由本社译出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