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危害棉花维管组织的两种真菌类病害,在全国棉区均有分布,它们通过病原菌堵塞导管、产生毒素等多种形式危害棉株。本文论述了两种病害的发病症状、致萎机制、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规律,最后提出抗病育种依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利用杀菌剂和液肥防治棉花黄萎病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国家棉花收购政策的调整,垦区植棉面积成倍增长,这给棉花轮作防止棉黄萎病的侵染带来不少困难,因棉花黄萎病的不断发主和蔓延,对棉花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部分重病棉田因病产量损失严重,棉纤维品质下降、经济损失很大.笔者自1987年始至今利用国内新近生产的杀菌剂及液肥对棉花黄萎病作了防治试验,以期筛选出对防治棉黄萎病有效的药剂,供生产决策部门参考选用.现将87年以来的试验结果整理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棉花枯萎病是威胁棉花生产的严重病害之一。由于病源菌的顽同性,清除比较困难,因此逐年蔓延。宁波地区农科所棉花组的同志为探索这一病害的防治措施,于1972年在慈溪县第一农场,进行枯萎病防治的调查和试验工作。据宁波地区农科所调查和试验初步认为:棉花与水稻轮作是控制棉花枯萎病和改造重病地区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水源充足的地区,采用这种轮作方法,可以夺取棉花的高产稳产;在  相似文献   

4.
木霉及其制剂对棉花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9个木霉菌株对棉花丝核菌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为39.71%-82.35%,14个菌株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37.5%-75.00%,9个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30.49%-65.85%。制备了绿色木霉LTR-2的可湿性粉剂,田问条件下处理种子及灌根,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50.1%-80.0%。  相似文献   

5.
我场地处钱塘江北岸,系细沙壤土,土质较差,有机质约0.5%,全氮0.03%,全磷0.13%左右,PH8.5,可溶性盐0.1%以上。1975年我们进行了大麦、棉花连作试验(以下称麦后棉),面积1.1亩,前作大麦早熟3号,亩产410斤,棉花(宁棉12)亩产皮棉135斤,较早播棉增产10.66%,1976年又试种麦后棉1亩,前作大麦早熟3号亩产523斤,棉花虽遭严重伏旱和秋季低温的影响仍亩产皮棉127斤,较对照增产6.72%。说明,麦棉连作是夺取粮棉双丰收的一个新的途径。在生产上搭配种植一定面积的麦棉连作,对于解决麦棉套种在争地争光  相似文献   

6.
在多年连作的棉田上进行不同茬口的棉花轮作倒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茬口对连作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从而筛选适应棉田轮作倒茬的最佳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茬口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来说,小麦复播大豆绿肥的茬口对棉花的增产效果较好,其次为加工番茄茬口。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从一把伞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组织分离到的内生细菌YBS106对三叶一心棉苗进行灌根诱导,同时挑战接种棉花枯萎病菌或棉花黄萎病菌,测定YBS106诱导对棉叶中抗性相关酶POD和PPO活性及与抗性相关的MDA和VC含量的影响,同时测定YBS106对棉花枯、黄萎病的相对防效。结果表明,YBS106诱导对POD和PPO活性及MDA和Vc含量均有显著影响。YBS106能有效诱棉叶中POD和PPO等防御酶活及Vc含量增加和MDA含量的减少,MDA和Vc含量在诱导后第5天达到最高,POD和PPO活性在诱导后第10天达到最高。病原菌挑战接种100 d时,YBS106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相对防效分别为64.24%和71.37%,这与棉花系统抗性相关的防御酶活及相关物质(MDA和Vc)含量的变化趋势吻合。该结果表明YBS106诱导棉花产生了对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的系统抗性。  相似文献   

8.
<正>新石K4(18-3)棉花属早熟陆地棉品系,是由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从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特早熟材料中选育而成,生育期119天。2004年从石河子引入阜康市上户沟乡示  相似文献   

9.
利用目的基因转化技术培育棉花抗病新品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菜豆几丁质酶基因与烟草β-1、3葡聚糖酶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BLGC导入新疆棉花主栽品种(系)系550、822、1304、石远321。通过卡那霉素检测、PCR-Southern验证、抗黄萎病、枯萎病性筛选,得到抗病性良好且遗传性稳定的转基因棉花。经过6年10个世代的选育,育成抗枯萎病、抗(耐)黄萎病的转基因抗病新品系。  相似文献   

10.
中棉19(原名中886)是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培育的一个多抗棉花新品种。它具有早熟、高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耐棉苗根腐病,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和Ⅱ级抗蚜虫等特性.适于麦棉套种也可  相似文献   

11.
利用棉籽壳替代麦粒砂繁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棉籽壳和麦粒砂分别作为真菌培养基物,繁殖棉花枯萎病病原菌和棉花黄萎病病原菌,试验结果表明棉籽壳繁殖棉花两种病病原菌,比常规麦粒砂繁殖质量好,速度快,成本低,污染小。  相似文献   

12.
辽棉15号具有高抗枯萎病,兼抗黄萎病,高产、稳产、品质好的特点。经本团1996、1997两年大田生产认为该品种能适应石河子地区重病棉田生态环境,可以种植在重病棉田中。  相似文献   

13.
育种工作确实告诉我们,两种侵犯棉花的病虫害——根线虫和棉花枯萎病——现在已经可能用新育成的品系成功地进行控制了。在几年的研究工作基础上最近取得了有意义的突破;研究工作探明了培育棉花抗枯萎病的问题首先是一个培育抗根线虫病的问题。没有一种陆地棉品种不具备几分对线虫的抵抗性而能表现出耐枯萎病的。棉花根瘤的产生,是一种细小的如鳗状的寄生性线虫贯穿棉株根部组织引起的。根部细胞受到这种寄生线虫的刺激而发展起来,从而形成虫瘿,在棉花根系形成肿瘤似的结节性膨大。然后寄主植物遭到枯萎病的侵犯。这种真菌性病害通过被线虫损伤的根部进入寄主,再  相似文献   

14.
日前,针对制约棉花生产的世界性难题黄萎病,中国农业大学研究成功了转基因棉花抗病抗逆品种,有望从今年开始让天津市郊百万亩棉花生产彻底摆脱棉花“癌症”——黄萎病的困扰。农业专家介绍,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天津棉花种植面积达百万亩,黄萎病发生率高达80%,一般减产在10%左右,严重减产可导致绝收,给广大棉农造成极大损失。培育抗病品种是世界上公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尉犁县及辖区塔里木垦区水资源缺乏,轮作倒茬面积小,中、低产田的面积占整个植棉面积的40%以上。棉花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品种、气候和栽培技术三个方面,其中品质是内在因素。自95年“军棉一号”被淘汰以来,我区引进并推广的棉花品种达8个以上,每年都有10个以上的棉花品种参加小区品种试验,棉花品种最好的就种植2-3年就淘汰,始终确定不了主栽品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使我区在品种选育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就此,二00三年尉犁县农技中心、三十三团积极与科研单位和种业集团公司合作联系,对引进的优质品种,进行筛选、驯化,使棉花品种不断优化,为塔垦区棉花高产提供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莫索湾垦区处于旱荒漠地区,土壤有机质少,肥力低,是限制小麦、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1984年冬改春后,不仅麦棉连年高产稳产,而且由麦棉连作改为春小麦(复播绿肥)——棉花——棉花——春小麦(复播绿肥)的轮作制度.绿肥(油葵)三年轮回一次,为棉花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棉花茬口的肥力又为春小麦丰产奠定基础.创造了一条麦棉轮作稳产高产的新途径,解决了冬小麦“三年一小冻,五年一大冻”的冻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棉花枯黄萎病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本文对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方法进行综述,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常熟市董浜镇徐市辖区,原来是一个完整的纯棉乡,上世纪90年代中期,棉花黄萎病连年不断,棉花价格逐年下降农用物资却年年上升,农民叫苦连天。无可奈何之下,原徐市镇党委通过调查研究,实行改棉为菜,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到2002年为止,全镇3.4万亩耕地,2.8万亩种上了蔬菜,占总面积的87.5%,蔬菜收入达5000多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7.8%,  相似文献   

19.
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目研究中,从植物根围、根表和植物内部分离到1345株细菌,并测定了他们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性。118株细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性,抑菌率≥50%。其中25个菌株的抑菌率≥。70%,93个菌株的抑菌率为50%~70%。另外从棉花黄萎菌的微菌核际分离到57株细菌,其中30株细菌能显著地抑制棉花黄萎菌微菌核的菌落生长(5个菌株完全抑制微菌核的萌发和生长,15菌株的抑菌率为40%~97%)。这些拮抗菌的培养滤液也能抑制棉花黄萎菌的生长。室内盆栽实验证明,应用拮抗菌处理棉花种子,有10个拮抗细菌能极显著地防治棉花黄萎病,其中4个菌株(ICB-18、NCD-2、CS-25和CS--27)的防病效果极好,防病效果为72.3%~81.4%,3个菌株(C-94、C-28和NCD-25)的防病效果为55.7%~61.9%。1999~2000年的2年田间小区试验中。NCD-2菌株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显著,并且显著优于国外商品化生防制剂TF,该菌株连续两年的防病效果平均为85.4%;另外4个菌株(ICB-18、CS-25、C-94和C-28)亦能显著防治棉花黄萎病,但防病效果与国外商品化生防制剂TF相当。在田间示范中,应用生防细菌NCD-2制剂拌种后直接播种技术防治棉花黄萎病,防病效果达到51.2%。同时应用生防细菌NCD-2制剂拌种育苗移栽技术防治棉花黄萎病,防病效果达到52.6%并且增产22.85%。本文同时测定了NCD-2对主要大田作物的安全性,证明其对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黄瓜、茄子和大豆等7种作物没有致病性,并且对这些作物的出苗、生长和发育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区棉花重茬面积不断增加,棉花枯、黄萎病逐年加重,通过喷施萎菌剂、苗康、壮根、棉康宁四种药剂,减轻了棉株的发病率,提高产量2 ̄7.59%,单株成铃率增加0.104个,铃重增加0.06 ̄0.18克,品质较对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