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辨识某伺服机构的问题,本文采用了具有自适应步长的K-均值聚类算法对网络中心进行调整,学习算法中的局部卡尔曼滤波器考虑了径向基网络的空间和参数局部特性,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性与学习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了RBP网络对伺服机构建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3.
这篇文章中,考虑到现阶段使用神经网络时的困难,提出用容错神经网络仿真器来开发神经网络。文中首先给出了整体设计方案,然后详细地规划了各个模块及其相互调用关系,给出了基于VisualC++4.2的软件实现方法。文末还提供了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几个界面,指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飞控系统主动容错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控制工程的角度对目前飞行控制系统和空中交通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首先分析了飞行控制系统主要的故障类型,包括舵面故障、传感器故障和过程故障。然后根据线性和非线性飞机模型,分别介绍了相关的容错控制技术,主要分为基于模型和基于知识两大类。对于空中交通系统的容错控制技术也做了深入的阐述。最后,对飞行控制系统主动容错控制技术领域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本文研究了对任意传感器故障系统的容错设计问题。通过解Lyapunov方程及一个不等式成立与否,可给出反馈律。不仅对性能指标是最优的和好的动态性能,而且对传感器失效仍能保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8.
9.
一种基于串行总线的智能容错飞控计算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程技术角度出发,讨论了适用于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容错飞控计算机系统的实现,给出了基于串行总线的智能容错飞控计算机系统结构,将工作状态检测系统和故障预测技术应用到容错计算机系统中,可在故障发生前采取容错措施,避免故障发生和故障造成的系统失效.给出了总线接口、运算控制单元、A/D转换单元、通讯模块的结构和实现方法,指出利用CPLD和HDL语言进行电路综合具有效率高、测试方便、易修改的特点,应在实践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双机编队飞行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编队飞行控制的关键技术就是保持编队队形并且跟踪指定的飞行路径.考虑到编队飞机之间的相互影响,根据相对位置和全局坐标系统(编队中心)采用混合控制结构对编队飞机进行控制,使用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技术使得两机具有良好的模型跟踪能力,以便于僚机实现良好的跟踪,保持编队之间的相对距离;同时设计三通道神经网络混合PID控制器使得飞行控制系统快速跟踪指令,保持编队队形.以两架无人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编队飞行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自适应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2.
船舶航向的神经网络并行鲁棒模型参考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大型船舶的航向控制特性,提出一种神经网络并行自学习鲁棒模型参考控制方法。这种复合控制结构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非线性映射能力,解决传统自适应控制中模型的在线辨识和控制器的在线设计问题,以达到对不确定非线性船舶的高精度输出跟踪控制;通过引入运行监控器,克服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实时性差的问题;利用一个鲁棒反馈控制器,来保证神经网络模型学习初期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对设定航向具有精确的跟踪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结合高增益观测器,针对相对阶为n的非线性系统,设计了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利用Lyapnov定理获得了神经网络权值的更新律和控制器的控制律,从而确保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有界性。由于神经网络不需任何的离线训练,因而该控制器能够广泛应用于一大类非线性性系统的控制中。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16.
五轴转台在寻的制导武器半实物仿真系统中具有突出的优点。介绍了某型五轴电动转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详细给出了转台控制系统的软件及相关硬件的设计。本套数字式集散控制系统特点在于采用自主研发的基于ARM的多功能运动控制器,能够满足仿真、控制的硬实时性要求,而且在使用上具有很好的灵活性,便于实现一些复杂的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将模糊技术应用于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中,在研究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系统,它包括无人机速度、高度和方向三个部分的模糊控制器.针对编队飞行特点确定相应规则和算法,实现了对编队飞行中无人机的稳定控制,仿真结果说明此模糊控制器优于传统控制器,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基于伪控制补偿解决自适应控制中作动器饱和问题的方法。基本控制律采用非线性动态逆方法设计,神经网络用于对逆误差进行重构。伪控制补偿消除作动器和自适应单元之间的交互影响。通过在超机动飞行控制的应用仿真表明,该控制方案弥补了动态逆要求精确数学模型的缺点,消除了作动器饱和对自适应单元的影响,提高了整个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