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很多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中专语文教学如何改革呢?很多教师认为,中专与初中相衔接,语文教学的思想、方法、路子自然是相通的,初中的教改成果拿到中专来用也是行得通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有些教改经验在初中很适合,到了中专却行不通。症结何在?我想,中专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自然有不同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律和个性,有自己的特点和方法。中专语文教学改革的因素很多,在此,我就以往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谈谈中专语文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陈媛媛 《科技信息》2010,(11):238-238
在职业学校全面塑造学生人格意义重大,而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每一名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责任,教师应从根本上更新观念,充分挖掘语文中的人文性内容。同时应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人文性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崔凯 《科技咨询导报》2014,(17):108-108
就目前而言,中专语文科目教学的发展良莠不齐,当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不利于中专语文科目教学效率的提高,针对这种现象,就需要明确中专语文在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改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语文的学科性质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处理好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的关系。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的突出特点。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实现双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走向和谐统一是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实现两性的和谐交融,对实现壮汉双语文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摒弃贴标签式的寓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通过多元解读寓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昭示了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还语文以应有的面目,给语文以应有的地位。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作文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就新课标下小学写作教学,从拓宽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中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柯金枝 《科技信息》2011,(15):J0308-J0308,J0317
语文课本中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实施美育的最佳载体,语文教学应当在诗意光辉的照耀下,给学生以美的愉悦和美的享受。语文应该成为学生心灵的栖息地、精神的家园。本文试图通过对中专语文审美教学的分析并展示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探讨中专语文实施审美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纪英 《科技资讯》2010,(36):126-127
语文教学的"专业化"意味着将语文教学科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在独立发挥语文的审美性、人文性的同时,对专业课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中职语文课改的专业化应首先坚守语文学科的人文底线,沿着语文审美和情感这一人文底线的方向,进一步挖掘语和推动专业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中专语文科目的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种种问题对于中专语文科目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具有不良影响,就此现象,本研究对中专语文在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改善中专语文在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中专语文教改步履蹒跚,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专语文教学一直依附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从课程结构到教材教法全都套用普通高中的模式。在教改方面,只注重语文课程改革的共性,忽略了不同培养目标下的个性。这就使中专的语文改革只能在局部教法上兜圈子,在吸收普教高中教法改革的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因袭了“升学率”这个紧箍咒给普教语文改革带来的种种弊端,从而导致中专语文改革不能走出一条适合于中专自身发展需要的新路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泛人文性"现象越来越突出。语文教学"泛人文性"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文化方面深层次的原因,也有语文教育内部的原因,《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与目标的模糊表述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只有在坚持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的的前提下,启发学生的智德,才能保证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亟待提高文学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梅 《科技信息》2009,(23):I0128-I0128
现在的语文教师队伍,主体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没有接受过多少文学的陶冶。近百年的语文教育,对其本质的认识和把握上,认为它是一种技能训练,跟工人学徒、运动员训练一样,是纯粹的技术行为,即把语文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而目前在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下,一切教学活动惟高考指挥棒而动。在这样一个传统的烙印下,教师漠视语文教学的文学性。因此抛弃工具性,注重人文性,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从中专语文教师的角度论述了中专语文教育的重要性,结合笔者语文教学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目前中专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几种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现状的教学模式。各中专语文教师应积极尝试、探索改进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具有实用性语文知识、具备较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完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使命。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语文阅读课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苓文重在结合这些问题,提出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杜娟 《科技知识动漫》2009,(13):142-143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童话故事教学,是初一学生喜欢的一个单元,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人的思维,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新课标关于语文教学的性质中也特别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新和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怎样落实这一点呢?我以《地毯下的尘土》为例说明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渗透,现代教育新技术不断运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异彩纷呈,但在这背后我们却不难看到语文教学的失落——课堂变得热闹了,而语文味儿却淡化了;人文性增强了,工具性减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特点砷不突出了。使语文课有点不像“语文”了,语文本色显示不出了本色语文。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已成为共识。在语文教学中,要用好工具性,挖掘人文蕴藏;尊重学生个性,营造人文氛围;重视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师生互相关爱,共铸人文心灵。  相似文献   

19.
现实的语文教学里,教育教学脱离人文性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语文教育偏重应试的工具性价值,忽视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本体地位.新颁布实施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语文的文学性教学.今后教学中,要避免抹煞文学性,体现教学应有的情趣和意味,再者要体现人文关怀,还语文教学的血肉和灵魂.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知识提供坚实的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工具,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