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针对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拖车空调频繁出现过流故障问题,重点分析了拖车空调压缩机过流保护的要求和导致空调压缩机误报过流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现场动车组故障数据,试验测试动力车列供和拖车逆变器的输出波形,查明了导致该型动车组拖车空调压缩机过流故障的原因是PLC主机逻辑控制程序问题.本文方法不仅能彻底解决该型动车组拖车空调压缩机过流误报警故障的问题,还对既有25G型客车车辆编组列车的类似故障处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对跨临界CO2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考虑压缩机绝热效率随压比的变化,分析了过热度、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以及高压压力等对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影响,并与不考虑压缩机绝热效率随压比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系统存在最佳高压和最佳过热度;最佳过热度随着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提高而增大;气体冷却器和压缩机效率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在较大高压压力下,与气体冷却器和压缩机效率相比,过热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3.
过热度和高压压力对跨临界CO2汽车空调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对跨临界CO2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考虑压缩机绝热效率随压比的变化,分析了过热度、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以及高压压力等对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影响,并与不考虑压缩机绝热效率随压比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系统存在最佳高压和最佳过热度;最佳过热度随着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提高而增大;气体冷却器和压缩机效率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在较大高压压力下,与气体冷却器和压缩机效率相比,过热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4.
空调压缩机采用新的环保型冷媒体,已是世界各国空调压缩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新的冷媒体的润滑性能,对空调压缩机内使用的常规结构的滚针轴承来说,已显示出许多不适应问题.因此,急需开发出具有较高耐久性和长寿命的滚针轴承.文章着重分析了新的工作条件下常规结构滚针轴承的破坏情况,提出了冲压滚针轴承新的结构改进设计特点以及开发和高速性能比较结果,为今后轴承在新冷媒体空调压缩机的广泛使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压缩机的发展趋势,描述了涡旋式压缩机的技术特点,并以某重卡为例,从热负荷计算、压缩机选型、设计校核以及试验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涡旋式压缩机在江淮重卡空调系统上的应用研究过程.结果表明涡旋压缩机应用完全具有可行性,并且其应用在提升空调性能、降低成本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空调制冷压缩机技术的发展对我国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重要影响,空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数量的增多,使空调制冷压缩机技术的研究变得非常必要。本文围绕环保与节能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从制冷压缩机的部件及制冷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进行分析,以便使空调制冷压缩机技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空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器,空调除了需要具备节能、低噪,使用舒适等特点外,作为一种耐用消费品,其在寿命周期内的高可靠性备受关注。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空调器的心脏——压缩机来实现,空调的性能、可靠性以及长达10年以上的运行寿命,必须由压缩机来保证。因此,如何提高作为主机——压缩机的高效率、低噪音、高可靠性的压缩机是所有压缩机生产不懈努力的方向。本文采用磷酸锰薄膜技术对旋转式空调压缩机曲轴进行处理,研究该处理技术对曲轴耐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列车大修时,必须进行压缩机排量试验,以评估检修后的空调压缩机性能及检验质量。利用VB开发的基于PC机的列车空调压缩机测试系统,采用串口通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该系统现已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变排量压缩机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变排量压缩机,建立变排量压缩机数学模型,分析变排量压缩机四种模式下的系统特性。变排量压缩机空调制冷系统性能分析,为实际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试验平台,利用步入式低温环境试验舱,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下涡旋式压缩机和斜盘式变排量压缩机对热泵空调系统性能和车室内平均温度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涡旋式压缩机的热泵空调系统,车室内平均温度随时间以近似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规律增加;而采用斜盘式变排量压缩机的系统,车室内平均温度随时间以开口向右的抛物线规律增加. 高压管路内工质的温度和压力变化趋势与车室内平均温度变化趋势类似. 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增加,车室内达到舒适温度的时间变短.   相似文献   

11.
用CFD方法模拟了空调卧室内制冷制热运行时3种不同的住宅空调模式(包括普通窗式空调器、分体机及具有引入新风的热回收装置的窗式空调器)分别位于高位置和低位置时室内空气温度及流速、有机污染物(甲醛)浓度及CO2的分布,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空调器的类型、位置及新风量对空气环境影响较大.夏季制冷运行时,带热回收装置的窗式空调器置于低位置时可以获得良好的室内流场分布,稀释和携带走室内的CO2和污染物;而该装置置于高处时,流场结构不合理;其它空调模式下由于没有引入新风,产生室内污染物堆积.冬季制热运行与夏季制冷运行时的结论相同.  相似文献   

12.
针对热泵型空调机组室外机换热面积通常大于室内机换热面积的特点,对室外机换热面积变化对其换热量及机组性能系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别在制冷和制热工况下测试了室外机沿制冷剂管路管壁温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室外机传热和制冷剂流动计算模型,并对以R22为工质的一机组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发器内的相变过程均为非定温过程,但温度变化较小,且供热时作为蒸发器的室外机的压降大于制冷时作为冷凝器的室外机的压降。当室外机换热面积远大于室内机换热面积时,室外机换热量和机组性能系数均随换热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远较换热面积减少的比例小得多。且在制热工况下的影响远小于制冷工况。  相似文献   

13.
毛细管两级串联节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单根绝热毛细管模型建立了绝热毛细管的两级串联节流模型,并根据房间空调器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以两级毛细管的同何尺寸(内径和管长)为变化参数,通过模型对串联节流流量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发现了流动壅塞位置的多样性及其对流量的影响,提出了可以指导房间空调器中串联毛细管设计的两点结论:高压连接管只要满足一定的几何尺寸范围就能起到辅助节流的作用;热泵工况下辅毛细管的内径是影响流量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影响户式中央空调发展的因素,详细介绍了各种户式中央空调的形式及其特点,给出了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15.
分体式家用空调器动态仿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分体式家用空调器的实际动态特性,需要对空调器的动态工作过程进行仿真.提出的动态仿真模型,主要包括4个基本模块:压缩机、高压侧(包括压缩机壳体、冷凝器和输液管)、低压侧(包括蒸发器、吸气管和集液器)和毛细管.按照开机与停机过程的不同,对于高、低压侧的模型分别采用质量引导法与能量引导法.该模型能模拟包括开、停机瞬态过程,压缩机较长时间工作后及高、低压平衡后的完整的实际动态工作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分体式家用空调器的快速动态模拟,计算值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章若冰 《科技资讯》2014,12(22):11-12
设计了一套新型通信机房通风节能控制系统.系统通过控制模块检测室内外温度的变化,采用智能模糊算法对机房环境温度进行动态调节,将室外低温空气经过处理后吸入通信机房以这到节能目的.同时考虑机房气压模型,有效规避了机房空气压力过高过低的风险.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大幅度降低能消耗,节约运行成本,延长空调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熊康明 《江西科学》2003,21(4):306-310
单独空调循环状态下系统热平衡及在热平衡条件下循环空气热力参数和性能参数的模拟计算。须特点注意的是:循环时空调空气量计算和冷凝风量计算。  相似文献   

18.
四通换向阀对家用热泵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通换向阀对热泵系统的热性能和效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只要热泵系统处于运行状态,该性能影响就一直存在.通过搭建的实验台,测定了家用分体式热泵型空调器中四通换向阀的传热、压降和制冷剂泄漏损失的具体值,得出了相应的特性系数;建立了包括四通换向阀在内的热泵系统稳态仿真模型,并经实验验证.通过实例,定量分析了四通换向阀的各种损失对热泵系统热性能和COP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四通换向阀使家用热泵系统的COP下降了2.5%左右.通过改进四通换向阀的特性,可减少其对热泵性能的影响,有利于热泵系统的节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空调节电问题,通过统计数据和测试数据分析了我国空调产品能效比的基泰情况以及我国国家标;隹中规定能效比值与国外相关标准的差距,指出了我国能效水平提升具有很高的潜力、根据季节温度分布,分析了房间空调器的季节能效比以及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值,得出能效比和房间空调器的季节能效比以及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值对空调节能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季节能效比和综合部分负荷值的应用对节电有利.  相似文献   

20.
柜式空调器室内侧换热器管路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室内侧换热器管路系统对换热系数和压降的影响。以KFR - 75LW为例 ,通过试验的方法定型了室内侧换热器的管路系统 ,使空调制冷 (制热 )能力得到了相当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