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西安市为研究区,综合选取自然环境因子(植被、地形、水域等)和社会因子(GDP、科教、住宅等),基于1 km×1 km格网,通过遥感解译和聚类分析,建立西安市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分析其分异规律,并对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西安市人居环境适宜性在空间上呈现由南向北递增的趋势,基本呈层状分布.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数分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转型期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城市空间增长在旧城空间、城市边缘区、城市外围空间和区域性空间四个圈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旧城空间表现出由计划经济时期综合性使用功能向商业、居住、办公等专业性功能分化;城市边缘区以居住和工业为主要的功能,采取圈层、轴向和填充的蔓延式增长方式;城市外围空间的以工业和基础设施为主要功能开发,采取综合性城市新区、新城等形式的跳跃式增长方式;城市增长出现向区域性空间的延伸,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功能延伸,包括兼并和竞合两种增长方式;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是政府力、市场力、社区(集体)力3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对全国大城市空间增长分异具有代表意义,文章最后基于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特征对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增长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以喀斯特面积分布最广的贵州省为研究区域,选取3个典型地貌类型区,基于330户的问卷调查从10个方面通过主成份分析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居住综合指标,对研究区调查户的居住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依此得出3个典型地貌类型区住宅的总体水平情况;再根据评价结果,运用泰尔系数分析各地貌区内的住宅空间差异情况,探讨喀斯特地区住宅空间分异的规律及其与喀斯特地貌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住宅空间差异和地貌空间差异的规律一致,高原峡谷区喀斯特地貌空间差异和住宅空间差异最大,高原山地区次之,高原盆地区差异最小。另一方面,社会经济情况也是影响居住水平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口因素是关键,使得各典型地貌区的居住总体水平与地貌空间差异的规律不一致,加剧了住宅空间分异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以喀斯特面积分布最广的贵州省为研究区域,选取3个典型地貌类型区,基于330户的问卷调查从10个方面通过主成份分析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居住综合指标,对研究区调查户的居住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依此得出3个典型地貌类型区住宅的总体水平情况;再根据评价结果,运用泰尔系数分析各地貌区内的住宅空间差异情况,探讨喀斯特地区住宅空间分异的规律及其与喀斯特地貌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住宅空间差异和地貌空间差异的规律一致,高原峡谷区喀斯特地貌空间差异和住宅空间差异最大,高原山地区次之,高原盆地区差异最小。另一方面,社会经济情况也是影响居住水平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口因素是关键,使得各典型地貌区的居住总体水平与地貌空间差异的规律不一致,加剧了住宅空间分异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定量分析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整理了大连市内4区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宅片区的信息资料,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这些住宅片区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大连市居住空间分成低档住宅区、中低档住宅区、中高档住宅区、高档住宅区和超高档住宅区等5类.分别阐述了这5类居住空间的分布范围和特点,揭示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并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住房商品化改革、房地产市场、居民家庭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其分异现象形成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居民出游力的空间分异格局。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是影响重庆居民出游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子;依据出游力水平,可将重庆38个区县划分为出游力极强、强、一般、较弱和弱5种类型;重庆居民出游力呈现“一集核三圈层两边缘带’’的空间分异格局。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区域居民出游力空间格局类型划分以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西安市典型社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运用语义差别法、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不同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状况进行分析,并比较其决定因素。结果显示:异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在所有生活环境感知指标上均低于本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其中有9项指标显著低于本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不同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的决定因素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社区居住环境、住房条件、自然环境对本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有显著影响,社会环境、通勤条件影响不明显;与其相比,除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外,社会环境、通勤条件对异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也有显著影响,住房条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宝鸡市社区生活圈4类典型服务设施空间性质,旨在明确空间分异格局,为宝鸡基层治理与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兴趣点地理大数据,综合空间统计学方法,通过密度分析、形态分析、类型分析、均衡性分析及圈层分析,针对宝鸡市社区生活圈典型服务设施开展空间分异格局定量研究。结果 (1)宝鸡市典型服务设施分布呈现“一心一带多区”的空间格局,城乡不均衡状况显著;(2)社区生活圈呈现“一级基础覆盖、二级加强覆盖、三级稳定覆盖”的圈层递增结构;(3)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共同塑造空间分异格局。结论 宝鸡市社区生活圈典型服务设施空间配置存在失衡问题,城乡居民生活服务均等化程度仍需提升。  相似文献   

9.
蓝绿基础设施(Blue-Green Infrastructure, BGI)是实现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研究BGI景观格局和功能的空间关系,旨在为城市气候适应性建设提供依据.以四川天府新区(含协调管控区)为例,基于遥感影像数据,从气候适应性视角出发,进行BGI复合功能评价和空间分异特征分析,并运用地理探测器进一步揭示景观格局主要驱动因子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复合功能等级整体呈现从龙泉山脉向东西两侧递减趋势,高服务功能集中分布在龙泉山脉、彭祖山景区和三岔湖景区东南方向的协调管控区域.(2)复合功能等级空间分布格局整体呈显著空间正向自相关关系,具有显著高高(HH)、低低(LL)、高低(HL)聚集特征.(3)景观组成类型、网络结构要素类型、斑块密度指数(PD)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I)是复合功能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子;景观组成类型、网络结构要素类型是复合功能空间分异的主要交互驱动因子.研究探明了景观格局对BGI复合功能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可用于指导研究区城市气候适应性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西西江流域贫困空间特征及致贫因子,以广西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贫困发生率、空间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流域贫困空间分布格局,选取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指标,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流域致贫因子进行探测。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西江流域东北部贫困村较少,西北部较多,东南部最集中。河池贫困户最多而梧州最少;市区附近贫困户较少,喀斯特地区较多。贫困发生率莫兰指数(Moran's I)为0.566,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贫困发生率热冷点呈现西北部热,中南部冷的格局。流域贫困发生率高-高集聚区位于大化县,低-低集聚区分布在恭城县等。在地理因子交互作用中,海拔∩土壤、地区生产总值(GDP)∩降水的贡献率较大;海拔、土壤类型、工业等是影响流域贫困发生的主要地理因子。广西西江流域贫困是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王东红  李开宇  郝凤娇  姚蓉 《河南科学》2013,(11):2042-2046
通过对西安城区2006-2011年具有代表性完整信息的楼盘区位、销售价格等资料的分析,研究西安城内、二环内、曲江、城东、城南、长安、高新、城西、城北9个分区的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特征及其空间分异机制。研究表明:西安市区域内商品住宅市场发展不平衡,城东和城西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城南城北;西安市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向心性,形成四个高值中心,并由中心向4周呈显著的衰减趋势;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交通便捷度和生态环境质量等是影响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利用广州市主城区1960、1990、2017年的单点建筑物数据,结合地价与人口密度,通过同心圆概括方式,分析主城区建筑立体形态主要指标的圈层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主城区的建筑立体形态近似圈层分异, 其形成与演变依赖于依山傍水的平原型城市的地理格局、城市规划以及市场力量三方面的共同作用:(1)1960年以来,尽管广州市主城区的范围大小不同,中央商务区(CBD)中心向东持续迁移,但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离散度三指标均由主城区中心向四周降低,但斜向建筑比例增多,圈层分异明显;同时,三指标整体增加,幅度逐渐增强,中心区增幅高于外围. (2)立体形态的演替速度具有以荔湾、越秀老城区为核心向外圈层增加的特点;以地价指数、人口密度、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4个指标,主城区在1 000 m格网尺度上可聚集成围绕老城区向外逐步过渡的圈层结构. (3)综合地价指数与人口密度的圈层格局,决定了立体形态的圈层分异;由主城区中心向北,海拔高度的提高引起了建筑平面形态上斜向建筑比例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以西安市居民收支状况调查数据及近20年城市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城市内部的微观区域(街道)为载体,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的角度分析城市贫困与综合环境质量的耦合关系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安城市贫困空间大致由放射状嵌套分布转变为圈层分布,城市贫困程度不断减轻;城市远郊的综合环境质量优于中心城区,但整个城区的综合环境质量逐步变差,尤其是南部地区;城市贫困程度与综合环境质量的耦合不断变化,并未呈现某种统一的规律,而是在城市内部表现出更加细化的耦合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留创园建设对区域社会空间分异的影响机理及其效应,首先从政府政策、制度改革、收入差异及社会关系网络、知识水平与价值观念差异等方面分析留创园对区域社会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然后在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方法搜集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以杭州余杭留创园及其周边居住区为研究区域,从人口空间分异、居住-就业空间分异和行为-生活空间分异3方面分析该研究区域的社会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与周边居住区相比,余杭留创园内外来人口数量及其所占比例均更低,收入结构分化更突出,职业结构稳定性更高,学历结构分化相对较弱;居住分化与居住隔离现象更显著,职住分离程度较低且主要为主动选择的结果;网络购物行为更加普遍,虚拟购物空间更大,迁居频率更高及更加倾向于选择户外时尚娱乐休闲方式等.  相似文献   

15.
运用GIS 空间分析技术从类型、密度及均衡性等方面对海南岛1284 个乡村旅游资源点 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乡村旅游资源点空间上为典型的集聚型分布,空 间均衡度较低,呈“东北多、西南少”的多中心圈层分布格局,且各类型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上 呈现出“环水”“沿路”“绕城”等空间分布格局;(2)乡村旅游资源点发展的热点区和冷点区空间差 异明显,以冷点区和次冷点区为主;(3)空间格局受资源禀赋、地形地貌、湖泊水系、交通条件、经济 发展、政策支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5年大连市初中教育资源与中考成绩数据,划分了学校的基本类型,并运用空间分析手段分析了市域范围内不同类型学校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教育资源在空间上呈现高低交错的特点.高值区分布在中心城市核心区、城市新区边缘的农村地区和外围县市的农村地区,低值区分布在中心城市边缘区、新区的城区部分和外围县市的城区部分;教育成效总体上呈现出以中心城市核心区为最高点,向外逐步降低的圈层结构.但在新区的城区和外围县市的城区孤立分布着各自圈层内的高值岛屿;教育资源与教育成效之间存在多种关系类型,在空间上分异明显.数量方面,资源成效协调型、教育资源领先型和教育成效领先型等3大类十分接近,但9个小类之间差别很大;空间方面,以中心城市为代表的城市地区,以资源成效中度和高度协调型及教育成效领先型为主.而以外围县市为代表的农村地区,则以资源成效低度协调型和教育资源领先型为主.  相似文献   

17.
受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异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针对贵州省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4类自然保护地,综合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与其余3种自然保护地在数量的空间分异特征上具有明显差异,但4种自然保护地在面积的空间分异特征上均表现出离散化分布的特征,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同影响因素的解释力在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上差异较大,在数量上主要影响因素呈现出趋异性,而面积上主要影响因素则呈现出趋同性.任意2个影响因素交互后其解释力均增强,交互的特征呈多维度复合影响的态势.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的差别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呈现出趋异性和趋同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鉴于精准化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要义,本文以较小的评价单元村级为研究单位,使研究结果更为精细。在构建耕地破碎化及区域贫困评价体系基础上,利用空间相关性模型进行空间分异分析,绘制耕地破碎化-区域贫困散点图进行相关性分析,借鉴物理容量概念与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建立耕地破碎化与区域贫困耦合关联评价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百色市田阳县52个贫困村2015年耕地破碎化与区域贫困空间格局及两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贫困与耕地破碎化空间分布规律有差异;耕地破碎化程度总体较高,空间分异东部耕地破碎化较严重,西部耕地破碎化较轻微,耕地破碎化Moran’s I指数为0.210,空间正相关,存在集聚现象;区域贫困程度空间分异东部与西部的区域贫困程度较高,中部地区贫困度较低,区域贫困程度未通过Moran’s I指数检验,空间集聚现象不显著。(2)耕地破碎化与区域贫困具有一定空间相关性,大部分行政村散点落在耕地破碎化-区域贫困散点图的Ⅳ-Ⅰ与Ⅴ-Ⅰ区域内,其耕地破碎化程度较高但区域贫困度较低,耕作条件相对滞后。(3)耕地破碎化与区域贫困耦合协调发展类型从高度协调(Ⅰ)到临界失调(Ⅵ)跨越六个等级。耦合协调发展度Moran’s I指数为0.129,空间正相关性,存在集聚现象。  相似文献   

19.
分析苏鲁豫皖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区域内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文章以苏鲁豫皖四省82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指数、莫兰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区域内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苏鲁豫皖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省域尺度下研究区的传统村落均为聚集分布模式,安徽省集聚分布显著。(2)市域尺度下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安徽的黄山市、宣城市和河南的平顶山市、信阳市。(3)核密度分析结果表明,苏鲁豫皖传统村落总体上呈“一主+两次+多中心”的团簇状分布格局,“核心—边缘”状分布较为明显,且在空间上表现为横“V”字型。(4)该区密度因素(如GDP密度)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异解释力最强,其次是普通道路密度、河流密度等,最后是地形因素;传统村落空间分异格局受11个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增强及双因子增强2种类型,说明该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分异受多因子的综合影响更明显,其中GDP密度、一般道路密度和其他10个因子交互作用对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4个准则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统计指标评价中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测算新疆2014年现代农业的发展程度,并利用ArcGIS软件分析其空间上的分异特征及自相关性。结果表明:(1)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应重点考虑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服务业增长率、平均每万人医生数、人均GDP等因素。(2)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以及"弧"型趋势的分异形态且由北向南递减。(3)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4个分指标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分异格局,这种空间分布特征与南疆恶劣的自然条件有关系。(4)在空间上聚集程度依次为:农业产出农业投入农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