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安市城区饮用水源水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六安市城区饮用水源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对引起的健康风险度做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物中的非致癌物质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度较低,在10^-7和10^-10之间,均远低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风险水平大小次序为Zn、Cu、Pb、Hg,锌的风险度最大;但致癌物质所构成的健康危害较高,其中,Cd和Cr平均个人年风险度分别达到了5.476×10^-6和3.677×10^-5,Cr所造成的平均个人年风险非常接近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可知Cr致癌风险极大,应优先管理。  相似文献   

2.
朱岩 《科技资讯》2007,(34):131-132
对常州城市饮用水两个断面生物学方面的监测,表明常州市城市饮用水源水粪大肠菌群指标介于1100-5000个/L,卫生学状况满足饮用水源功能使用要求;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也表明常州市城市饮用水源水质无急性毒性生物效应,毒理学评价尚属安全;生物群落结构显示水污染特别是有机污染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福州市饮用水源水质评价为例,具体阐述了公众健康危害评价的方法步骤、计算模式、参数选择等问题.结果表明:福州市区饮用水源(未经净化)经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个人年平均危险为10.54×10-5/a,已超过最大可接受水平1倍多,危害作用最大的污染物是As和Cr6+.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汾河太原段水环境污染对人体产生的健康危害风险,依据2001—2010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汾河太原段主要污染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中化学致癌物Cr6+所致健康危害的潜在年风险值一直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且Cr6+>As,应将Cr6+作为首要控制指标;与非致癌物相比,汾河太原段中化学致癌物为优先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5.
侯文娟  刘东 《科技信息》2009,(23):I0037-I0037
通过对枣庄市中城区地下饮用水源2007年至2009年上半年水样检测并对水质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评估各水源水质情况,得出城区地下饮用水源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完善水质净化和消毒处理,加强对地下水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综合量化富营养化水体的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评价水源污染风险,该文以微囊藻毒素为风险指示物,采用随机数值模拟预报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并用模糊隶属度函数表征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毒性标准,建立了模糊-随机风险评价模型.针对污染物存在的环境风险、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建立模糊集规则以获取综合风险水平,从而得到风险水平与决策行动的关系.将该模型用于某饮用水源2种不同环境质量标准的情景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水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为了解辽阳市某化工生产区地下水水质状况,对其进行检测,并采用美国国家环保署(US EPA)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区地下水水质中化学致癌物和非化学致癌物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化工生产区地下水水质健康风险主要来自致癌性污染物,占全年总致癌风险99.05%.建议加强对水源地致癌物质的监测与防控,同时也要高度重视面源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大连市内四区地下水质为研究对象,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大连市2006年枯水期的70个地下水井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大连市有10%的地下水受到轻微污染,5.72%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9.
对长乐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库)进行水质调查,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营养指标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11月,调查水库CODMn浓度范围为2.55~3.75mg/L,TN浓度范围为0.63~0.89mg/L,TP浓度范围为0.03~0.05mg/L,Chla范围为1.9~3.5 mg/m3,SD范围为0.88~1.05m,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目前处于中营养状态,整体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10.
考虑各水期的浓度差异,提出浓度参数综合评判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浓度参数综合评判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运用动态聚类分析法将评价结果进行归类,得出风险管理的优先控制等级.将该方法应用于2007年湘江18个断面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中.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中砷、六价铬和镉3种污染因子的健康危害较大,其中砷的健康危害最大;采用动态聚类分析将风险评价结果归为4类即:高风险、高-中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其中松柏下断面健康风险最高,达到3.79×10-4,属于高风险级别,应进行优先控制;黄茶岭属于高-中风险;归阳镇、熬洲、朱亭镇、枫溪、白石、霞湾、马家河、五星、易家湾、樟树港断面为中风险;另外6个断面为低风险.根据综合评判,大部分断面水质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须加强湘江水环境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11.
对湘西州9个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的数量、分布及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调查,采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法,对水源地水质的24个指标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湘西州饮用水源地水量充沛,水质总体良好,但污染物排放量大,水质下降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选取贵州省黔东南州18个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为研究对象,通过枯、丰、平水期的水质开展监测,阐述了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氮、磷的污染特征,并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水体营养化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水体总氮平均浓度为0.76 mg/L,其中硝酸盐占70.0%;总磷平均浓度为未检出,其中可溶性磷酸盐占80.5%。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中氮磷时空分布特征明显,总氮和硝酸盐浓度随水期的变化基本一致,氨氮总体变化不大;总磷和可溶性磷酸盐浓度随水期变化基本一致。利用SPSS Statistics 19.0中的Pearson双侧检验法检验污染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枯、丰、平水期仅有CODMn与Chl-a均呈显著正相关性。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进行评价,枯水期贫营养占66.7%、中营养占33.3%;丰水期贫营养占50.0%、中营养占50.0%;平水期贫营养占38.9%、中营养占61.1%,富营养化风险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并采用氮磷浓度比(TN/TP)深入分析,得出水源营养盐限制因子主要为磷限制状态,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提出了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特点,综述了水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提出应用GIS空间分析和暴露-响应监测等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手段,通过选取关键节点构建风险传导路径链探讨风险传导趋势,打破了以往单纯的现状评价理念.旨在为风险评价与预测研究提供参考方向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公路建设项目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某高速公路环境风险评价实例,对高速公路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在公路交通危险品运输对地表河流的风险评价中,采用的风险概率计算模型应增加交通事故中的泄漏概率项;危险品的泄漏速率计算采用非稳态孔口出流计算方法比稳态孔口出流计算方法更符合客观实际。采用卷积分模型成功预测计算了危险品泄漏后河流中污染物浓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会同县饮用水源现状以及导致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会同县饮用水源保护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谭志成 《科技资讯》2009,(16):149-149
通过2008年9月对连山县县城的饮用水源的水质状况进行调查,从结果得知,连山县县城饮用水源的水环境质量保持在Ⅲ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17.
魏嘉  魏媛 《科技信息》2006,(10):142
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人口、资源和环境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忽视了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使得有限的水资源遭受污染.本文以近年来全省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水文地质条件选取20项评价因子,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采用单向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方法,对全省地下水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合理的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阜新新邱露天煤矿排土场淋溶水对附近于家沟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所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方法,对研究区内的17眼水井分别采样,进行水质分析,识别出总硬度、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Na、浊度等主要污染因子,进而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影响区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大面积地下水已受到严重污染,不可以饮用。根据研究结论可确定出该区域地下水污染范围,为地下水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对象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与环境复合系统,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识别,用模糊概率──事故树分析法估计风险概率,用统计分析法和类比分析法估计风险后果,最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风险的综合评价。该工程与环境复合系统的主要环境风险事故是溃坝,特大洪水和破坏性地震是其主要致因,溃坝洪水将严重影响大坝下游地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主要受影响的是荆州地区和襄樊地区。为确保该工程与环境复合系统的安全,应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热源井布设的合理性,确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与方法.为更加合理地布设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热源井的实际工程提供参考.方法综合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冷热负荷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等热源井设计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比评价沈阳市浑南新区(A)和大东区(B)两项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的合理性.结果A工程地下水源热泵热源井布设合理性等级为Ⅱ级,较合理;B工程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热源井布设合理性等级为Ⅳ级,不合理.结论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热源井布设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推广到其他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的热源井布设合理性评价,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人员提供了简单和实用的技术方法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