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下一代测试自动化总线技术--LXI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XI是继GPIB仪器、VXI/PXI虚拟仪器之后的、新一代基于以太网络LAN的总线技术,适用于自动测试系统的模块化仪器平台标准.本文依据有关LXI的最新报道及测试技术和相关科学技术现状,介绍了GPIB、VXI、PXI、LXI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各自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基于LXI平台下的模块化仪器的特点和优势,最后简要介绍了LXI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M型直升机是从国外引进的机型,由于没有配套的二线检测设备,使用维护不便。针对该类设备维护保障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XI仪器模块和GPIB仪器的机载告警设备自动测试系统。构建了专家维修经验故障信息库,运用GPTS软件平台开发了测试程序。使用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测试精度高,故障定位准确,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对复杂的主被动雷达导引头的自动测试,以PXI总线作为测试平台,建立了先进的现代自动测试系统。分析了主被动雷达导引头的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原理。描述了测试系统组成和结构。给出了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模拟运行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性能稳定、技术参数满足主被动雷达导引头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一个测试系统的设计实例,探讨了在MATLAB平台下基于GPIB接口联接计算机和若干可编程仪器组成一个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编程简便,数据处理能力强,简化了测试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樊昊  龚志红 《科技资讯》2011,(29):133-134
PXI总线是NI公司在计算机外设总线PCI的基础上实现的新一代仪器总线,已经成为业界开放式总线的标准。基于PXI总线的数字化仪器模块是现代测试系统中重要的一种数据记录与处理设备。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PXI总线的双通道信号解调板的PXI总线实时性传局部总线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结合虚拟仪器技术、GPIB(General Purpose Interface Bus)技术设计了一种数字电路自动测试系统.测试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含主控计算机,GPIB转接卡,USB(Universal Serial Bus)集线器,USB数字量I/O模块,具有GPIB接口的测试仪器.主控计算机通过USB接口控制数字量I/O模块和GPIB接口的测试仪器,并处理测试数据、显示测试结果.测试系统软件基于LabVIEW平台,采用图形化编程的形式开发.软件由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程序两部分组成,应用程序为"主模块+功能插件"的形式,数据库管理程序采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本文阐述了数字电路的通用测试流程,并描述了测试系统在测试矢量生成环节的实际工作过程.该系统已用于雷达接收机数字电路的自动测试,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个基于IVI技术的混频器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两台GPIB接口的信号源作为混频器的本振、射频信号输入,用一台GPIB接口的频谱仪测量混频器的中频输出功率电平,然后按照混频器性能指标计算、分析、判定,得到测试结果。按照IVI设计规范,设计了系统仪器的IVI类驱动和IVI专用驱动,能够在不修改上层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实现同类仪器的互换。系统还设计了系统仪器、连接线损的误差补偿,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林海龙 《科技信息》2007,(28):37-38
本文介绍了新一代仪器总线技术PXI的性能和应用领域,讨论了虚拟仪器技术的概况和基于PXI总线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架构及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9.
设计频谱分析仪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信号发生器、微波频率计、功率计、GPIB接口卡、计算机、打印机、电缆组成。主要完成频率、绝对幅度、频率响应、频带转换、刻度保真、中频增益、输入衰减器、显示刻度、RBW转换等测试。阐述了基于VB平台下的自动测试硬件和软件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讲述如何实现仪器控制和结果处理。频谱分析仪自动测试系统的实现,不仅改变手动校准费时费力的状况,更减少了人为所造成的校准误差,其优越性显著,同时对其他自动测试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自动测试系统的通用性能,将自动测试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XI模块化仪器 程控仪器 连接器-适配器"结构的工程装备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系统根据各待测单元的信号频率和功能特征设计标准阵列接口连接器ICA(interface connector assembly);在仪器控制方面为了弥补可互换虚拟仪器ⅣⅠ(interchangeable virtual instruments)规范的不足,采用ⅣⅠ类仪器模型的基本思想,建立了系统的"ATS(automatic test system)资源模型",利用IVI规范配置仪器无关性系统;软件平台让用户根据待测单元的测试需求完成TPS(test program set)的开发,使在此软件平台上开发出的TPS完全独立于测试资源.工程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浅谈FCS系统及其故障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释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安全的重要性,介绍了FCS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几种常见的总线类型,重点分析了LonWorks系统的结构,接着阐述了故障诊断技术和FCS系统故障诊断的策略,给出了故障测试用例生成的规则和具体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功能车辆总线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导致故障诊断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设计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MVB故障诊断算法. 首先根据MVB故障类型给出诊断模型, 然后采用减法聚类生成数量较少的模糊规则, 最后采用T-S模糊神经网络对故障进行分类. 在MATLAB环境下对该算法的拟合能力及诊断准确率进行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 该算法简化了模糊神经网络结构, 有效提高了故障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种多微机控制自动生产线的电路板智能故障检测与诊断的仪器,提出了故障关联矩阵、功能点编码等检测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对生产线所有电路板进行功能检测和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功能车辆总线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导致故障诊断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设计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MVB故障诊断算法. 首先根据MVB故障类型给出诊断模型, 然后采用减法聚类生成数量较少的模糊规则, 最后采用T-S模糊神经网络对故障进行分类. 在MATLAB环境下对该算法的拟合能力及诊断准确率进行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 该算法简化了模糊神经网络结构, 有效提高了故障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结合电液控制元件测试系统,采用GPIB和CAN总线以及工业以太网技术完成了测试系统的集成,实现了测试系统中各仪器仪表的控制、数据分析和共享,以及诊断系统自身故障的方法. 应用证明,该方法简化了系统的集成难度并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发动机故障诊断方式存在故障事后检修及查询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发动机在线故障诊断系统模型.以CAN总线实时采集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各传感器状态数据为诊断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实现输入变量降维和去相关;采用减法(subtractive)聚类算法完成模糊推理过程;应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建立起PSA(PCA-subtractive-ANFIS)故障诊断模型.研究表明PSA故障诊断模型是有效的.仿真结果表明,其拟合能力、收敛速度及抗噪能力均优于PCA-BP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M-BUS总线标准的形成及其技术特点,对M-BUS总线协议的主要内容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给出了基于M-BUS总线的自动化集群抄表系统的构架,分析了环形拓扑结构下总线及从站的故障定位与容错性能,介绍了3种从站总线接口模式和从站供电模式,提出了集群抄读及网络路由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相导纳阵的不对称故障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方法,大多数是基于对称分量的算法,故障条件表示复杂,算法不直观。作者建立网络的三相导纳阵,用相分量参数表示电网的故障条件,在不增加网络节点的条件下,推导了母线短路,线路短路,线路断线时故障元件的相分量特征导纳。把网络中相应元件的导纳用此特征导纳代替,得到包含故障信息的网络导纳阵,直接一次求解得到网络节点的三相故障电压。算法简单直观,不受故障类型和故障重数的限制。算法在UNIX工作站上实现,并在厂站仿真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计算时间在中小网中完全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王韬 《中国西部科技》2011,(31):18-19,38
采用嵌入式XP系统和CPCI总线,利用数字多用表卡,设计了一种可用来对某型雷达所有电源模块进行故障检测和分析的自动测试系统。与手动测试方法相比,本系统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雷达电源系统的检查、维护、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CAN总线的高压开关柜智能监测监控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构成的高压开关柜智能保护与监测系统,以16位工业级单片机Intel87C196KC为核心,应用现场总线和智能化技术将保护、测量、控制、远动和故障诊断等综合自动化功能就地分散到开关设备上.为了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采用以双绞线为通信介质的CAN总线作为连接各开关柜的通信网络,构成全分布式结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