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利用标本采集和访问的方法对河池学院校园内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共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26种,其中两栖动物1目4科6种,爬行动物2目7科20种.在校园中最常见的两栖动物是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leucomystax),最常见的爬行动物是红脖颈槽蛇(Rhabdphi...  相似文献   

2.
四川布拖乐安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16日至30日作者对布拖乐安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该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本次调查共发现两栖爬行动物135号,经鉴定为13种,访问到有2种,共有15种,隶属于13属9科4目.分析表明: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比较丰富,其多样性指数(D)分别是3.5246、1.4132.爬行类DG-F远远高于两栖类DG-F,表明爬行类的科属间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2008年8月对亿比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采集到西藏齿突蟾、西藏蟾蜍、高原林蛙、倭蛙、高原蝮等5种标本,结合文献资料记载,亿比措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9种,隶属于2纲3目6科8属.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以东洋界成份为主,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促进湿地公园的有效管理,2016年4月至8月采用样线法和访谈法先后2次对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共观察到两栖爬行动物22种,隶属2目13科20属。区系特点:在调查的两栖爬行种类中,分布在东洋界的种类有12种,古北界东洋界广布种有10种,东洋界占优势。生态类群:两栖类各生态类型的物种组成以陆栖—静水型(8种)最多,占调查到的两栖动物种数的66.7%;爬行类各生态类型的物种组成以陆栖型(9种)最多,占调查到爬行动物种类的90.0%。根据湿地公园的现状,提出了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5年4月-2006年7月,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共有两栖爬行动物36种,隶属于5目11科26属.其中,两栖动物10种,区系组成以广布种和东洋界成分为主;爬行动物26种,以东洋界华中区和华中与华南区种类为主要成分.受气候和植被的影响,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亦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征,基本上分布于4个带,并且古北界与东洋界种类交汇过渡分布.分析了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6.
甘肃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根据历年所采标本和文献记载,系统地整理了甘肃省两栖、爬行动物。文章概要地叙述了甘肃省的自然环境,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名录及地理分布,并对区系特征作了扼要的分析。讨论了省境内秦岭在动物地理区划上的位置,也概括地介绍了甘肃两栖、爬行动物的经济利用。  相似文献   

7.
我从事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多年,深刻感受到人们对两栖爬行动物的关注和喜爱.《大自然》杂志在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和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科普工作,让我深感欣慰.再次受邀为《大自然》撰写刊首语,我非常高兴,也很荣幸. 我国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现已知800余种,物种数居世界前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积极开展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和动物地理区划等方面的研究,基本摸清了我国现生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大东山两栖爬行动物(含二新省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199年7月至1993年8月,对广东省大东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的调查。  相似文献   

9.
根据两栖爬行动物学实验的教学现状和特点,从2001年起四川农业大学对两栖爬行动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探索。通过整合实验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当地两栖爬行动物资源与科研、改进实验考核方法等措施,促进了学生学习两栖爬行动物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弄清区域物种组成是区域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本研究参照最新版本的两栖爬行动物分类体系,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确定江西两栖爬行动物组成及受威胁物种状况,并根据物种组成分析了区系特点。经确认江西两栖动物有2目8科24属63种,爬行动物2目18科55属93种。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均东洋界占绝对优势,分布型上均以南中国型占绝对优势,其次是东洋型。江西两栖、爬行动物受威胁物种数分别占江西两栖、爬行动物总物种数的20.6%和32.3%。研究认为应加强对受威胁物种,特别是极危等级物种的重点调查与监测。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和日本爬行两栖类学会共同主持召开、我校承办会议筹备工作的中日两栖爬行动物学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25日至31在我校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列席代表共90人,其中中方代表53人,列席代表和特邀代表8人;日方代表15人;美国代表6人;瑞士代表2人.我校校长、动物学家潘炯华教授被推选为会议主席团主席,日本代表团团长Goris博士为主席团副主席.王屏山副省长、省科协主席蒲蛰龙教授以及来宾代表在开幕式上讲了话.我校潘炯华教授在会上报告了“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的进展”和“广东大陆两栖类区系”二篇论文,苏炳之副教授报告了论文“31种两栖类的食性”,张剑英副教授报告了论文“两栖类的寄生吸虫”,  相似文献   

12.
日本前两栖爬行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蛙蛇研究会荣誉会员深田祝教授,已是80高龄,他的一生献身于蛇类科学事业,是当前日本两栖爬行动物学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亦是中国同行尊敬的老朋友,他积极促进中日两栖爬行动物学工作者之间学术交流,在他担任日本两栖爬行动物学会理事长期间,曾举行过两次中日两栖爬行动物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3.
经2004年2~6月调查,笔架山有两栖类4科、5属、9种,全为无尾目.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1种.东洋界种类7种,约占种数的78%.广泛分布的种类2种,约占种数的22%.爬行类动物23种,隶属3目、10科、1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1种.18种是东洋界的种类,约占种数的78%.5种是广布种,约占种数22%.笔架山地处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在整体上是华南区与华中区成分的共有,这是本亚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的普遍现象,也是笔架山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的重要特征.分析了两栖爬行类的种群分布,对其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保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0月和2012年4—5月,对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调查:保护区内共有两栖动物1目4科14种,爬行动物2目7科18种。两栖爬行动物分布型主要以东洋型为主,分布区主要以华南区与华中区共有物种为主。爬行动物的F指数、G指数、G-F指数(3.471、2.553、0.264)均高于两栖动物(1.830、1.946、-0.063),表示爬行动物的科属多样性与两栖动物相比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保护区内草丛生境中的两栖动物物种数最多,灌丛生境中的爬行动物物种数最多。  相似文献   

15.
天津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及分布聚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1992年对天津地区两栖爬行类进行调查,记录动物5目11科16属28种,其中黄纹石龙子Eumeces xanthi Guenther为天津爬行类新记录,用系统聚类法进行分析,将天津划分为滨海,平原,山地三个两栖爬行动物分布区,平原和山地分布区中的两栖爬行动物组成有明显的不同,爬行类中山地分布的种占61%,物咱分析表明天津属古北界华北区。  相似文献   

16.
正两栖爬行动物是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生理构造和生活习性,两栖爬行动物对环境依赖性强,对环境变化极度敏感。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为区域内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开启了一种崭新模式。两栖爬行动物是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生物类群之一。相较于其他高等脊椎动物,两栖爬行动物的扩散能力弱,对环境的依赖性强,在国内很多地区出现了种群下降甚至丧失的趋势。三江源地区的高海拔造就了这里低温、低湿、  相似文献   

17.
秦岭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特点及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秦岭地区内11个县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60种(亚种),占陕西省总种数的75.0%。其中两栖动物19种,隶2目7科12属;爬行动物41种,分隶2目8科26属。该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或华中-华南区共有种类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广布种和古北界华北区种类,还有少量东洋界西南区种类,并就秦岭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提出了5项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87~1989年对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有17种,其中北滑蜥和双斑锦蛇是北京地区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9.
1984年到1989年间,本文作者对浙江省德清县境内莫干山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和分布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有两栖动物16种,分别隶属2目7科9属,爬行动物23种,分别隶属2目7科18属。本文结合其分布和活动规律,讨论其在莫干山地区的分布特点,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中的功能,以及在旅游景点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黔北十县两栖爬行动物种类生态及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北部的两栖爬行动物,除印江梵净山外,均未有过调查研究。为此,我们在1975—1979年对黔北十县(松桃、江口、德江、正安、赤水、仁怀、遵义、务川、绥阳、金沙)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1981—1982年又作了一些补点调查。查清黔北地区这两类动物的种类、生态及区系,这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资源的保护、养殖和利用上,都有其重要意义。一、调查地点及其自然概貌 1.松桃:在贵州东北角,与川湘两省接壤,境内主要河流北部为松桃河及其支流,南部为普觉河。调查地点为城关、乌罗、甘龙、长兴、大平及普觉。海拔为405—6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