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中国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顺差的背景下,服务贸易却存在逆差.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之所以出现逆差的原因和未来发展机遇,并就如何实现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育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教育越来越被视为一种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中的出口产业。近30年来,我国许多行业国际贸易顺差持续增长,教育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逆差地位,而且逆差额与中国经济发展呈同比直线增长态势。借助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的契机,进一步发展教育服务贸易,对于双方来说都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服务贸易如何走出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服务贸易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贸易总额比重明显偏低;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开放程度较低……为了推动我国服务贸易更好地"走出去",针对前文提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服务经济欠发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且呈扩大之势;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数字贸易虽然消费潜力大、发展空间广阔,但也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彭健 《科技信息》2011,(36):144-144,147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影视服务贸易长期存在逆差。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借鉴美国这个影视大国在影视服务贸易上的竞争优势,初步分析我国目前影视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重心向服务业转移,服务贸易因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成为各国争夺的战略要地。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落后,发展环境欠佳,专业人才匮乏,占GDP的比重低,结构失衡,长期处于逆差,竞争力弱,持续发展乏力。顺应国际服务贸易知识化、技术化的发展潮流,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全国性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拉动内需,打造中国服务品牌;深度发掘货物贸易背后的服务商机;以科技创新促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开展国际服务外包,引导FDI投向新兴服务业等措施,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7.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5):119-122
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快速发展,不仅拉动了经济增长,缓解了就业压力,还减少了服务贸易的逆差。但由于国内旅游服务产业自身的弱点,造成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通过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旅游企业固定资产和旅游人才对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以实证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提出了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贸易已成为当今服务贸易的重点领域之一。文化贸易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产值中占有很大比重,是出口支持产业之一。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在不断发展,然而文化贸易的发展却落后于对外贸易的总体发展,长期处于逆差的境地,面临着发展结构不合理以及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够等多种问题。2014年  相似文献   

9.
中泰旅游服务贸易失衡现象存在由来已久,中国在中泰旅游服务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且近年来这一逆差呈现出急剧扩大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两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等,直接原因是两国旅游竞争力的差别。从根本上看,中泰两国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短期内很难逆转,但是中国可以通过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等方式来减少这一逆差。此外,还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逆差来增强中国的软实力,以实现中泰旅游服务贸易在动态中平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电影,究其本质,是一种盈利性的商品,是一种需要巨额投资的文化形式。电影产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文化贸易水平的重要体现指标。但中国电影文化贸易却长期存在逆差,从中国电影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世界电影产业的严峻挑战来看,中国电影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对外贸易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松香贸易风险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模糊评价分析中国松香贸易的对应风险,给出综合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作业风险控制和管理策略。【方法】立足当前中国松香贸易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通过现有方法及实际调研,从不同角度鉴别和分析了中国松香贸易可能面临的贸易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将其影响因素按照不同特性归纳为合同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其他风险共四大类,据此设计出中国松香贸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就中国松香贸易风险评价的方法、依据、过程以及评价结果的效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各类中国松香贸易的服务项目、作业情况和风险控制水平均有所区别,市场影响最大,合同次之,信用最小。中国松香贸易风险处于良好等级,仍需进一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分析其危险作业环节,对其作业风险管理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作业风险评价等级。在此基础上,通过算例分析,构建了中国松香贸易模糊综合评价模型B=WiR,确立了相关的指标体系、评语集和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结论】中国松香贸易应该从辅助生产设施、自然条件影响、工艺适用性等几个方面着手,对其作业风险进行评价、控制和管理,改善和优化中国松香贸易环境与工艺因素,进而提高中国松香贸易风险控制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揭示2001—2015年以来中国松香产业内贸易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和变动趋势得出,中国松香产业内贸易存在的类型。【方法】采用各类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贸易理论模型,以及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残差等方法,运用MatLab软件,结合研究时段的产业内贸易,对进出口数据进行指标测算。【结果】经拟合,中国松香进口价和进口量之间不满足线性关系,也不满足反比例关系; 产品种类与出口额、进口额之间有一定的回归关系,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残差方差分别为0.001 0和2.769 5,模型与实际较吻合。分析GL指数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得出2001—2015年中国松香产业内贸易类型为混合型产业内贸易,并且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结论】应抓住资源禀赋的竞争优势发展可持续的产业内贸易; 要创造非资源禀赋的竞争优势,加大科研投入,加速发展松香产业内贸易,促进高质量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提出图书馆在现代信息服务业中应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定位原则,并就其信息服务的运作开展提出了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际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各国贸易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而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仍存在着总体竞争力较弱、结构不合理、立法严重滞后等深层次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结构的调整力度,不断增强总体竞争力,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贸易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服务贸易已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依然很低。以中英服务贸易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RCA指数对两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找出中国竞争力偏弱的服务贸易部门,并提出若干建议,以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表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纷纷加强发展本国的服务贸易,并开始关注服务贸易壁垒的影响。从我国当前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了研究服务贸易壁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壁垒形成的主要原因、特点及分类做了实证分析,着重分析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壁垒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国为顺利发展服务贸易所采取的对策及遵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韩经贸关系是中韩关系持久发展的基石。通过对建交后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的回顾,深入分析了两国经贸交流中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中外知识产权争端的现代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知识产权争端是世界贸易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向技术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但我们只有从将其看作是单纯的贸易磨擦这一传统思维模式下解放出来,形成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相互促进的现代思维,才能在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楚洪波  徐明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31-133,142
中医推拿是盲人所能从事的比较成熟的职业。近年来,随着全国盲人按摩行业的迅速发展,吉林省盲人按摩培训兴起,且就业总量迅速增长。而盲人按摩行业发展良好与否,除了与行业管理、扶持政策相关外,更取决于盲人按摩师自身的技术水平。盲人因为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学习习惯、教育背景、工作性质等因素导致其执业技术水平差异很大。所以,加强盲人按摩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