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在哈尔滨通过部级鉴定的聚乙炔N型塑料电池,将导致我国电池行业的一场“革命”。自从电池问世以来,它的正极都是石墨或金属材料制成。而这种新型的聚乙炔塑料电池的正极是由与金属材料导电机制有很大不同的高分子结构型导电材料制成的。它不仅可制成重量轻、体积小、能量高的电池,而  相似文献   

2.
塑料可以替代金属,是因为它重量轻、柔性好、价格低廉。后来,科学家发现塑料也能导电。那是1970年的一天,日本东京技术学院里一位留学生在做有机聚合物的化学实验时,由于不精通日语,误解了老师的话,过多地把某种化学物质加进乙炔气体,结果没有得到预期的黑色粉末,而是产生了酷似金属的塑料。5年后,美国的艾伦·麦克迪阿密教授访问日本,对这种银色塑料惊叹不已。他们有意将少量碘加入塑料中,出乎意料,这种塑料的导电性能猛增了3000多倍!于是,具有金属般导电性能的塑料问世了。这种酷似金属的塑料,是一种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它是用聚乙烯、…  相似文献   

3.
导电高分子在光电材料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光电材料领域中研究进展情况.论述了聚乙炔、聚苯胺、聚噻吩、聚对苯乙烯撑(PPV)及其衍生物等导电高分子材料作为非线性光学材料所具有的优良性能,介绍了导电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和发光材料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塑料或聚合物通常都是绝缘体,因此导电聚合物的出现,曾使人惊叹不已。至少在70年代之前,人们都认为所有的有机材料都和导电无缘。 70年代初,东京工大研究所一个日本学生在用普通的焊接用乙炔气制取一种聚乙炔的聚合物时,偶然加入了比实际需要量多1000倍的催化剂,结果得到的不是黑色的聚乙炔粉末,而是一种银色的薄膜。1977年,这位日本人应邀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工作,他和该校教授艾伦·希格共同发现,这种新的聚乙炔在掺碘后居然能导电,从此“导电”和“聚合物”这两个在电学上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词“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兴起了一股导电聚合物研究热。 80年代初,导电聚合物还是实验室的珍品,而现在,导电塑料已在许多工业领域应用,并接近或达到商业化规模。导电聚合物电池是最早走进市场的导电聚合物产品。美国布里奇斯通公司和日本精工埃普森公司合资生产了一种电  相似文献   

5.
全塑电池     
美国琼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的物理实验室和空军罗姆实验室的研究员们最近研制出一种全部用塑料制作并且可以充电的新型电池。这种电池可以塑成任何形状,它坚韧得可以承受零下45℃低温。它不含有任何象汞、镉等有毒金属,它是百分之百用塑料制成的。研究员们制作出的一个样品已经充电二百次。他们说,从潜在能力上讲,这种电池可以充电一万次之多。有人估计,它可能给军工和民用电池制造业  相似文献   

6.
《科技知识动漫》2008,(12):32-33
塑料被发明后,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经过科学家的研究,现在又出现了许多超级塑料。如能导电的塑料;比钢的强度高5倍的塑料;耐高温的塑料;既可挡光、隔氧,又可保味,具有多种性能的塑料……超级塑料是飞机部件的天然材料。  相似文献   

7.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是一种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或共价键合成的新型的电极材料。然而,其低的电子导电率和严重的不可逆锂存储制约了该材料在锂电池领域的实际应用。石墨烯具有一系列独特属性,如高的导电率、高表面积、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和柔韧性,多孔结构。通常用来掺杂在电极材料中以提高循环性能和增加电池的容量。在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Cu-MOF掺杂石墨烯(Cu-MOF/RGO)作为锂电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充放电电流密度为50 mA g-1时,充放电循环50次后,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可达到520 mAh g-1。同时该材料也显示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和较高的库仑效率。由此可以看出Cu-MOF/RGO是一种具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导电高分子材料的概况,着重论述了结构型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类似石墨的导电结构及孤子跳跃理论;叙述了聚乙炔的合成和结构、聚乙炔掺杂以及近年来新开拓的导电聚合物-聚荼、硅-酞菁聚合物及聚噻吩薄膜;介绍了这些结构型导电聚合物可应用于大功率的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电磁屏蔽材料以及电色材料等方面;最后指出当前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既要发展新的结构型导电聚合物又要确立切实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9.
用于电子器件包封的硅酮模塑粉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用硅酮塑料包封电子器件是电子工业中正在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和新工艺。在过去,电子器件的包封材料多用陶瓷、玻璃和金属。硅酮塑料跟它们比较起来,性能上固有得失,但它却具有塑料容易成型加工的最大优点。用它作为包封材料不仅可以使电子器件的包封微型化,适应尖端技术和国防建设的需要,而且更为突出的是,可以使电子器件的包封吸收先进  相似文献   

10.
《科技信息》2001,(1):27
筑波大学名誉教授白川英树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人。他的获奖理由是“发现并开发出了导电性塑料”,他使被认为是绝缘体的塑料具有像金属那样的导电性,因此赢得了好评。以这一发现为契机,我们将推进支撑信息技术社会的电子零件的开发:笔记本电脑也许有一天可以装入手表中。本文介绍一下导电性塑料的原理,应用实例及其发展前景。 “服用兴奋剂” 1977年,白川教授等人发现,在名为聚乙炔的塑料中添加碘这一杂质后,聚乙炔便像金属那样具有导电性。聚乙炔具有导电性,关键是塑料的结构和碘这一杂质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导电聚合物材料具有原料价格低廉、比重轻、具可塑性、微结构便于控制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方面具有应用的潜力.聚萘是一种良好的导电高分子,它具有许多优良的光电性能.该文以3,4,9,10-二苯四甲酸酐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高温煅烧合成一种石墨状聚萘,并以这种石墨状聚萘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其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失重、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合成的石墨状聚萘做了相应的结构和外貌表征;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来研究石墨状聚萘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上述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石墨状聚萘,经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石墨状聚萘有较大的放电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100 mAh · g-1的条件下,首次放电容量高达281.3 mAh·g-1,10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188.4 mAh·g-1,容量保持率高达66.97;.因此,石墨状聚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12.
<正>聚吡咯(PPy)不仅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而且具有合成容易、价格低廉和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电子导电高分子(ECP)材料.大量研究表明,PPy性能容易通过制备条件进行"剪裁",在各种制备方法中,电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新型材料作为本征层很大层度上解决了薄膜材料光衰减的问题,有效保证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采用可调带隙以及具有量子阱结构InxGa1-xN晶体薄膜作为Ⅰ层,可以有效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再采用GZO透明薄膜既作为缓冲层又作为透明导电电极,增加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透光率,同时提高了透明电极的耐腐蚀性能,使得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采用AlN作为绝缘层,其晶格失配率相差很小,可以制备出质量均匀的Al背电极。该柔性电池具有优异的柔软性,重量轻,携带方便,具有潜在的市场空间,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可实现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4.
在导电填料优化选择的基础上,利用混炼法增强不饱和聚醌酯导电塑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材料不仅具有耐热性,尺寸稳定性、高的机械强度和制造工艺简单及加工性能良好等优点,同时还具有电阻可调性,成为抗静电优良的高分子导电材料。  相似文献   

15.
LiFePO4是最近几年被广泛报道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优良的循环性能,资源丰富,安全性能好、对环境友好等许多优点,而且理论容量高达170mAh/g.但也存在电子导电率和锂离子扩散速度低等缺点,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本文概述了LiFePO4的结构、充放电机理、合成方法、以及其优缺点、如何改性等方面,介绍了这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目前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6.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研制出同时具有磁性和超导性能的有机塑料聚合物。科学家们认为 ,这一成果有利于研制量子计算机和超导电子所需要的廉价而又灵活的元器件。据美国《未来学家》杂志报道 ,这项研究成果是林肯内布拉斯卡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取得的。这种塑料磁体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它是一种具有磁性的有机聚合物。由林肯内布拉斯卡大学化学教授安德列兹·拉杰卡领导的这个小组研究的这种有机塑料磁体 ,与目前广泛使用的金属磁体比较起来 ,具有以下的优点 :它比金属磁体重量轻、成本低 ,而且这种有机塑料还容易加工成各种形体的材料 ,比如塑料薄…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铝浆中铝粉以及玻璃粉对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粒径级配铝粉以及不同组分的玻璃粉制备了3种铝浆,并用此3种铝浆经相同工艺制得3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当小粒径铝粉(小于5μm)占比大于50%时,铝层导电性能明显提升,但表面容易析出铝珠,增加硅片的不平整度;含铅玻璃粉能有效提升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同时减少再生层厚度,使电池翘曲度降低。最佳工艺组合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17.63%。  相似文献   

18.
电工技术     
1.PE/PVC导电塑料该塑料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新型功能性塑料,有导电型和静电耗散型两种。由该材料制造的产品能防止一般常用塑料制品易产生的高静电压引起电晕放电或火花放电所导致破坏集成电路块的危险。该材料导电型的表面电阻在10Ω左右,静电耗散型的表面电阻在10~6-10~9Ω之间。其中导电型PE、PVC塑料属国内首创,经测试符合美国DOD-STD-1686标准。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是制造电脑信息库、计算机房的防静  相似文献   

19.
导电聚吡咯具有合成方便、电导率可调、易聚合等优点,而且具有特殊的光、电、热等性能,在导电聚合物中最具应用潜力。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它既保留了聚吡咯的原有特性,还赋予了与之复合的材料的性能,成为许多前沿科研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复合材料的主要类别及应用领域,并对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法新社2000年10月10日报道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导电聚合物的科学家。他们是日本的化学家白川英树 ;美国的化学家艾伦·麦克迪尔米德和艾伦·黑格。研究导电塑料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科学荣誉?大家都知道 ,塑料通常是不导电的 ,是绝缘体。但是日本东京工大研究所的实验室负责人白川英树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用乙炔气制取一种聚乙炔塑料时 ,因偶然加入了比实际要求量多了1000倍的催化剂 ,结果得到了一种银白色的薄膜。1977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艾伦·黑格到日本东京工大研究所的这家实验室参观 ,对聚乙炔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