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运动虽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但是这种批判并不足以实现启蒙的任务.儒家思想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对中国人的实际行动产生影响的许多更深层的观念都超出了儒家礼教的范围,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儒家思想时忽视了这一点.因此,完成启蒙的任务关键不在于选择一种新思想取代儒家思想,而在于如何将这种新思想变成真正能支配人的行动的准则.  相似文献   

2.
王胜  何峰 《科技信息》2010,(24):I0372-I0372
儒家思想的影响和渗透使中国回族伊斯兰哲学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一些回族穆斯林学者用儒家的语言、儒家的思想完整地构造了中国回族伊斯兰哲学思想体系,在中国穆斯林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给中国伊斯兰教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使回族伊斯兰教得以在中国生存、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而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更是为汉家立法,为后世树范。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早已深入到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中,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人的生活。因此,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儒家思想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原则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仍有一些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影响着中国法律的走向。西汉中期,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正统法律思想得以形成。“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此后,在官方的认同和儒学大师们的推动之下,儒家法律思想全面贯注到了古代立法与司法领域。  相似文献   

5.
儒家思想对韩国影响深远,韩剧中包含很多儒家元素。而对韩剧细致研究就会发现,韩剧中的儒教倾向已经不再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至少在伦理观念、社会责任等方面出现了重大偏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及时代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体审美心理的变更等原因。。  相似文献   

6.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影响着中国法律的走向。西汉中期,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正统法律思想得以形成。“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此后,在官方的认同和儒学大师们的推动之下,儒家法律思想全面贯注到了古代立法与司法领域。  相似文献   

7.
儒家观念对古代中国司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并且直接导致了古代中国程序法治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思想依然对当代中国的法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已成为我国法治发展的一大障碍。法律人特别是法官,必须冲破儒家思想对我国程序法治发展带来的局限,实现对法律及程序的忠诚。  相似文献   

8.
作为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儒家美学,是指孔子开创的以"仁学"学说为哲学基础的、强调个体的心理欲求与社会伦理规范相统一的美学思想.它是一门偏重于探讨个体与社会间和谐的学说,是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美学思潮和派别之一.儒家美学所崇尚的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突出政治伦理的教育内容、注重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等美学思想,对于语文教育无疑具有极其特别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19,(4):75-78
民本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古代极具进步性的思想主题,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先秦儒家学者的实践,着重从文献整理、文化交流、社会现实三个角度,追溯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之渊源。  相似文献   

10.
郭雪咏 《科技信息》2007,(22):147-148
江户时代儒家思想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渗透到日本普通民众的意识中,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武士道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然而,日本武士对中国儒学中的重要观念"忠"孝"的理解却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江户时代,儒学也给武士道增添了许多适应时代的新内容。日本儒学也从初期的以为"敬"中心发展为以"诚"为中心,表现为日本儒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论语><孟子>等早期儒家文献论述了儒家思想的和谐特色和儒家的和谐主张.儒家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的思考,尤其是对人际关系常与变的思考有伴随人类社会的永久价值;儒家为人类规划的理想社会,在经过20世纪各种实验的兴奋和沮丧,对结果公平、实质公平失去信心后,更显出了它的光彩.如果人类有更高的自觉,迟早会体会到儒家的思考和主张比所有未行的设想和已行的制度--包括现在世界上声势最大的一人一票的票选体制--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儒家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观念居于重要地位。经过对早期“天人感应”观念儒家化过程的梳理与考察,可以把握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确立路径与生成逻辑,并对其相关内涵进行系统阐述。在此过程中,也可对儒家理论的述理逻辑以及其中体现的阐释智慧予以分析说明。同时,结合儒家思想蕴含的历史文化意识和现实关切,对“天人合一”观念所体现的人文社会内涵和实践贯彻路径进行充分分析与论述,有助于对儒家思想的历史内涵与当代意义进行系统把握。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朝鲜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国儒家经典不断传入朝鲜半岛,对朝鲜半岛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朝时期,中国的儒家对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统治阶级以儒家思想作为他们的统治思想,主张实行王道政治,儒家思想已经被国家认可,成为朝鲜半岛的主体文化。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动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实现了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基于这一时代背景,儒家思想分别产生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说和孟子以"仁义"为核心的伦理思想。西汉时期,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更替,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需要,以董仲舒"天人三策"为核心的政治道德观成为当时儒家伦理思想的代表。总的来说,儒家伦理思想的产生及发展都符合并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关系,并且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梁怡 《甘肃科技》2016,(4):56-57,24
对儒家的"中和之美""里仁之美""天人合一"和"礼乐"伦理思想进行了分析,为了找寻到儒家美学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切入点,对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典建筑和传统室内进行了剖析,归纳了儒家美学与现代室内设计思维相互影响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从产生到百家争鸣,一直到西汉时期成为中国专制社会的官方统治思想,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这其中固然有儒家思想能够适应当时环境并受到统治者喜爱的原因,但在这背后的深刻原因则是儒家的通权达变和与时偕行的思想在支撑着儒家的思想学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并最终战胜各家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朝鲜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国儒家经典不断传人朝鲜半岛,对朝鲜半岛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朝时期,中国的儒家对朝鲜半岛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统治阶级以儒家思想作为他们的统治思想,主张实行王道政治,儒家思想已经被国家认可,成为朝鲜半岛的主体化。  相似文献   

18.
班固的人格审美意识与《汉书》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他的人格审美意识中,儒家思想的伦理哲学决定了他的人格审美意识的道德主体性。在《汉书》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基于儒家的哲学与人的价值论而形成的人格审美意识体系,强调了道德的主体性及整体、秩序、规范绝对服从,从而使《汉书》中的人物形象趋于类型化,限制了人物个性的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19.
"内圣外王"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涉及到儒家的人格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梁漱溟被美国学者艾恺(Guvs.Alitto)称之为"最后一个儒家",也是二十世纪众多寻求中国发展道路的知识分子中唯一身体力行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之人。梁氏一生都在试图寻求解决"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的出路,试图在中国历史之出路与人生价值之选择之间达成统一。梁氏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本质是文化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途径是乡村建设。他的一生陷入现代化与人性的两难之中,其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构想也就必然充满了种种逻辑疏漏。  相似文献   

20.
班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他的人格审美意识中,儒家思想的伦理哲学决定了他的人格审美意识的道德主体性。在《汉书》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基于儒家的哲学与人的价值论而形成的人格审美意识体系,强调了道德的主体性及整体、秩序、规范绝对服从,从而使《汉书》中的人物形象起子类型化,限制了人物个性的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