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模块化SPWM逆变电源并联系统的环流工作特性和均流控制机理,针对全数字化控制SPWM逆变电源的电压调制特性以及死区和公共负载等非线形因素的影响,研究了并联系统的较高次谐波特性以及谐波环流对并联系统运行和输出电压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逆变器并联是提高电源系统可靠性,扩充系统容量的有效方式.本文介绍了逆变电源并联的原理和特点、当前常用的几种逆变电源并联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主从控制中的单体模块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介绍了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组合式400 Hz三相逆变电源中相位不对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位反馈控制的多环控制方案。该方案在传统的三环控制结构中增加了相位反馈控制环节,使每相输出电压的相位无差地跟踪基准正弦信号相位,保证了组合式三相逆变电源相位相互差120°。分析了新型控制策略的原理,进行了不同主电路参数下的仿真实验。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相位自动调整并准确跟踪基准正弦信号,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CO2 焊接波形控制中对逆变电源快速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端正激逆变电源恒流输出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在整个电弧负载变化范围内实现了焊接电流的无超调、快速控制。仿真结果与试验表明,该系统响应快、精度高,既可满足CO2 焊接工艺要求,又保护了逆变器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5.
邹时亚 《科技信息》2013,(19):113-114
以通用逆变电源为设计目标,采用SPWM脉宽调制作为控制核心,对单相逆变器进行稳压调节与仿真。建立了逆变电路仿真模型,通过输出电压瞬时值进行闭环PID控制,输出电压可在50~220V内调节,适应于一般性负载。  相似文献   

6.
电流闭环的控制质量对逆变焊机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焊机的焊接质量、焊机的使用寿命等。本文针对逆变焊机电流环论述了调节器的设计计算方法,逆变焊机在各种工况下焊接电流输出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并联补偿逆变电源电路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地数学计算,最终得出了并联补偿逆变电源的特点,将对实际的工业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逆变器并联运行过程中,负载的投切易引起电压、电流的波动和电能质量的变化.传统下垂控制算法中的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均采用PID控制,输出产生波动以后PID控制才会有补偿信号,且积分项的存在降低了补偿速度.为了更好抑制负载扰动,并尽可能减少其对系统鲁棒性的影响,采用加入扰动观测器的方法对扰动进行抑制,借助频域分析方法对该观...  相似文献   

9.
基于DSP风力发电逆变电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DSP风力发电逆变电源的控制系统。采用dsPIC33FJ128MC710A为控制核心,运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和软件PI调节技术得到较为理想的电压电流输出波形。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控制系统,提高了系统的输出的精度和稳定性,改善了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实验表明,该系统输出稳定,波形畸变得到了较好地控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5 kVA电力专用UPS中逆变电源的使用情况,设计了基于DSP的逆变电源系统。该系统直接利用SPWM变频控制技术,由DSP控制芯片生成SPWM波,并采用重复控制与PI双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将190-286 V的直流电转换成50 Hz的220 V的稳定交流电。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达到系统稳、动态性能良好,且控制电路简化,结构紧凑,成本降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低压微网中,各并联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路因长度、损耗等不同导致各逆变器并联线路阻抗存在明显差异,在常规下垂控制下,各并联逆变器间有功功率存在无法均分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以逆变器功率传输特性与阻性下垂控制方程为基础,分析并联逆变器在线路呈阻性时有功功率分配不均的原因;其次,在传统定值虚拟阻抗基础上,通过引入并联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差构造虚拟阻抗,自适应地补偿线路阻抗差异,在不获取本地线路阻抗参数的情况下实现功率均分;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建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逆变器间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均匀分配,且适用于本地负载不同的情形。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控制策略改善了并联逆变器间功率的均分水平,可为低压微网中并联逆变器功率控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微源逆变器并联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负荷扰动和功率分担精度问题,在组合式三相四线制逆变器拓扑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三环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滑模电压内环、虚拟阻抗环和功率外环.其中,电压内环通过自适应鲁棒三阶滑模控制有效提高了逆变器的抗干扰和动态性能;在分析滑模电压闭环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的基础上,分析了输出阻抗和线路阻抗对功率分配的影响机理,进而针对不同功率等级逆变器设计虚拟阻抗反馈系数,使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呈阻性并满足功率分配的要求;最后,在传统下垂控制外环中加入暂态下垂项,用于消除系统中的低频振荡,并提高逆变器的动态性能.仿真分析和单相实验结果均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最新高性能DSP芯片TMS320F2812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由TMS320F2812芯片、外围接口电路和功率驱动单元组成,讨论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控制方法.系统采用以位置和转速调节做控制外环,以电流调节为内环的三闭环控制.在C200平台CCS3.1环境下进行软件设计实现系统的控制.该系统具有响应快、稳态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DSP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DSP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采用端电压过零检测方法提取转子位置信号,利用DSP的优越性能消除了深度滤波,采用预定位的起动方法并进行了详细分析。构建了电流速度双闭环系统,简述了实现该控制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案及控制策略,并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DSP的AGV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GV是一种自动导向车,能够在具有一定地形特征的环境中顺利到达期望目的地或沿期望路径行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和医药等领域.以两轮AGV为控制对象,采用高精度线阵CCD摄像头、高速DSP和超声波声纳构成一个AGV系统,着重介绍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40的AGV运动控制系统,论述了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并使用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对AGV系统的轨迹跟踪能力进行了仿真.该系统充分利用DSP运算速度快、外设接口丰富、适于电机控制的特点,实现对AGV的速度和航向的控制.该系统具有硬件结构简单,软件开销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环流理论、PQ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逆变器无互联线控制策略.要保证无互联线并联的性能关键在于调功的实现,这包括功率的获取和功率的调节.为准确计算出功率,先对功率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计算公式.在功率的调节中,PQ的调节系数将直接影响调节的精度和动态响应,该文通过仿真论述了调节系数的取值问题. 结果表明,该系统切换过程迅速,过渡过程平滑,具有极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借助于三母线电力系统模型,说明了无功功率变化会引起电力系统出现混沌振荡现象,并导致负载电压骤降。为了抑制混沌振荡,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应用基于微分几何的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通过严格的状态变换和反馈方法,将非线性电力系统反馈线性化,并得到非线性反馈控制律来控制电力系统中的混沌。仿真结果表明,加入设计好的控制器后,消除了电力系统中的混沌,负载电压很快趋于稳定,受控后的电力系统是渐进稳定的,收敛速度快,没有出现电压崩溃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以精锻工艺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具有开放式结构的精锻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采用PC+DSP的运动控制卡结构模式,系统以DSP为核心,采用位置伺服控制方式;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通过调用运动控制卡的动态链接库,实现模块化编程和多线程技术,设计了具有快速响应的运动控制系统.软件开发时间短,并且设计的界面直观友好,操作方便.调试结果表明,系统重复定位精度满足预定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DSP的转台速率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锁相环技术为基础,研究了转台速率控制系统的设计内容,利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F2812、高速A/D和D/A芯片(AD7865和AD7836)以及FPGA技术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关键逻辑电路——指令脉冲发生器、精密移相器、鉴频鉴相器的设计,并设计了控制器,给出了软件设计流程和仿真结果.实际运行表明系统稳定可靠,满足了转台的设计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0.
实时操作系统在发动机转矩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发动机转矩控制研究中,为了解决底层基于角度喷射控制的高度实时性和上层信号处理之间的矛盾,该文以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为软件平台,以32位单片机MC68376为硬件平台,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编程,完成了发动机转矩控制软件。所开发的软件完成了信号处理和喷射控制的管理,处理速度(一组数据处理时间1ms以内)和精度(误差5%以内)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验证了发动机转矩反馈算法和该文开发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