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伊斯兰国家,我们还能看到一种与传统清真寺造型大相径庭的华人清真寺。一说起清真寺,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洋葱型的穹顶、尖尖的叫拜塔以及庄严肃穆的氛围。然而,在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伊斯兰国家,我们还能看到一种与传统清真寺造型大相径庭的华人清真寺。它们中既有印尼首都雅加达古老的老子清真寺,也有数量更多、造型各异的郑和清真寺。  相似文献   

2.
卢杰 《中国西部科技》2010,9(8):94-94,96
史铁生特立独行、意境鲜明的生命经历和写作历程,让他对生命意蕴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使之真正走出了心灵的深渊达到了自我精神上的极大超越。史铁生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宗教精神和文学精神是一脉相承和相通相融的,都是对于人类生存境遇尤其是精神处境的关怀。通过梳理、分析和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史铁生作品中"宗教精神"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王宽字浩然,回族,出身于北京伊斯兰教的经学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王宽从小就熟读伊斯兰教经书,精通阿拉伯文,博览伊斯兰教典籍.  相似文献   

4.
王宽字浩然,回族,出身于北京伊斯兰教的经学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王宽从小就熟读伊斯兰教经书,精通阿拉伯文,博览伊斯兰教典籍.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中国主流宗教与基督教精神进行了比较 :中国宗教以人为中心 ,基督教以神为中心 ;中国宗教追求现世的幸福 ,基督教强调来世的完满 ;中国宗教比较宽容 ,基督教则比较独断。  相似文献   

6.
闻一多早期曾一度亲近宗教文化并确立过基督教信仰,这是社会-文化原因与个人心理-事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基督教的宗教意识参与了他人格精神的建构,并影响到他的性格、气质及文学艺术活动的诸多方面,是研究闻一多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7.
宗教与经济之间始终呈现一定的张力,二者过于紧张,会使人类的现世福祉受到影响,也会使宗教显得孤芳自赏;二者过于亲密,又会使人类的终极关切大打折扣,也会使经济只剩下物欲和贪婪。“神圣”与“世俗”的适当分工,“出世”与“入世”的适度契合,才能使人类的物质生活不断改进,精神生活有所依凭,故需寻求宗教与经济间的合理张力。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一种十分古老而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至今依然存在,在社会和人生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大的影响的社会现实。那么,宗教究竟是什么?它在社会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发挥多大作用呢?本文将对其进行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艺术给予人的是美,是美的享受和美的精神,是教人从善。因此,艺术如同宗教一样是神圣的,是崇高的。艺术家对于艺术应该如同圣徒对于宗教,是敬仰的,是敬畏的。在其艺术创作中应该怀着类似于宗教情感般的热情。但是,艺术的神圣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被亵渎,被衰减,成为了物质生活的陪衬和玩物。所以,我们要以爱来重构当今世界的审美价值,重树艺术的神圣,以爱来重新唤起艺术家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关怀,重新唤起艺术家及世人对艺术的神圣激情。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动时期,由于比较利益和机会成本等经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的思维场景,价值判定以及行为取向都在发生空前的巨变。旧有的观念与新的思潮不可避免地发生摩擦冲撞,形成一个巨大的光怪陆离的漩流。我们从中欣慰地体察到社会文明进步的足音,然而也忧患地看到危机的存在,看到在世俗狂飚冲击下,科学精神失落和异化这一严峻现实。科学因其在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进步中的巨大效用而被推崇为“第一生产力”,而作为在最本质意义上支撑并推动科学发展的科学精神却正在遭受飞速膨胀的异已力量的不断破坏、侵噬,乃至践踏、扭曲。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上,日本民众信奉的宗教主要是神道教和佛教。但近年来日本穆斯林数量快速增长,反映出伊斯兰教在日本的悄然兴起。虽然在日本的穆斯林主要是滞留日本的外籍人士,但信奉伊斯兰教的日本人也在增多。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放宽外国人入境限制后,外籍穆斯林数量急剧增加,1984年仅约8000人,到2011年已有11万人,目前已达15万?20万人。他们来自100多个国家,其中来自伊斯兰国家的约占半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中,以研究宗教伦理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最为著名,也最为透彻。韦伯宗教社会学思想的产生与19世纪后期欧洲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飞跃,以及社会科学尤其是宗教学与社会学两大学科的发展等因素紧紧联系在一起。尽管学术界对韦伯宗教社会学思想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其学术思想直到今天影响力仍然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3.
面纱是穆斯林妇女代表性的装束,它的产生与《古兰经》的要求以及阿拉伯地区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伊斯兰妇女曾一度努力抛弃面纱,但在70年代掀起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后伊斯兰妇女又重新戴起了面纱,戴面纱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标志,是伊斯兰妇女反对西方文化入侵的手段,是出于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感,还可以保护妇女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雁 《科技信息》2013,(23):38-38,50
新时期宗教文学中具有乌托邦精神。首先,在新时期宗教文学中突出地体现了宗教性的苦难经验;其次,新时期宗教文学又具有乌托邦精神,现实苦难的借助于神的力量实现了苦难的救赎和人性的升华,他们创造了与世俗的相分界的神性世界,并体现出宗教所推崇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5.
16.
<正>在欧洲国家同恐怖主义的斗争日趋激烈的同时,欧洲国家内部出现了一股似曾相识的右翼思潮,甚至一些传统的中左翼政党也开始在移民问题上右倾化。捍卫欧洲价值与欧洲文明的独特性,正在成为欧洲主流社会的共识。而这个共识所对应的,除了移民与难民问题之外,更为现实的则是一个难以融入、拒绝融入的异端——穆斯林平行社区。在这种非此即彼的概念对应下,一大批出生于欧洲、成长于欧洲的人被区隔成为某种内部的外  相似文献   

17.
翟媛媛 《科技信息》2009,(30):76-76,78
现代人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的转型期,转型带来了价值观念、社会秩序、心理承受力的巨大震荡。观念混乱、心理脆弱、行为失范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和行为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重建社会秩序,恢复人际信任、确立人的自信,从容应对社会变迁,实现人生价值,这是摆在每一个现代人面前的重大任务。宗教文化作为现代人建构其人生观的一种思想资源,也是与世俗文化融通互补的重要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宗教文化中的合理价值部分,对于缓解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填充现代人的精神空白,巩固和重树现代人的伦理价值观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20世纪以来最受关注的西方现代派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作品体现出荒诞悖谬而又充满隐喻意味的特征,并具有丰富的宗教内涵。从早期创作中的宗教迷惘,中期创作中的宗教矛盾,到晚期走上个性化信仰道路,卡夫卡经历了一条从偶像崇拜、信仰矛盾到寻求终极救赎和回归个体化信仰的艰难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中西方宗教进行比较,指出西方宗教中的神是由超人类的终极之神所赋予,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罪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单向的皈依,其宗教态度是膜拜,其价值张力是远离世俗;中国宗教中的神则是由现实中的杰出人物经过修炼而成的,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畏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双向的交换,其宗教态度是恭敬,其价值张力是固着世俗。文中还以此解释了中西宗教中其他一些方面(如对异教的态度、宗教的地位、屋顶造型以及不朽观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宗教作为一种深邃的情感与终极认知,注目于人的终极关怀,诉诸于人最深刻的精神需要,这正是教育的要义和本真。夏丏尊以他无限的热情和挚诚,以宗教的精神献身于教育,其教育行为中凸显出的宗教精神,如悲天悯人的慈悲心怀、认真至极的虔敬之心和自觉觉人的禅式教育等,不但引领我们走出教育的功利泥潭,更启迪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意义和最终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