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雅拉香波变质核杂岩位于北喜马拉雅穹隆带东端,其拆离断层系的糜棱岩带构成杂岩核部外壳和周缘,带内主要变形岩石类型为石榴石千糜岩、糜棱状片岩、片麻岩和花岗岩,韧性剪切变形组构特征明显,石英和长石的拉长以及云母的定向排列而形成的透入性面、线理.运动学涡度统计和计算结果表明: 雅拉香波变质核杂岩拆离系的剪切作用类型是以简单剪切作用为主的一般剪切;剪切带厚度减薄了77%左右;核杂岩南侧和北侧运动学涡度值对比发现,该杂岩属于自南南东向北北西主动伸展形成的不对称体系.分维数统计分析显示,剪切带糜棱岩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具有自相似性,分维数值为1.05—1.18,初步估算出古应变速率在10-9.2—10-7.3s-1之间,变形古应力为13.7—25.6MPa,变形温度不低于500℃,表明该变质核杂岩剪切变形发生于高温环境,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变质核杂岩核部的浅色花岗岩为同构造侵位.  相似文献   

2.
万福变质核杂岩韧性剪切拆离带与辽南变质核杂岩相毗邻,位于辽东半岛北部。韧性剪切拆离带从浅部到深层依次发育糜棱岩、糜棱化岩石及条带状片麻岩。以长石碎斑为标志体的糜棱岩三维有限应变测量显示,X轴一直伸长,Y轴保持不变,Z轴一直缩短。极莫尔圆估算的韧性剪切拆离带内糜棱岩及糜棱岩化岩石的运动学表明,糜棱岩面理和线理形成时的运动学涡度为0.74~0.96,平均为0.86,表明万福韧性剪切拆离带形成以简单剪切为主,结合三维有限应变测量结果,可知万福韧性剪切拆离带为一条加长-减薄型剪切带。以有限应变测量与运动学涡度估算为基础,初步估算了该韧性剪切拆离带的韧性减薄量,沿剪切拆离方向,韧性减薄量从8%增加到29%,且韧性减薄量与运动学涡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辽南变质核杂岩西侧为一NNE 走向、NWW 倾向的低角度拆离断层带, 其中韧性剪切带由位于拆离断层带下部的糜棱岩组成, 糜棱岩中所有运动学指向标志都指示上盘向NWW 方向的伸展拆离。基于长石的Rf /φ 有限应变法, 对该糜棱岩进行测量, 结果显示糜棱岩的应变强度(Es)介于0.36~1.0 之间, 平均0.75。付林图解与霍塞克图解显示应变类型为压扁型(罗德参数υ=0.11~0.98)。使用极摩尔圆法与有限应变法测量糜棱岩面理与线理形成时的运动学涡度, 其值介于0.74~0.96 之间, 平均0.85。使用C′法获得的伸展褶劈理C′形成时的运动学涡度介于0.10~0.84 之间, 平均0.58。依据运动学涡度、有限应变及拆离带的真实厚度, 计算获得拆离带的韧性减薄量为130~705 m。综合以上结论, 辽南变质核杂岩剪切变形机制是以糜棱岩面理与线理发育为代表的早期单剪为主的一般剪切以及以伸展褶劈理发育为代表的晚期纯剪为主的一般剪切。  相似文献   

4.
西藏喜马拉雅特提斯北亚带内沿定日—康马一线展布近东西向变质核杂岩带,在这个带上康马变质核杂岩是一典型代表。该变质核杂岩核部由花岗岩及花岗岩边部片麻岩组成,岩体之上分别为早古生代构造片岩带、石炭—二叠纪褶叠层带及三叠—白垩纪板岩带组成。研究表明,构造片岩带构成了该变质核杂岩的拆离断层系,拆离断层剪切指向为上层系相对下层系自南而北运动,推测其形成于三叠纪—白垩纪。其后由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俯冲、碰撞,使得早期拆离系叠加岩浆热动力形成穹隆体。  相似文献   

5.
辽南万福变质核杂岩韧性剪切带为一走向近SN,倾向NE的低角度韧性剪切带,带内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质糜棱岩。以长石为应变标志体的Rf/φ应变测量显示应变类型为压扁应变;以极莫尔圆与长短轴法的运动学涡度估算表面,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为以简单剪切为主的一般剪切。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与年代学资料,认为辽南万福变质核杂岩韧性剪切带形成于加厚地壳造山后垮塌,且在早白垩纪华北克拉通大规模地壳伸展的联合作用下由地壳的中、深层次被抬升至地表,并与各时代的岩石在同一露头上并置而成。  相似文献   

6.
北京密云水库西水堡子-梨树沟韧性剪切带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研究该韧性剪切带的显微构造特征对确定其性质及成因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岩石定向标本采集及镜下显微构造鉴定,表明断层拆离面以下为变质核杂岩,由长英质糜棱岩、糜棱岩化闪长岩、糜棱岩化黑云母片岩及糜棱岩化片麻岩组成。岩石的韧性组构非常发育,长英质矿物中常见蠕英结构、矩形边结构、机械双晶、核-幔结构等。片状矿物中常见S-C组构、云母鱼结构、显微膝折带等。水堡子-梨树沟韧性剪切带为NWW-SEE向剪切的伸展型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7.
河南熊耳山北坡西段的变质核杂岩核部,由太华群深变质岩系组成结晶基底,熊耳群未变质的火山岩系和第三系红层组成盖层。二者之间的滑脱拆离带下拆离盘由韧性变形的糜棱岩组成,具有典型的糜棱岩类岩石的基本特征。上拆离盘以脆性变形为主。盖层中发育了拆离断层特有的铲形断层,局部见同构造的花岗斑岩侵入其中。第三系红层向拆离断层反倾。滑脱拆离断层控制了本区热液矿床的分布,尤其是大型低品位金矿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新疆北山裂谷带西缘若羌县赤石山地区存在大型变质核杂岩构造。其下拆离盘为古元古界结晶基底杂岩 ,上拆离盘为中元古界白湖群变质岩系 ,滑脱拆离带为已变形的大型韧性正断层。核杂岩南、北侧发育上叠盆地 ,北侧形成“年轻”正断层及同构造期岩浆岩。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晚古生代北山陆内裂谷区域伸展有直接联系。该区变质核杂岩的首次厘定 ,对深化北山裂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五河—水吼剪切带是大别造山带内北大别杂岩带和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的地表分界线,对其进行详细的构造解析有助于理解其形成演化,进而完善大别造山带演化历史。文章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上,对五河—水吼剪切带进行了运动学涡度分析、付林图解解析。涡度分析指示该剪切带为简单剪切为主的剪切变形,付林图解指示剪切带内岩石应变类型主要为收缩应变。将该剪切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与周边构造带对比发现,五河—水吼剪切带的构造特征与南大别带最类似,而其几何学特征与北大别杂岩带南部一致,表明该剪切带应当具有与南大别带基本一致的形成时间,在北大别带发生穹窿活动时被改造成现今的形态。  相似文献   

10.
江西九岭花岗岩体南缘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岭花岗岩体南缘剪切带中,各种韧性变形组构丰富,表明剪切带岩的变形主要为韧性变形机制所致;变形岩石类型为花岗质糜棱岩并具S-CI糜棱岩特征或部分为S-CI型糜棱岩。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讨论了白水河群中糜棱岩带的宏观与微观变形特征。研究表明,糜棱岩带内以韧性剪切变形为主,糜棱岩带外以压缩变形为主。糜棱岩形成时的差异应力条件为27.8~175.7MPa。这些糜棱岩是在晚元古代末期所发生的道冲推覆过程中形成的,其动力可能来源于古岛弧与扬子古陆的相互碰撞。糜棱岩化过程中的变质作用为一绿片岩相退化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肥东低角度韧性剪切带紧邻郯庐断裂带巨大的近直立的左行平移韧性剪切带发育,其岩石变质变形特征具有韧性剪切带的一般特征,即越靠近剪切带内侧,岩石变质变形程度越强,远离韧性剪切带,岩石变质变形强度越弱。低角度韧性剪切带内超糜棱岩变形强烈,变质相可达到角闪岩相,其变质变形程度与直立的郯庐断裂带内超糜棱变质变形程度类似,两者在形成环境和成因类型上统一,具有大陆岩石圈被高角度韧性剪切带切割并沿低角度韧性剪切带逆冲推覆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平行或近平行分布于秦岭大别山造山带的一个巨型构造混杂岩带,由变质表壳岩块、中深地壳变质块体、壳幔过渡带岩块和幔源岩块与糜棱岩和变晶糜棱岩基质共同组成。由构造混杂岩带内岩块和基质的变质变形特点、流变学性质、运动学标志、形成构造环境、动力学特征和时限,表明它们是华北陆块、扬子陆块和分布其间的地体并置碰撞对挤逆冲韧性剪切作用过程中多阶段长时期发育而成。空间上构造混杂岩带内岩块成分的多样性,反映造山带内物质组成的非均一性,也说明地壳隆升剥露的不一致性。这些资料可为深入认识秦岭大别山造山带的地壳组成、结构和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表明,桃林断裂变质带中存在有糜棱岩和碎裂岩两个系列的断裂变质岩,并具分带性,说明该带经历了韧性和脆性两个不同机制的变形阶段。笔者认为该断裂变质带早期为一韧性剪切带,晚期叠加了脆性断层。  相似文献   

15.
位于川滇南北构造带北部的泸定断裂带内发育糜棱面理、拉伸线理、"A"型褶皱、鞘褶皱、糜棱岩系列的断层构造岩等,它们是原岩和矿物在地壳较深处,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经过晶格位错滑移、位错蠕变、动态重结晶等方式发生强烈韧性变形而形成.该断裂带属于一条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内发育的旋转碎斑系、不对称显微揉皱以及书斜构造等指示剪切带上盘下滑移的运动学特征.该韧性剪切带仅发育在古元古界康定群之中,而未见其影响上覆的古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可能形成于元古代的晋宁期-澄江期.泸定韧性剪切带在几何学特征、断层岩类型、变形环境、变形层次、变形机制、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以及形成时期上与该区发育的其他南北向脆性断层迥然不同,它们不属于同一构造成分.  相似文献   

16.
鹰峰岩体侵位于达肯大阪群和万洞沟群之间,呈扁豆状产出.岩体两侧分布两条韧性剪切带,带内发育变质变形程度不一的糜棱岩.本文主要从岩石学的角度论述了两条韧性剪切带内的岩石岩相学特征,讨论了韧性剪切带以及剪切带内岩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出露于桐柏山一带的桐柏杂岩,其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介于低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的大别核部杂岩和相对高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的大别超高压变质杂岩之间,侵入于桐柏杂岩的鸡公山花岗岩明显不同于桐柏杂岩的Pb同位素组成,而与大别核部杂岩具有相似的Pb同位素组成.根据Pb同位素组成在地壳垂向剖面上的变化模型及花岗岩的岩浆源区分析,指出在区域地壳结构上,桐柏杂岩是位于大别核部杂岩之上但位于超高压变质杂岩之下的一个岩系.东部大别地区由于地壳剥露程度高,在大别核部杂岩之上的桐柏杂岩基本没有得到保存,而在桐柏地区,地壳剥露相对较浅,在桐柏杂岩之下的深部地壳中仍有类似于东部大别核部杂岩的分布.因此,在造山带的地壳结构上,桐柏地区和大别地区的地壳基底组成是统一的,现今它们在造山带中的分布仅仅反映造山带地壳不同暴露截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江西九岭花岗岩体南缘不同时期的花岗岩中,发育有规模不等的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变形岩石主要类型为具S-C型组构的花岗质糜棱岩。剪切带岩石变形始于早古生代(410。79Ma),晚古生代(374.8Ma)是剪切带的主要变形时期,中生代(119.6Ma)至新生代仍有小规模的韧性变形。岩石的变形温度为605 ̄663℃。  相似文献   

19.
华北晚中生代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对岩石圈减薄机制的约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变质核杂岩是华北地区晚中生代岩石圈伸展与减薄的重要产物,以辽南、瓦子峪(医巫闾山)、云蒙山等为代表的变质核杂岩具有各自的特性与共性:运动学极性、几何学不对称性、形成时间的跨越性、不分布均匀性和规模的级序性. 变质核杂岩所具有的众多特点,直接为讨论区域岩石圈伸展与减薄过程提供重要约束,揭示出许多与现有盛行的地幔柱、拆沉作用、加厚造山带地壳伸展垮塌等成因模式相驳的证据. 文中提出建立完善的区域岩石圈伸展与减薄模型,必须考虑到岩石圈深部的极性运动(或单向剪切)、岩石圈板块破坏的渐进性发展、伸展作用岩浆作用关系,以及变质核杂岩发育与郯庐断裂的同时活动性.  相似文献   

20.
内蒙赤峰南部楼子店拆离断层系绿泥石化带的形成时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楼子店拆离断层系是华北陆块北缘一条大型北东南西向构造,低角度倾向南东.拆离断层系中韧性剪切带的走向线理与脆性断面上的倾向擦痕表明该断层发育过程中发生了运动学上的转向.拆离断层系绿泥石化带是伸展过程中构造层次递进变浅所致的退化变质作用产物,其中发育了早期近走向和晚期倾向两组线理,记录了上盘早期向北东的韧性剪切到晚期脆性倾向下滑的运动学转向过程.因此,绿泥石矿物的定年可限定这一构造热事件及运动学转向的时间.初步的绿泥石K-Ar定年表明,楼子店拆离断层系绿泥石化带形成始于~121Ma,114—112Ma间发生了运动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