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阐述广西海岛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广西海岛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广西海岛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开发利用方式粗放,规划实施中有矛盾,环境保护设施、措施欠缺、缺乏规划管理及资金支持等问题,建议采取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充分发挥海岛资源优势,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管理机制,严格按规划进行海岛的开发利用及管理,健全相关设施及措施,保障海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达到海岛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广西的中药种类较多,但是广西部分中药的数量正在大幅度减少,从人均占有量方面来看,广西中药资源实际上是相对贫乏的.建议采取开展资源调查、寻找新的中药种类,增加中药的绝对蕴藏量,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实施新的保护政策和加强统一领导等措施来解决广西中药资源相对贫乏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查清广西天坑资源状况及其资源可利用性。【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测量、考察和资料收集、分析与对比,总结广西区内目前发现的岩溶天坑的发育背景和资源特征,提出广西天坑资源类型划分方案,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天坑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天坑的开发利用建议。【结果】广西天坑的品质在全国、全球都具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在数量上位居全球、全国之最。广西天坑资源划分为12个类型,具有观光旅游、休闲养生旅游、探险猎奇、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影视拍摄、地下水开发利用等重要价值。【结论】建议进一步查清广西天坑资源家底、统筹规划利用天坑资源、深化与拓展已经开发的天坑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广西旅游地貌资源丰富多彩,种类齐全,其中以喀斯特旅游地貌最具优势,但大多数景区开发利用尚处在较低的水平。在开发利用旅游地貌资源时要加强规划、强调综合利用和逐步开发的原则,保证广西旅游业的稳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赋存现状与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探讨了广西发展民俗旅游的有关  相似文献   

6.
遵照国务院关于“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的决定和国家经委、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为摸清全市中药资源及其分布规律,达到科学规划、保护药源、合理开发利用、保障供应、为医疗保健服务的目的.1986年2月至1987年8月,对全市9县的中药资源进行了全面考察.本文主要介绍中药资源种类、蕴藏量、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7.
分析广西北部湾港口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港口建设对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结合广西自身特点,提出相应防治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广西药用植物种类的基础上,分析广西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依据药物发展的趋势和广西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提出广西今后发展植物药产业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广西喀斯特地形区面积广大,约占广西总面积的40%左右,其旅游资源很丰富,有景点达190处,文章分别按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域、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生态学科等要素划分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及其特点,指出当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0.
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兰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广西优势植物资源,同时也是植物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群体。本文对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兰科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了全面分析,阐明了广西兰科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原则和保障体系,提出了实现广西兰科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旨在为广西兰科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首次比较全面地对内蒙古兴和县苏木山药用植物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摸清其资源状况,并进行多样性分析,为苏木山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苏木山现有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75科368种,以种子植物菊科、豆科和蔷薇科为主.药用部位主要以全草和根类为主,分别有171种和62种,占该地药用植物总数的46.47%和16.85%.功效应用以清热药居多,占药用植物总数的36.96%,其次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和解表药.其中入典种仅有92种,占总种数的25.00;栽培种52种,占总种数的14.13%.说明苏木山药用植物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低,引种栽培少,所以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今后要处理好旅游开放和药用植物保护之间的关系,强化药用植物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了解安丘市的野生中药资源现状,采用样地调查、样线和普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借助 GPS 等工具,对安丘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展开调查及数据统计。结果共发现了野生植物品种335种,其中可入药的品种272种,山东省重点野生药用品种19种,《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品种99种,发现山东省野生植物新记录6种。本次普查工作为今后科学规划安丘市的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与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新分布的出现丰富了山东省的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中医药研究所历时30余年对中药资源普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科研人员的研究数据、本草古藉与现代专著以及专业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中的广西主要生产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为数据资源,遵循COM/DCOM/COM 技术规范,并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基于Windows开发的动态连接库DLL和基于OLE技术标准的OCX构件)开发广西中草药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动态设置中草药资源的分类(包括子类),可以录入、编辑中草药的各类属性,添加各种图片;可以按中草药的中文名、拉丁学名、中文异名、中医或西医的功能主治等项进行单项检索,还可以进行其它任意组合条件的检索查询;也可以分类浏览药物的各类属性,从而为生产、教学、科研、管理决策等提供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14.
按中药观点,根据药性和功效对107种广西药用海洋动物进行分类。介绍药用海洋动物及海洋生物价值物在治疗肝炎病、碘缺乏病等疾病及在医药业上的应用.提出开发广西药用海洋动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药食同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国家提出打造“健康中国”战略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冲击背景下,根植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药食同源理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药食同源产业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由此引发出一场产业变革,为药食同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市场机遇,是将我国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一把利剑。广西中草药植物达6 265种之多(截至2020年),发展药食同源产业优势得天独厚。广西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药食同源植物充分发挥绿色健康食品和药品的引导优势,充分带动餐饮、种植、旅游、医疗卫生等产业的发展。本文深入剖析了广西药食同源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不足及优势,针对性地提出广西药食同源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和具体路径,旨在为广西药食同源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壮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昆虫作为防治疾病的药物,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药用昆虫的应用愈来愈广泛。近年的研究表明,药用昆虫具有更广泛的药理活性,在抗恶性肿瘤、免疫调节、神经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独特的疗效。本研究主要综述近年来有关药用昆虫药理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有效利用药用昆虫资源、发掘药用昆虫新临床适应症,继承和发扬我国医药遗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量野外考察和调查走访,结合查阅整理现有文献资料,确定贵州产常用抗癌中草药约260种,其中植物类约230种,动物类约20种,矿物类约7种。本文对以清热解毒为主要功效的57种常用抗癌中草药的功效、应用和在贵州的资源状况进行报道,以期为贵州中草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西金秀县治疗肝病的瑶医药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总结与归纳了瑶医药治疗肝病的理论体系及瑶医特色诊法,并整理了十种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瑶族治疗肝病的药用植物的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展示了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药资源在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入开发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湘西地区药食两用野生植物资源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文献对该区药食两用野生植物的科属组成、生活习性、生境与分布格局、药食功能与利用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显示:湘西地区共有药食两用野生植物57种,隶属30科52属,其中百合科、菊科、禾本科、蔷薇科、唇形科为优势数量科,黄精属、百合属、桃属、枣属为优势数...  相似文献   

20.
萜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中结构和生物活性多样化的一类大分子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极大促进了药用植物四环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与关键功能基因的挖掘鉴定。本文对常见药用植物四环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学研究现状展开论述,重点介绍以药用植物四环三萜皂苷为代表的几类化合物的分子合成机制和生物合成研究进展,为人工构建、优化微生物“细胞工厂”,高效合成稀有、高附加值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推动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