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在的病毒大多都是基于WINDOWS系统平台进行传播和发作的,很多病毒可以绕过查毒软件的拦截甚至关闭查毒软件及防火墙.系统一旦感染病毒,直接影响系统和网络的正常运行.近年来,计算机病毒免疫方面的研究渐渐受关注,人们提出一些免疫的设想和模式,但并没有具体实现.网上能够搜索到的病毒免疫工具只是对固定的一些病毒进行免疫,对于用户新发现的病毒则无能为力.本文作者给出一种用户可自己增加免疫病毒库的免疫方法,可以对新发现的病毒进行及时有效的免疫.  相似文献   

2.
WinPE病毒实验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WinPE病毒是感染Windows系统可执行文件最基本的病毒,了解其工作原理、正确进行实验,对巩固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病毒知识,提高分析和防护计算机病毒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目的,本文分析了WinPE病毒的工作原理,给出了WinPE病毒的一个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软系统高危漏洞进行传播的恶性病毒“魔波(Worm.Mocbot.a)”在我国陆续发作。反病毒专家预测将会有更多的电脑受到该病毒攻击,“魔波”病毒,甚至有可能会像“冲击波”、“震荡波”病毒一样大规模爆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网络实验室中的病毒防范管理角度出发,以"VBS.KJ"病毒为例,对该病毒的产生原理进行了剖析,列举了该病毒的系统特征,对系统的危害情况提出了解决方案以及防范原则.  相似文献   

5.
网络安全十分重要,对网络中的木马及病毒进行安全测试,搭建一个安全的测试系统十分重要,本文探讨一种采用虚拟机技术来构建安全的木马及病毒测试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多所高校内部校园网络防火墙体系系统建立的分析,发现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新特征是破坏性大、扩散面广、难于彻底清除、感染速度快,针对网络病毒这四方面的特征,校园网应设置病毒防火墙系统,从外网接入病毒检测过滤、系统自动更新等方面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7.
谢芬 《科技信息》2013,(22):99-99,96
当今逐渐普及的智能手机,在通讯记录、个人隐私、手机病毒等方面存在许多安全问题。黑客制造的手机病毒、木马等能够轻易通过后门进入手机系统,从而影响到手机的基础功能稳定和可靠性,智能手机一旦丢失其存储数据,对于广大用户而言是难以估计的损失,智能手机也可能因为手机病毒而接收大量垃圾信息和骚扰电话,从而影响到用户在使用中的心情与感受。为了让用户能够得到更好的体验效果,获得更多的智能手机安全信息,从而设计该系统,将各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和手机病毒所属的种类进行分类展示,更方便用户定位所要查看的病毒信息,向用户展示已经发现的病毒信息和特征描述,让使用者可以方便及时的查看需要的病毒信息和推荐解决问题的杀毒软件,用户也可以对新发现的病毒进行举报,经过审核及时把病毒信息展示在用户面前。本文设计的智能手机安全服务病毒专区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管理两个部分,主要实现如下功能:后台部分:(1)用户信息管理,包括后台信息的修改;(2)病毒数据信息管理,包括病毒数据的发布,(批量)更新,(批量)删除,列表查看和排序更新;(3)海量病毒数据的索引重建;(4)举报数据管理,包括举报病毒信息的更新,删除和举报病毒数据审核以及邮件通知;(5)病毒平台信息管理,包括病毒平台信息的查看、新增、更新和删除功能;(6)病毒类别信息管理,包括病毒类别信息的查看、新增、更新和删除功能。前台部分(中文病毒信息和英文病毒信息两部分):(1)病毒平台分类显示,包括根据平台显示病毒列表,根据平台和病毒类型展现的病毒列表,病毒详情信息等;(2)病毒信息举报,包括病毒附件和基本信息的上传功能;(3)病毒信息搜索,根据病毒基本信息和描述对病毒信息进行搜索定位,可以进行多关键字并行搜索;(4)管理员后台登陆功能,管理员密码查找功能。  相似文献   

8.
依据嵌入式病毒的传播理论,结合Windows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Hook系统服务的嵌入式病毒防御系统.该系统以注册表和进程为主要监控点,结合访问控制规则,实时监控进程操作行为.实验表明:该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防御已知病毒,还可以防御未知病毒.  相似文献   

9.
校园网络病毒防治及补丁自动升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传统的主机病毒,在开放式网络环境中网络病毒疫情的蔓延更加迅速,破坏力也更强.针对Windows系统补丁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研究如何在校园网内部部署病毒自动更新系统及补丁自动升级系统,保障校园网络系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宽带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媒体业务,提出一种基于交叉熵的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链路容量方程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定义病毒式移动通信概念,将视频业务数据转化为话音业务数据,进而构建了多媒体业务下的病毒式移动通信网络链路容量方程,并引入交叉熵概念,仿真并分析了微小区病毒式移动用户进行视频业务的发生概率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微小区病毒式移动用户进行视频业务的发生概率可达到40%。该结果为病毒式移动通信概念应用于3G及4G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媒体业务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IM面临的来自蠕虫病毒的威胁进行分析,并对现有应用、研究工作中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借鉴其中的成功点,提出一套IM系统中蠕虫病毒的防范策略,引入PKI机制,利用CAPTCHA等技术,通过签名、验证签名、CAPTCHA验证和IM消息流量监控等方法,确保IM消息的有效性,防范IM蠕虫病毒攻击、减轻其带来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一种启发式宏病毒扫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病毒扫描采用特征值扫描技术,虽然这种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查知已知的病毒,但是对新病毒完全无能无力。启发式病毒扫描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病毒预测技术,它针对病毒的普遍特征(自我复制,破坏系统),对未知病毒进行有效地预测。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存在的危害极大的宏病毒提出一种简单的启发式宏病毒扫描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传统病毒扫描采用特征值扫描技术,虽然这种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查知已知的病毒,但是对新病毒完全无能无力.启发式病毒扫描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病毒预测技术,它针对病毒的普遍特征(自我复制,破坏系统),对未知病毒进行有效地预测.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存在的危害极大的宏病毒提出一种简单的启发式宏病毒扫描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操作系统经常会因为病毒、木马、误操作等原因造成系统崩溃与数据丢失. 对VMware 虚拟机和Ghost技术进行研究,实现了在VMware虚拟机环境下,利用Ghost技术,对虚拟机系统进行备份,在系统出现崩溃的情况下成功还原系统与数据,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电子邮件协议簇,基于LINUX系统下的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邮件服务器阻挡垃圾邮件、病毒入侵的过滤算法进行研究和改进,可实现邮件服务系统的稳定性、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研究表明,A—HBe阳性的肝炎患者,由于HBV前C区发生变异,也可有病毒复制.在临床上,我们也发现部分肝炎患者A—HBe阳性,其血中仍可检出HBVDNA,且成为慢性肝病患者.为阐明HBVDNA与e系统的相关性,我们采用PCR对100例乙肝患者进行了HBVDNA检测,结合临床,对二者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致病机理,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并对感染中国对虾的胃组织进行了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特征的系统观察.观察结果表明胃是该暴发性流行病病毒首先感染的主要的靶器官之一,暴发性流行病病毒能侵入胃壁多种细胞并在其中复制,其中,胃上皮细胞是该病毒的主要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8.
防火墙技术可说是反病毒领域的最新成果。过去相当多的反病毒软件都属于“被动防卫”式 ,即发现病毒后 ,找出它的特征代码 ,再进行清除。但病毒的产生 ,总是先于防病毒软件的产生 ,这样 ,就使我们的系统处于一个十分被动、脆弱的地位。在经历了许多惨痛的教训之后 ,许多人有了这样的共识 :应当变被动为主动 ,给我们的电脑和网络穿一件“防护衣”。这件“防护衣”就是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的“防火墙”技术。与传统的防杀毒模式相比 ,“病毒防火墙”有着明显的优越性。首先 ,它对病毒的过滤有着良好的实时性 ,也就是说病毒一旦入侵系统或从系统…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毅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水稻矮缩病毒入侵昆虫宿主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可喜进展,其研究成果发表在2007年12月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这是继该实验室在发现了水稻矮缩病毒侵染植物寄主如何导致矮化的分子机制、病毒如何克服植物细胞壁的屏障进行细胞问运动、克服植物寄主抵抗病毒侵染的RNA沉默系统和病毒如何在体内组装的基础上的又一可喜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Cre-Lox P系统构建携带EGFP及Puromycin抗性基因,并带有巨细胞病毒(CMV)及翻译延伸因子1α(EF1α)双启动子的新型慢病毒表达载体,为基因治疗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效的慢病毒载体系统.方法:以已经插入Lox P序列的p LOX-TERT-ires TK慢病毒载体为模板,用Spe I与Kpn I进行双酶切,去除TERT-ires TK片段,然后与人工设计合成的多克隆位点片段连接,构建p LOX-MCS表达载体.同时,以p B513载体为模板扩增EF1α-EGFP-Puro表达框(带有Bam HI及Kpn I酶切位点),然后与经过Bam HI及Kpn I双酶切的p LOX-MCS载体连接,进而构建p LOX-CMV-EF1α-EGFP-Puro(简称p LOX-CMV-E/P)载体.将p LOX-CMV-E/P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载体p CMVR8.74及p MD2.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进行报告基因的功能分析.结果:菌落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与预期结果一致,绿色荧光蛋白及抗药性基因均有较好的活性与功能.结论:成功构建了p LOX-MCS及p LOX-CMV-E/P慢病毒表达载体,为基因治疗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效的慢病毒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