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弘 《甘肃科技》2010,26(15):185-187,192
解构主义主张多元性看问题,打破结构的封闭性;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强调求异,质疑传统的忠实翻译理论。在其思想影响下,美国学者韦努蒂对文本背后权力关系进行了批判分析,在认识翻译中不平等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异化翻译策略,对翻译理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当代西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奠基人沃尔特.本雅明在其《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提出的“纯语言”问题及其翻译思想,评析了本雅明的“纯语言”概念及与之相联系的解构主义翻译观,指出它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及其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是在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对传统翻译理论形成了冲击。从作者观、文本观、读者观以及翻译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对解构主义翻译论和传统翻译论进行比较,有利于促进翻译过程中对原作作者、原作、译(读)者、译作之间的关系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由关注语言转向关注翻译,形成并发展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其理论来源于法国心理分析家拉康、后结构主义思想家巴尔特和解构主义思想家德里达的相关思想。这一理论否定单纯的语言翻译,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使用各种翻译手段干预文本达到创造性叛逆。通常使用的翻译策略为:补偿、前言或脚注以及劫持或挪用,利用这些翻译方法,从女性主义角度对原文本进行修改,以达到突出女性特征的目的。但因过于强调翻译中译者对语言的操纵和干预、以女性为标准审视男性文明和以女性为中心排斥男性,而使得激进派女性主义译者翻译出来的作品晦涩难懂。因此,辩证地看待女性主义翻译才有利于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解构主义反对罗格斯中心主义,反对形而上学,号召打破一元中心和二元对立,建立无中心或多中心的开放式体系,这对强调终极文本,作者权威,原作至上的传统译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拟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几个基本观点入手,深入浅出的解析解构主义翻译观,并通过对苇努蒂翻译理论的分析,给读者提供一个解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主要思想,即"延异"、"作者死了,译者诞生"、原文与译文的"共生互补"关系以及译文多元流动的评价标准等,从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以及译文的评价标准三方面进行浅析,认为解构主义翻译观尽管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过分强调差异性,否认原文文本的终极意义;过多强调译者的翻译主体性和创造性,否认作者的权威性和独创性;同时提出译文的多元评价标准,否认忠实的翻译准则等,在一定程度上,必将导致翻译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7.
熊俊 《科技信息》2012,(30):44-45
解构主义翻译观对意义的不确定性的论述突出了译者的中心地位,消解了传统的翻译忠实观,拓宽了翻译研究的思路,对于回文翻译有较大启示。在解构主义翻译观照下回文是可译的。译者应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尽量以回文译回文的方式保留原回文游戏的形式美;或通过其他方式尽量弥补原文通过形式传递的意义和信息,间接说明解释原回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德里达将解构主义哲学思想引入翻译理论之后,国内大多数翻译界学者认为解构主义为翻译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是他们对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观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其原因在于对解构主义的精神实质认识不正确。  相似文献   

9.
旅游文本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功能主要有传递信息和施加影响、诱导行动。从对功能翻译理论基本原理的探讨出发,对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为旅游文本翻译界提供新的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0.
探讨近代翻译对汉语语言发展的影响,通过对鸦片战争后翻译文本以及其他文本语言特征的分析对比,观察翻译对汉语语言特征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走出封闭迈向多元-谈解构主义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构主义思潮已渗透到翻译研究领域,并对传统译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产生巨大冲击,使人们不得不对传统译论进行重新思考。解构主义在给翻译研究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解构主义也导致了翻译活动的混乱,但就给新世纪的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而言,其积极影响大于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2.
解构主义解放了译者,确立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译者的任务、译者作为读者和作者的双重身份以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体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从解构主义的视角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期通过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和对解构主义的认识,客观、积极地指引翻译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解构主义翻译观被介绍到中国,国内诸多翻译学者对其的态度极尽赞赏有之,全盘否定有之。它所倡导的理论思想极大的颠覆了传统翻译观,引发了国内翻译界的大讨论。然而其中大部分学术论文是从译者的角度来分析解构主义翻译观。本文试图以读者的角度来谈一谈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是与非。  相似文献   

14.
王海燕 《科技信息》2009,(36):I0150-I0150,I0152
作为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及其思想在西方翻译史、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解构主义也对人类整个知识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论述了解构主义的起源和基本观点,并通过德里达《巴别通天塔》一文,阐述了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翻译观,同时分析了解构主义视角下,对译文和译者地位的重视,对译者主体性的充分肯定,并简要分析了其影响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王辰玲 《科技信息》2009,(15):215-215,61
解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解构,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解构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体系渗透于各个领域,翻译领域也不例外。本文通过解读凯瑟琳?戴维斯(KathleenDavis)的《解构主义与翻译》(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来探索运用解构主义从理论上阐述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6.
解构主义文学批评自从产生到介绍到我国来,对国内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同时,对解构主义特别是作为一种文学阅读层面的解构主义,却一直存在着很多的误解,有的简单地从字面意义把解构当作解开或者拆开,是对文章结构、意义等的破坏。认为解构阅读会导致虚无主义;有的简单地从德里达所言解构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以及二元等级秩序的颠覆出发.对号入座似地去寻求作品中的相关内容。于是不免牵强附会,离真正的解构阅读远矣。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分析《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个特定的文本,分析文本的目的是为了阐释解构主义。解构解构主义。  相似文献   

17.
刘睿 《科技信息》2011,(18):I0140-I0140
就翻译研究而言,西方和中国都大体先后经历过并且目前并存着三种主要研究范式,即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范式以及解构主义范式。这三种研究范式都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路径,然而也都有着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观出发,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每一范式的不足之处。从而试图使翻译研究回归它的本体,即以文本为中介的原作者和译者之间的对话过程,以及制约这一过程的语言规律和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18.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是一把双刃的学术利器,它既向国内困顿已久的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我国自成一体的传统翻译思想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传统意义上翻译标准似乎正面临不小的挑战。对传统的一元标准和解构主义多元标准稍事评述,并对解构主义的翻译标准提出些另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后来被应用到语言研究及文本解读。本文从该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与语言学意义出发,将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应用加以比较,进而与翻译实践相结合,以期更好地指导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概念合成理论看翻译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更是译者积极的思维认知活动.运用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CBT) 概念合成理论这种认知语言学理论来研究翻译思维,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认识翻译过程,即原文本的解读、图式文本生成过程、译文文本生成过程,有助于再现翻译中意义转换的心理运作过程,为翻译思维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