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李伟 《科技信息》2008,(17):193-193
人类认知的同一性和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使得汉日两种语言能够实现语际信息的转换。而在转换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问题。总的来说,原语与译语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的不同是造成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本稿试从文字和修辞法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亚伟 《科技信息》2009,(19):159-159
中英翻译中会遇到大量的颜色词,它们的基本意思在两种语言中基本一致,但所蕴含的文化并不对等。在翻译时,要注意这些颜色词所负载的文化意蕴传达的文化寓意,灵活的采用归化异化法来处理。  相似文献   

3.
梁正长 《科技资讯》2006,(15):180-180
本文先简单介绍了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接着简单探讨了可译性的问题。再就语音和构词上的不可译因素举例做了说明。最后对语音和构词上的不可译因素在学习语言上的作用做了一点说明。  相似文献   

4.
朱宪文 《科技咨询导报》2007,(30):181-181,183
中国和日本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又是语言和文化都不相同的两个实体,两者之间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日语和汉语之间进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文化特征和差异,应该求同存异,相互尊重,采取符合中、日民族语言习惯、文化特征的表达形式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日本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又是语言和文化都不相同的两个实体,两者之间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日语和汉语之间进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文化特征和差异,应该求同存异,相互尊重,采取符合中、日民族语言习惯、文化特征的表达形式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6.
汉英习语分属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由于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汉英互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思想为理论依据,以汉英习语互译实例论述其反映的深层次文化差异对汉英习语互译可译性限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翻译史上,有关诗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可谓由来已久。双方各持异词,都有各自的道理。文章认为,"诗言志",这是诗的主要方面,所以诗是可译的。  相似文献   

8.
纵观中西方翻译史,有许多诗歌翻译家都对诗歌的可译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诗歌翻译理论的发展。本文从几位中外翻译名家对该问题所持的观点出发,通过对中诗英译过程的分析,具体探讨诗歌是否可译。  相似文献   

9.
翻译的中心任务在于寻找等值成分,然而等值翻译只是翻译的一个理想标准而已。由于语言结构及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绝对等值翻译无法得以实现。本文拟从习语的汉英互译来探讨翻译的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10.
陶欣冉  吴嘉平 《科技信息》2013,(18):175-176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中文诗歌随着中国在全球化中地位的提升而得到了许多西方学者的推崇和研究。然而,在中诗英译中,由于中西语言文化等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意义亏损。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运用翻译补偿理论探讨词汇补偿手段在中诗英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刘洋 《科技信息》2008,(21):241-241
关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问题,自古以来一直众说纷纭,不同译者,不同论者,及不同的理论流派等,对是否可译的问题也各持己见。笔者在本文中,将分别探讨一下这两种观点,并通过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进而表明可译性的大趋势,以及翻译的唯物辨证观,并在结尾部分提出了翻译所要秉持的态度问题,强调了译者和论者都应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试论词汇空缺的可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源语中表达文化异质的词语在译入语中就成为“词汇空缺”。其可译性的基础是各地域文化共同的文化共核、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普遍性、译者和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开放心理、翻译的性质。不可译性与可译性是相对的,前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后者转化。词汇空缺有异化和归化两种译法,其用途不一。  相似文献   

13.
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翻译被赋予很强的文化性,被视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总体上,文化具有可译性,只是存在一个可译性限度问题。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该充分合理地发挥译者主体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把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降到最低,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不可译”中的“可译”潜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综述翻译界专家学者们对不可译性的定义及所持观点出发,分别介绍了语言层面与文化层面上的不可译性。两个层面上的举例分析得出:"不可译"无论在语言层面上还是文化层面上都是有一定的"可译"潜势,而且文化层面上的可译潜势要比语言层面上的可译潜势大得多。  相似文献   

15.
论风格的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篇论文研究了文学作品中的风格可译性.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风格是作者的独特个性通过一定形式的自然表现.这些表现形式在两种语言中是有对等面可循的,即该表现形式所需表达的效果--深层含义.正是因为任何语言的深层含义是对等的,因此风格是可译的.交际翻译是风格可译性的一大理论支持,它侧重于接受者接受的信息尽可能接近于原著读者从原文中获得的信息.最后,本文作者提出了几种翻译风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艾玉洁 《科技信息》2011,(11):168-168,144
风格是否可译一直是翻译家们争论的焦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翻译家趋向于风格是可译的。这种可译性对翻译标准的制定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不同作品的风格是不同的,而风格又是可译的,因此我们的翻译标准也应该由于作品的不同而不同,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动态变化的。  相似文献   

17.
从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到翻译的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关于意义的判定问题。意义的不确定性必将导致翻译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能说明翻译是不可为的,不能成为不可译性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的真正意义在于它为我们从哲学角度研究翻译的本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融,更是译者和作者跨越时空的对话.文本本身具有可译性,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存在一定的限制.准确理解翻译的可行性是做好翻译实践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对美国乡土文学女作家萨拉奥恩朱厄特(Sarah O Jewett)的著作《尖尖的枞树之乡》(The 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的第20章”AlongShore”的翻译实践,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可行性及翻译中的文本处理技巧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讨论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音意兼译词,总结它们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分析这部分外来词进入汉语途径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数千年的人类翻译史中,与直译和意译之争一样,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始终是翻译家争论的一个焦点.尽管可译派和不可译派都有自己的理据,但纵观整个翻译史,持可译论的翻译家无论在人数还是建树上都是胜利的一方.在文学翻译领域.自但丁以来就有这样一种观点,由于文学作品的内涵既在形式又在内容,还涉及文化内涵.因此文学翻译是不可行的.笔者认为,由于全人类共同的生理和心理语言基础、语言功能基础、沟通人类思想的同构机制以及语言的代偿性.形成了足以抗衡语言相对性和特殊性的不可译性.在翻译中,如果能适当地运用翻译补偿.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实现文本,不论是文学作品或是科技作品的可译性.(夏廷德,2007:32)本文试图通过在文学翻译中翻译补偿的运用及其效果,论证文学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