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三种新的钯(Ⅰ)—邻二氮菲—氨基酸配合物〔Pd(phen)AA〕C1, AA为L-赖氨酸,L-脯氨酸,L-精氨酸.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用细胞染料排斥法、动物实验考察了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以上三种配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癌活性,且较顺铂优越之处在于毒性很低,L-脯氨酸和L-精氨酸配合物的溶解度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顺铂及其衍生物的配合物催化H_2O_2分解动力学图象,测定了pH为6.4,7.0,7.5和温度为36.5,40,50,60℃时顺铂及其与DNA子单元碱基如鸟螵呤、胞嘧啶等相互作用形成的配合物分解H_2O_2的反应速度,并相应地用钯配合物作了对照,表明具有治疗活性的药物顺铂,钯配合物都表现出显著的催化活性,而治疗上无明显活性的反式铂配合物呈现无活性或很低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以前工作的基础上,为寻找低毒高效的抗癌金属配合物,本文合成了多种由生物大分子配位的金属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原子吸收等方法对配合物的中间体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验配合物的形成,用MTT法考察了他们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所试化合物优于或相当于顺铂和MTX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铂类金属抗癌配合物的研究始于1969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顺铂、卡铂的开发成功和临床应用给癌症的治疗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几种新型的铂类抗癌药物巳推出。作者综述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历史、现状、发展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用二碘二氨合铂与甘氨酸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甘氨酸铂配合物.通过薄层色谱、差动热分析、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甘氨酸铂配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初步体外抗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甘氨酸铂配合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具有抗癌活性的铂配合物、二烃基锡衍生物、有机锗化合物 .茂钛衍生物及稀土配合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包括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以及抗癌作用机制等 .  相似文献   

7.
以饱和脂肪酸酸根作配体合成了三种脂肪酸氨合铂配合物-硬脂酸氨合铂、棕榈酸氨合铂、豆蔻酸氨合铂。元素分析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用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中氨配体和脂肪酸配体分别为氨基的氨和脂肪酸的羟基氧。体外抗癌活性测试表明,三种合成物均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对癌细胞杀伤率为83%-88%,且以豆蔻酸氨合铂的抗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研究铂(II)与三种胺类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体外抗肿瘤活性,化合物1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这是一个很少见的具有四方锥几何构型的铂(II)配合物,顺式平面四方形配位的铂的轴向上有第5个配位原子。其抗肿瘤活性实验显示3个配合物对几种研究的癌细胞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明了用群论方法确定同一空间构型不同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同一配合物假定有不同的空间构型时,通过预言在红外光谱中出现的谱带数,从而可推断结构;根据对称性低的顺式比对称性高的反式配合物红外光谱复杂区分顺反异构体;也可根据单合和二合配体所属点群不同,预言在红外光谱中出现的谱带数不同区分单合和二合配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综述抗癌铂配合物的抗癌活性与分子结构组成的关系,抗癌作用机理以及计算机辅助药物合成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顺-[PtA_2X_2](其中A为金刚烷胺,X=I、Br、C1、1/2mal·1/2ox、Cl-ac),顺-[PtA_2SO_4].H_2O等七种二价铂配合物,[PtA_2X_2(OH)_2](X=Br、Cl)、[PtA_2(Cl-ac)_2(OH)_2]·H_2O等三种四价铂配合物,并加以表征。配合物抑制BDA/2小鼠L-1210白血病的活性及其在水和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均经测定。在测试化各物中以[PtA_2(Cl—ac)_2(OH)_2]·H_2O活性最高。对配合物抗癌活性与其水溶性、脂溶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研究铂(Ⅱ)与三种胺类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体外抗肿瘤活性、化合物1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这是一个很少见的具有四方锥几何构型的铂(Ⅱ)配合物,顺式平面四方形配位的铂的轴向上有第5个配位原子。其抗肿瘤活性实验显示3个配合物对几种研究的癌细胞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顺铂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被批准并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对多肿瘤疗效显著.但水溶性小、毒副作用大及获得性耐药等缺点极大的限制了铂类配合物的发展与应用.为了获得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科学家们合成了数以千计的铂类配合物,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本文综述了近五年合成的铂类配合物的结构及其抗肿瘤活性与机制,分成:①具有空间位阻的铂(Ⅱ)配合物;②多核铂(Ⅱ)配合物;③含硫、磷酸(盐)配位原子铂(Ⅱ)配合物;④改变配体或离去基团合成的配合物及⑤铂(Ⅳ)配合物等五个类型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14.
Co(Ⅱ)与许夫碱的合成与性能的研究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题目,特别是Co(Ⅱ)与许夫碱四配位络舍物的抗癌或抗肿瘤活性,近年来引起国内许多学者和专家们的关注,虽然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对其结构构型研究尚不多.我们合成了标题配合物,且测定了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得到了十分有用的结晶学数据,为人们进一步从空间构型角度探讨该类化合物的抗癌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合成一种新的喹啉-2-甲醛缩组胺希夫碱铜(II)配合物[Cu(Quin-Hist)Cl2],利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通过X线单晶衍射确定其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体,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58 90(7)nm,b=1.282 38(10)nm,c=1.459 76(12)nm,β=99.346 0(10)°;配合物为畸变的三角双锥空间构型;该铜(II)配合物能与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通过沟槽结合的方式相互作用;此外,铜(II)配合物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系、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和SKOV-3人卵巢癌细胞系均有较强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且与顺铂相比,铜(II)配合物对MCF-7细胞系具有更强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2-羟基苯乙酮(HAP)为配体合成一个2-羟基苯乙酮镍(Ⅱ)配合物[Ni(AP)2](1),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其晶体结构。在该配合物中,中心镍(Ⅱ)采取四配位方式,2个2-羟基苯乙酮分子分别通过其脱质子的2-羟基O原子和酮羰基O原子与镍(Ⅱ)反式双齿螯合配位,形成平面四边形的几何构型。采用MTT法测试HAP配体及其镍(Ⅱ)配合物1对4种人肿瘤细胞株(BEL-7404、HepG2、A549、MGC80-3)以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体外增殖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HAP及其镍(Ⅱ)配合物1对上述各细胞株均显示出中等程度的增殖抑制活性。除对MGC80-3之外,配合物1对其他肿瘤株的体外增殖抑制率均高于HAP,初步说明HAP与镍(Ⅱ)配位结合后在抗肿瘤活性上表现出一定的正协同效应;且配合物1的细胞毒性总体上低于顺铂,推测其非细胞毒类化合物。以DNA为潜在抗肿瘤靶分子,通过液态荧光光谱分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配合物1与DN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ct-DNA存在弱的插入作用,且当其浓度达到70μmol/L以上时,对质粒DNA表现出切割活性。由此推测,DNA大分子应是配合物1产生抗肿瘤活性的关键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金属配合物的药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金属配合物药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具有广谱活性的抗癌药物顺铂是治疗生殖──尿系统肿瘤的首选药物.本文系统概述了具有抗肿瘤、抗炎症和抗病毒活性的金属配合物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细胞内最关键的细胞器之一,线粒体在许多重要的细胞过程中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代谢型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1-5])。因此对线粒体活动进行的观测研究,对于了解线粒体的各种细胞功能以及相关病理治疗都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线粒体定位荧光探针,但实际使用时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条件。自Rosenberg发现顺铂的抗癌特性后,人们合成了多种金属配合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胸腺嘧啶核苷与Pd(Ⅱ)等几种离子的配位作用,且测定了与几种金属离子的配位稳定常数,提出了过渡金属离子与胸腺嘧啶核苷作用的一般方式,并通过与反式二氯二氨合钯的配位作用的比较,对抗癌配合物的抗癌活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邻香草醛缩胡椒乙胺席夫碱(L)为配体,合成一种新的席夫碱-锌(Ⅱ)双核配合物[Zn2(L)2Cl2](1),并通过谱学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配合物1进行结构表征,通过MTT法测试配合物1及L对6种人肿瘤细胞株和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的体外增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1对所有肿瘤株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配体,但低于顺铂;对HL-7702,其细胞毒性也远低于顺铂,且略低于配体,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性选择性。在分子水平上,通过荧光光谱法和凝胶电泳实验研究配合物1及L与DNA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配合物1以经典插入方式与DNA结合,而L对DNA的插入作用弱,表明柔性配体L与锌(Ⅱ)配位后,芳香平面结构刚性增强,使配合物1对DNA插入作用增强,从而能够通过阻碍肿瘤细胞DNA复制而表现显著高于L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