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令芳 《科技资讯》2011,(12):220-221
人性论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根据,要进行道德教育就必须首先理清人性论问题。先秦儒家道德教育的人性论不但对当时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包括两汉在内的后世儒家道德教育的人性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秦儒家学者孔子、孟子和荀子提出了各自的人性论思想,他们的人性论影响着两汉时期董仲舒与《白虎通义》中的人性论思想。  相似文献   

2.
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西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今天,重读荀子的《劝学篇》,给我们很多启示,如能恰当地吸收、实施,必将为我区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3.
荀子在批判孟子人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人性恶的观点,但人性恶的提出却似乎是性之发用,而非人性之本身。即如此,如何得出人性恶的结论呢?该文试图剖析看似悖论的问题及何以形成隆礼重法之思想。  相似文献   

4.
韩非人性论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认为人性是自利的,这个观点不是对荀子性恶说的简单模拟,它与性恶论之间存有较深的裂纹,因而撇开荀子,从其它视角思索韩非人性说的理论来源或许更为妥贴,但寻求理论来源不是最终目的,具体讨论韩非人性说的内涵,才是宗旨。  相似文献   

5.
荀子一方面认为人性本始材朴,另一方面力主性恶。性朴与性恶非但不存在任何矛盾,而且从性朴到性恶存在着思维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恶是以性朴作为前提,性伪合将荀子的性朴与性恶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了荀子的人性论,从性朴到性恶是荀子人性论发展的必然逻辑,性朴是伪的基础,性恶是伪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在荀子那里,天人之分与性伪之分二者间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共同奠定了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具体来说,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主旨在于论证吉凶由人,将人世治乱的重心放在人自身和对礼义的推崇上面。由此更进一步,荀子从察乎性伪之分引发出性恶论和化性起伪的思想,解答了礼义的起源问题和政治上贵重圣王礼义的缘由。进一步讲,天人之分和性伪之分的内在关联,还表现在对天生人成的主体精神的张扬和对圣王礼义之于国家社会的合理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7.
通过探寻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指出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指导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荀子的正义理论是其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苟子社会正义的思想起源;二、苟子社会正义的理想构建;三、荀子社会正义的实现途径;四、荀子社会正义的现代意义。探讨荀子的社会正义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从而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古为今用,实现正义。  相似文献   

9.
一、荀子教育思想的形成荀子所处的时期是百家争鸣的后期,荀子在批判地继承诸子百家的同时,取百家之所长,解百家之所“蔽”,又吸取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新成就,论证了自然之“天”,形成了较为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他认为,天并不是至高无上的主宰,并不是有意志的“神”,“列星随旋,日月递烟”,都有它自身所遵循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是自然的客观存在,它与人的福祸吉凶没有任何的直接或必然的联系。“星之队(通坠),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产生了诸子百家。诸子如孔子、孟子、庄子;百家如儒家、法家、道家。史称"百家争鸣"。人性学说是先秦诸子百家哲学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当时理财思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从先秦诸子百家人性论说起.揭示人性论本质,并以此分析先秦的理财思想。并以古为鉴。分析提出现代财政思想。  相似文献   

11.
人性问题是儒家核心命题之一,荀子不同于孟子以性善起论而言性恶,由此引发千百年来关于性善性恶的争论。荀子所言之性,包含着情性、欲性,且情、性、欲三者是不分的,而就情感与欲望本身而言也不是恶的。荀子言性恶,其实是从礼义与人伦共处的角度讲的。但是,既然言性恶,善又何以可能?所以荀子通过知性,也就是心之知,虚一而静的大清明之心的知道、可道,也就是知礼义可礼义之心,解释了善何以可能的问题。当然不论情性、欲性、知性等,此皆“天之就也”之性,皆乃天予之、生来具备的。而荀子论性还需注意的是其积伪(为)而成的生成性,此是人在不断积伪(为)的过程中所实现的日生日成之性,而其生成之性的终极之处便是仁知且不蔽的圣人之境。而荀子积伪以成性的人性生成论,也为当今人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现代人性论转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荀子将"天"理解为客观性,从而抛弃了"天"的德性义。我们应该关注荀子这一思想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意识。以孟子为背景,荀子以一种"大清明"的思维方式将德性的根源从天那里下放到了人本身,从而开创了一种德性客观化的道路。但是怎样将荀子关于德性的思考注入到孟子良心本心式的对人的独特领会方式中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荀子自古被认为是"性恶"论的代表。通过分析荀子思想中"人性论"的相关概念,指出其思想实质并非持单一"性恶论"而是带有"两维"性质。同时,结合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探讨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4.
荀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吸收先秦诸子的思想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他的很多治国思想都对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他以"性恶论"为基础提出的"隆礼重法"思想更是影响深远。荀子提出的"隆礼重法"思想,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又有利于通过法律调节,控制人们的行为,可见今天探讨荀子的这一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即追求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被人们以抽象人性论进行了抽象化和实体化的误解,因而产生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而马克思本人从人的双重本性出发,以具体人性论将社会理想理解为价值性与现实性的统一,这样的理解将有助于当代中国人追求自己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即追求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被人们以抽象人性论进行了抽象化和实体化的误解, 因而产生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而马克思本人从人的双重本性出发, 以具体人性论将社会理想理解为价值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这样的理解将有助于当代中国人追求自己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7.
现代西方文明带给人类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类社会问题和生态危机,严重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西方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已经不能解决现今的社会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用儒学的仁爱等思想对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涉及环境生态、社会道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翱的人性理论的实质是儒家人性论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当时影响很大的佛、道心性论相比,李翱的人性论思想立足儒学本位,充分挖掘出传统儒家经典的思想,体现了它的儒学本质,确保了儒学人性论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时期,在人性问题上有两大针锋相对的观点: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二者都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从今天看来,性恶论无疑要比性善论思想深刻得多。本文主要通过对荀子性恶论思想的分析,以及和孟子性善论思想的简要比较,挖掘出性恶论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深刻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冯友兰的人性思想是一种理性人性论.冯友兰的理性人性论与中国传统道德的人性论并不矛盾,相反,他的理性人性论是对传统人性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