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随着时代、环境和任务的变化,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董必武提出在执政体制上完备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和明确党政关系,执政方式上"依法办事",加强统一战线、实践党的宗旨、以生产为中心扩大执政基础和利用执政资源,提高执政水平等,对当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界定"淫秽"应以社会法益为基准进行事实考察;不能以国家法益或个人法益为基准,对"假想侵害"进行救济。从"质"的规定性看,"淫秽"需要根据社会一般人观念进行价值判断,不能以法官或行为人的价值观为依据;"淫秽"具有时间上的可变性、空间上的趋同性和规范语境上的差异性。从"量"的规定性看,应"从树看林",将淫秽性与其他价值属性(不限于文艺性、科学性)进行比较衡量;不能"从林看树",仅仅进行粗糙的整体考察。  相似文献   

3.
简博 《世界博览》2014,(21):26-27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可以说是日本女性的"妇女之友",因为他在女性问题上相比起其他国家领导人独树一帜,他不仅把"女性经济学"作为执政理念,还在各种公开场合大谈女性对补充日本劳动力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女性走出家庭到职场中去。他充满激情地说,"日本必须成为女性发光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应用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数学在教学中,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变"书本教学"为"生活教学",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变"被动训练"为"自主探究",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曹慧 《世界知识》2011,(4):40-41
除了借助外科整容手术,贝卢斯科尼如何能够一面丑闻不断,人气下降;另一面又在政治上"驻颜有术"?是意大利造就了贝骑士这只"脚",或者说,贝骑士的"这只脚"适应了意大利这贝"靴子"?麻烦不断丑闻频出自2008年第三次就任意大利总理以来,贝卢斯科尼便麻烦不断:紧缩预算法案备受批评、执政联盟内部分歧不断、私生活丑闻频出,支持率一路下滑。  相似文献   

6.
网络媒体的"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文章认为,要打造健康的网络媒体,网站和网民不能急功近利,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采取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意见领导",让"意见领导"影响广大网民、培养网络媒体新闻发言人,占领舆论主导权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会  陈敏  赵娟 《科技资讯》2013,(33):227-227
"瑜伽"来自古老的印度,是梵文"Yoga"的译音,来自词根"尤之(yuj)",意思是"连接、使有密切的关系联系",后引申为统一"、"归一",特别是"拓展灵性的方法"等含义。瑜伽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印度古老的典籍《犁俱吠陀》中,原意是"连接"、"结合",英语中的"Yoke"与瑜伽(yoga)词源相同,含义是"轭",指用农具轭将两头牛连在一起耕地,驾驭牛马之意。  相似文献   

8.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在基层党组织深化开展好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是当今的时代要求与工作重点,教育活动既不能脱离实际又不能脱离理论,本文以"基本立足点"为基础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9.
正确开展党内的反倾向斗争,对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至关重要。党内政治性的错误,通常被划分为"左"与右两种类型。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是反"左"的英雄。但建国以后却在"左"倾道路上渐行渐远,虽然偶尔也否定"左",但总体看法是"左"比右好,而且常常本身并不自觉。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制定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认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很有稗益。  相似文献   

10.
余少虹 《科技资讯》2012,(19):244-244
教育是不能没有感情的",热爱学生"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是多么重要!所以,教师对学生所怀有的一种深厚的热情可称为"师爱",它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又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校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的根本建设。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可避免基层党组织的体制性职能交叉、参与弱化与边缘化行政,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在制度保障、执政关键、主体地位等方面提升执政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变迁决定了党的建设的目标调整走向和路径选择,党建目标模式的变化体现党对于自身历史方位认知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建目标模式的演进体现了中共党人对党所处历史方位变化的宏观认知和现实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具体的发展阶段,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却又有具体的现实表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和考验,怎样应对风险和考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建目标模式演进的主线。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经历了由群众理论到执政为民理论演进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包含着执政为民理论的基本因子,列宁执政时期初步奠定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石。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四代领导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进一步阐述执政为民的理念,最终明确执政为民的科学定义,丰富了执政为民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政党执政是一个具有内在法则和运行规律的复杂政治过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持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性思考与系统探究,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富于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体系。对近年来学界取得的相关重要成果进行了简单梳理与粗略总结可以有效探寻和准确把握该领域深入研究的生长点,为广大学界同仁在学习和研究时提供参考与借鉴,并有助于这项研究的进一步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  相似文献   

15.
执政74年的苏联共产党瞬间丧失政权,原因固然很多,笔者认为根源在于其执政之民众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中国共产党执政后,虽然面临着各种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但事实证明,中共执政的生命力强大,这得益于其执政之民众基础较深厚。中共与苏共执政的民众基础之差异主要在于:中共夺取政权较苏共艰难;中共的意识形态较苏共灵活;中共对待领袖人物的态度较苏共辨证;中共改善民生的意识较苏共自觉;中共的廉政建设较苏共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从政党伦理的视角来看,执政党要获得和增强执政合法性资源就必须树立和坚定为民众谋利益的伦理价值理念以及在广大民众中树立党的道德权威形象。以此为参照,对1927年-1949年期间国共两党的政党伦理进行解析,将能对国民党执政合法性丧失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生成的内在的必然逻辑性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创建学习型政党,推动思维创新,实现执政转型,引领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济棠主粤时期广州市人力车夫群体的成因是:鸦片战争之后,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广州市发展迅速。人力车夫来源为大量破产的农民。人力车夫的无奈的生存状态表现为:他们要遭受严重的剥削,生活无比艰辛。人力车夫这一阶层的存在带动了广州市人力车制造业的发展,但许多人力车夫染有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惯,而且,有些人力车夫也从事一些非法的勾当。面对这种形势,陈济棠主粤时期政府对这一庞大的群体作了一定的整顿和救济。  相似文献   

19.
太子监国是唐代政治中的重要现象,一般可分为太子攘夺皇权后的监国、皇帝巡幸时的太子监国、皇帝有疾诏令太子监国和权臣宦官废皇帝后以太子监国等类型。太子攘夺皇权和临危受命下的监国往往已掌握了国家的实际权力。有唐一代的太子监国现象不仅凸显了唐代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中国古代皇权传承中的制度纽结和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20.
释赞宁《宋高僧传》是承继释慧皎《高僧传》、释道宣《续高僧传》编撰而成。从身份上来看,因释赞宁与最高统治者关系密切,故《宋高僧传》具有官修性质,而其他二部僧传却带有私修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